田赛中损伤预防措施及临场处治方法
第六章 田赛运动生理卫生与保健常识
第一节 田赛中常见损伤
在田赛项目中,常见的损伤主要有:擦伤、划伤、肌肉拉伤、疲劳性骨膜炎、踝关节扭伤、中暑、肩袖损伤、腰部扭伤和劳损和髌骨劳损。
一、擦伤
擦伤是最为常见,并且经常发生的损伤。它是机体表面与粗糙的问题相互摩擦而引起的皮肤表层损害。如,在跑步过程不小心摔倒,人体与地面摩擦;在跨栏的过程中,腿不小心撞倒栏架时发生的摩擦等。
擦伤的主要表现为表皮脱落,有小的出血点和组织液渗出。
二、划伤
划伤是尖锐物刺穿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损伤。在径赛比赛中,很容易出现在中长跑不分道的项目中,特别是在出发时,运动员人数较多而为了争抢有力位置相互之间距离较近,后面的运动员容易被前面运动员所穿跑鞋的跑钉划伤。
划伤较擦伤,伤口更深,出血量更多。
三、肌肉拉伤
1.原因
肌肉拉伤是指肌肉主动强烈的收缩超过了肌肉的最大肌力范围或肌肉被动过度的拉长超过了肌肉的伸展性,而造成的肌肉微细损伤、肌肉部分撕裂或是完全断裂的现象。肌肉的拉伤在径赛项目中主要出现在短距离比赛中,并且大腿后群肌最为常见。
2.征象
肌肉拉伤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拉伤部位疼痛、肿胀、肌肉紧张并发硬,用手压具有强烈的压痛感。当受伤肌肉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时疼痛感明显加强。肌肉拉伤点或是拉裂的位置有凹陷现象,并伴有明显的皮下淤血出现。若肌肉断裂则表现更为突出。
四、疲劳性骨膜炎
1.原因
疲劳性骨膜炎多发生在胫骨、腓骨、跖骨和尺骨、桡骨。产生原因多是因为在硬地上过多的跑跳、某一部位局部受力过大或是缓冲不明显,屈肌过于疲劳而引起的。骨膜炎是对运动量过大的一种不适应反应。
2.症状
疲劳性骨膜炎所表现的症状为:早期可能出现皮肤发红,触摸时有轻微灼热感。轻者在运动后出现局部的疼痛,在运动量较大时疼痛加剧;严重者行走或不运动均有疼痛感。在骨面上用手能摸到压痛点,有的比较集中,有的比较分撒。
胫腓骨骨膜炎在后蹬时有疼痛感;尺桡骨骨膜炎在支撑时有疼痛感。
五、踝关节扭伤
1.损伤原因
在运动中,由于跳起落地时身体失去平衡或过度疲劳等原因,使踝关节发生过度内翻(旋后),引起外侧韧带的过度牵扯、部分断裂或完全断裂。
2.症状与诊断
(1)有踝跖屈内翻的外伤史。
(2)疼痛:踝部关节外侧、踝尖前下方疼痛,在走路和活动关节时最明显。
(3)肿胀:肿胀迅速出现,皮下可见淤血。
(4)破行:因组织断裂,关节积血或撕裂的韧带嵌入关节内,使行走疼痛,出现跛行。
(5)局部明显压痛:压痛多在外踝前下方,则是单纯韧带损伤;压痛若多在外踝或踝尖部,则可诊断是否并有撕脱骨折。
(6)内翻痛:即握住患肢前足,使足被动内翻,在踝关节外侧的损伤部位出现疼痛。如内翻运动超出正常范围,外侧关节间隙增宽,距骨在两踝之间旋转角度增大,表示外侧韧带完全断裂。
六、中暑
不论是径赛还是田赛,只要是在高温天气下参加运动,都是容易遇到的一种常见病症。中暑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3种情况:
1.体热产生和热量释放的平衡被破坏,陷入部热状态中而引起的日射病和热射病。
2.大量的发汗而引起的脱水性休克的热衰竭。
3.发汗所引起的盐分缺乏性痉挛。
七、肩袖损伤
1.原因和原理
在投掷项目中,肩袖损伤是运动员十分常见的一种运动员损伤,这与项目的技术特点密切相关的。投掷项目的运动员需要肩关节反复完成超常范围的运动,在这个超常开展运动的过程中,肩部肌腱袖、韧带不断摩擦,或肌肉的反复牵拉使肌腱与滑囊发生细微损伤,劳损。
2.症状
肩外展出现疼痛,并且有时候疼痛会向上臂、颈部放射,肩外展或伴内、外旋时,疼痛感加剧。在按压肩部的过程中,会出现在肩峰和肱骨大结节之间局部的压痛。最为明显的就是在痛弧试验中呈阳性:上肩外展上举,在60°~120°出现疼痛,而在60°以内和超过120°不出现疼痛;若手臂再原路放下,出现同样的情况。
