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思考题
注:表中所列配方是以质量分数计。
5)填装营养土
在容器中填装营养土时,要边装边压实,以防灌水后下沉过多;但也不要装得过满,以灌水后土面低于容器边口1cm为宜,留出浇灌营养液或水的余地。
6)摆放容器
容器育苗可在露地进行,也可在塑料大棚中进行。如果在露地摆放容器,要先平整育苗地,按宽1m,长度不限,深度根据容器的高度来做床,床底要平整,步道要踩实。如果根系容易穿透容器,要在容器的下面垫水泥板或砖块,塑料板也可以,主要为了防止植物的根系穿透容器长入土地中,从而影响根系的生长和形成不完整的根系。如果苗根不易穿透容器,为了保湿、保温,可将容器埋入地下6~7cm深,在干旱地区可埋入更深。将装有营养土的容器一个挨一个地整齐排列成苗床,床宽1m,长度根据具体条件而定。容器与容器之间要靠紧,空隙不必填充。摆放好后,要求容器上口要平整一致,苗床四周要用土培至容器高的一半,防止容器翻倒,又能保证畦边容器的湿润。在塑料大棚内育苗,可将容器摆放在容器架上,容器下两层应相隔1m,保证光照条件。
7)营养土的消毒
容器置床后要对营养土进行消毒。生产中常用化学药剂进行营养土消毒,可以用多菌灵800倍液,或用2%~3%的硫酸亚铁水溶液等喷洒,浇透营养土。如果有地下害虫,用50%的锌硫磷颗粒剂制成药饵诱杀。
8)播种
播种前应精选种子,并进行催芽。种子应播种在容器中央,发芽率高的播种1~2粒,发芽率低的播种2~3粒。如在塑料大棚内育苗,因经常灌水,故覆土应比一般苗圃薄。根据种粒的大小,大粒种子覆土1~1.5cm,小粒种子覆土0.3~0.5cm。
在露地育苗时,容器暴露在空气中,为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可用稻草或遮阴网遮阴。苗出齐后,撤掉遮阴材料进行蹲苗。对于喜阴的树种,则需进入喜光期后再撤掉遮阴材料。
9)扦插
将插穗直接插入容器中,其扦插过程和要求与普通的扦插育苗方法相同。
10)移苗
移苗又称上杯,是先在苗床上密集播种,小苗长到3~5cm时将之移入容器中培育。移苗适合小粒种子的容器育苗。
11)灌溉
容器苗灌溉主要采用喷灌形式。在出苗期,营养土应保持湿润;幼苗期水量应充足,促进幼苗生根;在速生期的后期,要控制灌水量。可有一定的干、湿交替过程,抑制高生长,促进苗木充分木质化,促进苗木多生侧根,促进苗木直径生长,使苗木粗壮,抗逆性增强。灌水不宜过急,否则水从容器表面溢出而不能湿透底部。水滴不宜过大,防止营养土流失或溅到叶面上,影响苗木生长。喷水时间在上午9:00前完成,下午16:00后开始,避免在中午气温最高时浇水。喷水次数根据需要自行确定。
12)遮阴与盖膜
移苗初期和扦插生根前,若无自动间隔喷雾设施,必须采取遮阴与盖膜相结合的措施,减少水分消耗,保持小环境的湿润,提高扦插成活率。
13)施肥
首先要根据不同树种在不同时期的需肥量,来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次数,容器育苗以追肥为主,施肥可与浇水同时进行。可按比例将化肥和各种微量元素放入贮水罐中搅匀,然后喷施,但要防止出现肥料烧苗现象。如果施用尿素等颗粒肥料,在每次施肥后,应用水冲洗,以免烧苗。
14)间苗与补苗
阔叶树每个容器最后只留1株壮苗,针叶树每个容器最后可留1~2株壮苗,多余的幼苗分1~2次间去。对于死亡的幼苗要进行补苗。
15)病虫害防治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生灰霉病,要加强通风,进行预防。其他病虫害可用常规方法进行防治。
实训1 组培快繁培养基的制备与消毒
1.目的要求
2.用具材料
培养基药品、培养瓶、封口膜、量筒、托盘天平、不锈钢锅、电炉高压灭菌锅。
3.方法步骤
1)母液的配制
母液的配制主要涉及称量与定容。分别称取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有机物的各种药品,按要求分别溶解定容1000mL。
(1)母液Ⅰ的配制
①称量:一般将大量元素配制成10倍的母液,称量各种化合物的用量应扩大10倍。用天平称取下列药品,分别放入烧杯:

②混合:用少量蒸馏水将药品分别溶解,然后依次混合。
③定容: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成10倍液。
(2)母液Ⅱ的配制
①称量:用天平称取下列药品,分别放入烧杯:
![]()
②混合:用少量蒸馏水将药品分别溶解后混合。
③定容: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成100倍液。
(3)母液Ⅲ的配制
①称量:用天平称取下列药品,分别放入烧杯:

②混合:用少量蒸馏水分别将药品溶解,然后依次混合。
③定容: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成100倍液。
(4)母液Ⅳ的配制
①称量:用天平称取下列药品,分别放入烧杯:
![]()

