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节 锡污染
第十七节 锡污染
锡在自然界以化合物状态存在,常和硫化铁、砷、镉、铜、钴、镍等共生。锡石是制取锡的主要矿物。地壳中锡的平均丰度为2.0×10-6;玄武岩中为1.0×10-6;花岗岩中为3.5×10-6;沉积岩中为4.6×10-6,石灰岩与砂岩中含量很低。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岩石风化的锡为8800吨,由河流输入海洋的锡为1900吨,人工开采的锡为178000吨,人工开采量大大超过自然循环量。
锡主要用于制作马口铁、锡合金,此外还制造各种锡化物杀虫剂、杀菌剂与药品等。锡与锡的无机化合物毒性较小,锡的有机化合物毒性很大。法国某地一家医院用一种活性组分为二碘二乙基锡的药物治疗各种感染,因药中含有杂质单乙基锡与三乙基锡,造成217人中毒,其中100人死亡。镀锡罐头盒可使所装食物的含锡量增加,例如盛于聚乙烯容器内的牛奶含锡量为1.9×10-7,而镀锡罐头中的牛奶含锡量则为6.8×10-7,镀锡罐头内的炼乳含锡量可达4.0×10-5。但至今尚未发现食用罐头食品的锡中毒事件。
一、对大气的污染
自然风化过程与锡冶炼加工等都向大气输送锡,使大气特别是城市上空的大气受到锡污染。据测定,大气锡含量,欧洲为0.0015~0.8微克/立方米,美国22个城市为0.003~0.3微克/立方米,其中6个主要工业城市为0.03~0.3微克/立方米。
二、对水体的污染
常见的锡化合物有二价与四价的。二价锡是强还原剂,在天然水体中不多见。四价锡化合物在酸性与碱性水体中溶解度较大,但在pH值为6~9的天然水体中溶解度很小。溶解的锡常以含氧与羟基的离子形式存在,在海水中则主要以SnO(OH)-3的形式存在。在缺氧条件下,锡可在细菌作用下甲基化。甲基锡较易挥发,往往从水、土壤与生物体中逸入大气。天然水体中淡水的含锡量为0.004~0.09微克/升,海水为0.002~0.81微克/升。海洋浮游生物中含锡量从小于1.0×10-6直到9.0×10-5。浮游植物与褐藻类能从海水中富集锡,富集倍数达7000~30000。
三、对土壤的污染
土壤中锡含量差别很大,这和土壤的污染状况、母岩中锡含量等因素相关。土壤含锡量为(1.0~200)×10-6,一般小于1.0×10-5,平均值为4.0×10-6。植物摄取的锡约为(0.1~2.0)×10-6,茶树叶片中可达3.0×10-6。有些植物也能积累一定量的锡,灰分的含锡量有的可达4.6×10-5。
四、锡的标准含量
中国规定全脂奶粉、甜炼乳与代乳粉中锡含量不得大于1.0×10-4。瑞典规定地面水锡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1毫克/升。日本渔业用水锡含量规定要小于1毫克/升。美国规定车间空气除SnH4的无机锡化物外,8小时平均值不得大于0.1毫克/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