急性期会出现三角肌痉挛疼痛;慢性期则出现三角肌萎缩乏力。如果损伤者无法完成肩外展动作,出现“耸肩”,则可能是肩袖肌腱断裂,但这种情况很少见。
八、腰部扭伤和劳损
腰部扭伤和劳损虽然都是腰部软组织的损伤,但两者有着明显不同的损伤原理和症状特征。
1.腰部扭伤
我们又称为“闪腰”,这个损伤是伤后马上或是一到两天后发生腰痛,是急性腰部扭伤。而这种损伤主要是因为人体在负重活动或体位变换时,不小心而使得腰部肌肉或纤维拉伤所致,且多发生于青、壮年。
其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第一,负荷重量过大而进行强行发力,超过了脊柱肌肉的符合能力,或是在负重的情况下失足或被撞倒,从而导致脊柱两边肌肉受力不均而扭伤;第二,脊柱在过度前屈的情况下突然转体,脊柱的超常范围运动导致扭伤;第三,技术动作错误,发力点不对造成。如投掷项目中的蹬地送髋转体的动作,还有就是跳远腾空落地时收腹过猛,脊柱突然过度前屈。
腰部扭伤主要症状是,伤处疼痛,腰部运动范围受到限制。
2.腰部劳损
没有明显的外伤史,腰部逐渐发生腰痛。
其原理主要有4个方面:
(1)长期弯腰符合过多或体位姿势不良
(2)腰部反复微细损伤或急性扭伤愈合不佳
(3)腰部肌力软弱
(4)脊柱畸形
其症状特点为腰部酸痛或胀痛,劳损的部位有压痛点,有酸、胀、痛的反应。
第二节 田赛中损伤预防措施及临场处治方法
针对不同的损伤,对应不同的预防措施;而损伤程度的不同,临场处理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一、擦伤
小面积的擦伤,直接用2.5%的碘酒或是75%的酒精涂抹即可。而对于擦伤面积较大、伤口较深的伤口,要防止伤口感染,一般先用2.5%的碘酒或是75%的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然后用生理盐水或1‰雷弗奴尔纱布对伤口进行简单包扎。
二、划伤
轻微划伤与擦伤的处理方法相同。对于伤口较大,较深的划伤,需要采取及时止血,快速送往医院或是有赛场医务点进行伤口的清理和缝合。而伤口有较为严重污染的,需要注射破伤风。
三、肌肉拉伤
对于肌肉拉伤的临场处理方法为用冰块对拉伤部位进行冷敷,减少出血量,然后进行加压包扎。同时让患肢放在使受伤肌肉放松的位置,减少其活动以减轻疼痛。48小时后才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轻微按摩,必要时需要通过针灸疗法帮助恢复。而对于肌肉可能出现拉裂或断裂的患者,应马上进行局部的加压包扎,固定患肢,立即送往医院,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预防措施:
1.在比赛前或运动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2.根据自己的能力,合理选择相适应的运动量进行运动员。
3.纠正和改进技术动作。
4.加强屈肌和易受伤部位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使屈肌和伸肌的力量达到相对平衡,是预防肌肉拉伤的有效办法。
四、踝关节扭伤
一般情况下,对于急性扭伤都采用RICE,即制动、冷敷、加压和抬高。但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制动:一旦出现扭伤,伤体尽量不要运动,以免出现重复损伤。
2.冷敷:冷敷的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但是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及体质的不同,冷敷时间也是不一样。冷敷的同时也应注意自身的感觉。冷敷时会有猛击—下所产生的疼痛,接下来会感觉到有热乎乎的感觉,其后会产生针扎似的疼痛,直至最后患部失去感觉。冷敷会引起疼痛—热感—针扎似的感觉—失去感觉这四个阶段。但如果通过这四个阶段还有疼痛,就有发生冻伤的危险。失去感觉后就应立刻停止冷敷,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对于感觉不敏感、长时间进行冷敷都没有冰冷感觉的人,不宜冷敷过长。
3.加压:在临场有条件的情况下,用绷带把损伤的踝关节用力包裹起来。但要注意加压的力度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血液循环。加压力度以伤者的感觉为宜。
4.抬高:是指在休息时,尽量抬高伤体,这样可以在加压包扎的帮助下,减少受伤部位的毛细血管出血量,减轻肿胀程度。
五、疲劳性骨膜炎
疲劳性骨膜炎与其他运动损伤不同,它是受伤部位因长期积累而出现的伤病,因而不会及时性的出现,所以也就没有临场处理这一说法。针对疲劳性骨膜炎的处理为:
1.对于早期出现或症状轻者,用弹性绷带对出现部位进行包扎,减少局部的活动量,随着局部对运动负荷的适应,2~3周后就可以痊愈。
2.症状严重者,不仅要减少运动,在休息时适当提高患肢,还需要到医院进行治疗。
预防措施:
1.尽量避免在过硬的场地上进行过多或长时间的跑步练习,如不要长时间在水泥地上进行后蹬跑等练习。
2.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动作。
3.训练后要进行放松练习。
4.避免肢体某一部位过分受力。
六、中暑的预防
1.首先是在服装的选择上。在高温而且湿度也非常高的情况下应穿短裤和白T恤衫,尼龙质地的运动衣透气性能好,易于汗液的挥发和体温的下降。相反地棉质运动衣则是非常危险的。
2.在水分的补充上。为了避免中暑,补充水分的顺序应该是:运动前两小时补充一升水;运动15分钟前补充400~500毫升;运动中每30分钟补充400~500毫升;运动后喝5~6大杯的水,冷水比热水更容易吸收。
3.在训练的时间计划上也要尽量安排在早晚进行,必要时也要中断训练。
七、肩袖损伤的处理
一旦出现了肩袖损伤的症状,不管是急性期还是慢性期,或是更为严重的损伤,都应马上停止训练。
对于急性期的肩袖损伤,上臂应置于外展30°的位置,适当休息,并配合理疗、针灸、按摩等治疗手段,效果较好。急性期过后,逐渐开始做肩关节下垂放松的回环、旋转及举臂等活动。当症状完全消失后,次才能急性负重练习。
在慢性期内,肩关节要避免做引起疼痛的动作。如果要进行专项的训练,则只能进行动作难度小,负荷适当的练习,并且要求运动员在运动前,准备活动要充分,运动后,按摩放松消除疲劳。
而对于少见的肩袖肌腱断裂者则需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八、腰部扭伤和劳损的处理和预防
1.腰部扭伤:在初期,需要仰卧进行短期休息,并垫高腰部以便放松腰肌,并加于按摩和其他针灸等疗法。
预防:在进行负重运动时,要集中注意力;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在提杠铃或是重物时,不要直腿弯腰去提,应该屈膝弯腰,用腿部肌肉发力;加强腰腹肌的力量和伸展性训练;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必要时使用护腰。
2.腰部劳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摩,并进行适当的腰腹肌锻炼。
预防:加强腰腹肌的训练,经常改变体位,使不同的肌群轮流休息;保持良好的身体姿势,避免长期固定于一种体位;积极进行自我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