②混合:用少量蒸馏水分别将药品溶解,然后依次混合。
③定容:加蒸馏水定容至500mL,成100倍液。
(5)生长调节物质母液的配制
①称量:用天平称取生长素(或细胞分裂素)50~100mg。
②溶解:生长素(如IAA,IBA,NAA以及2,4唱D)可用少量95%的酒精或0.1mol/L的NaOH溶解;细胞分裂素(如KT,ZT,6唱BA)可用0.1mol/L的HCl加热溶解。
③定容: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配制成浓度为0.5~1mg/mL的溶液。
2)母液的保存
(1)装瓶 将配制好的母液分别倒入瓶中,母液瓶上贴好标签,注明母液号、配制倍数(或浓度)与配制日期。
(2)储藏 将母液瓶储放在冰箱内备用。
3)培养基制备
(1)首先将所需的各贮存母液按顺序放好,将洁净的各种玻璃器皿,如量筒、烧杯、移液管、玻璃棒、漏斗等放在指定位置。
(2)提取母液 按母液配制顺序和规定量,用吸管提取母液,放入盛有一定量蒸馏水的量筒。

注意用于量取各种母液的吸管不能混用。如配方中需要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计算好添加量后一起量取。
(3)加热熔解 先在锅内加700~800mL蒸馏水,水温30~50℃时加入琼脂7g,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琼脂完全熔化,再加入蔗糖、母液混合液和生长调节剂原液。琼脂必须完全熔化,以免造成浓度不均匀。
(4)定容 各种物质完全溶解,充分混合均匀后,加蒸馏水将培养基定容至1000mL。
(5)调整pH值 用酸度计或pH试纸测试,用0.1mol/L的NaOH和0.1mol/L的HCl把培养基的pH值调整到5.6~5.8。
(6)培养基分注 把配置好的培养基分注到培养瓶中,每瓶装20mL左右。分注后立即加盖,贴上标签,注明培养基的名称与配制时间等。
4)培养基灭菌
把注入培养基的培养器皿、包扎好的玻璃器皿和金属器械,以及装有蒸馏水的玻璃瓶,放入高压灭菌锅。当压力升至0.5kgf/cm2(即49.0kPa)时,用镊子打开排气阀排出锅内的冷空气,然后关闭排气阀。当压力达1.1kgf/cm2(即108kPa),锅内的温度为121°C时,保持15~20 min。最后切断电源(或热源),让灭菌器自然冷却。
4.实训报告
(1)将MS培养基制备技术及操作过程写出书面报告。
(2)列举培养基制备室和分装时的注意事项。
实训2 组培无菌接种与培养
1.目的要求
使学生了解、掌握组培无菌接种技术及各阶段培养技术。
2.用具材料
草本花卉植物材料、超净工作台、培养基、酒精灯、接种镊子、接种剪刀等。
3.方法步骤
(1)用水和肥皂洗净双手,穿上消毒过的专用实验服、帽子与鞋子,进入接种室。
(2)用沾有70%的酒精纱布擦拭双手和工作台。
(3)用沾有70%的酒精纱布擦拭装有培养基的培养器皿,并放进工作台。
(4)把解剖刀、剪刀、镊子等器械浸泡在95%的酒精瓶中,并放进工作台。
(5)操作前20min打开超净工作台和紫外灯,20min后,关闭紫外灯。
(6)把培养材料放进70%的酒精中浸5~30s;再在0.1%的升汞(氯化汞,HgCl2)中浸泡5~10min,或在10%的漂白粉上清液中浸泡10~15min(浸泡时可进行搅动,使植物材料与灭菌剂有良好的接触);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
(7)开瓶前用火焰烧瓶口,转动瓶口使各部分都烧到,打开瓶口后再在火焰上消毒。
(8)取下接种器械,在火焰上充分燃烧消毒。
(9)把培养材料迅速植入培养瓶,盖好瓶口(每人接种5~10瓶)。操作期间应经常用70%的酒精擦拭工作台和双手;接种器械应反复在95%的酒精中浸泡和在火焰上消毒。
(10)接种结束后,清理和关闭超净工作台。
(11)接种一周后,观察接种材料的污染情况,并分析污染原因。
4.实训报告
(1)写出无菌操作外植体接种及丛生芽的切割与转接技术书面报告。
(2)观察、调查外植体及丛生芽切割转接无菌操作成活率。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植物组织培养 2.容器育苗 3.营养砖 4.玻璃化现象 5.褐变
二、填空题
1.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
2.培养基最常用的碳源是_______,使用浓度在1%~5%,常用_______%。
3.培养基的种类按其态相不同分为_______与_______。
4.pH的大小会影响琼脂的凝固能力,一般当pH大于6.0时,培养基将会_______,低于5.0时,琼脂_______。
5.一般情况下,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值高,有利于_______的形成;比值低,有利于_______的形成。
6.选择外植体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7.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固体培养时琼脂是使用最方便、最好的凝固剂和支持物,一般用量为_______之间。
9.标准的组织培养实验室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糖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不但作为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而且还能维持_______。
11.培养基灭菌一般在_______的压力下,锅内温度达_______℃,维持_______min。
12.目前培育无病毒苗最广泛和最重要的一个途径是_______。
13.容器育苗的容器根据容器特点分为_______和_______。
14.常用的不可回收的容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国容器育苗开始于_______。
三、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离体培养容易出现的三大问题的是( )。
A.污染 B.褐变 C.黄化 D.玻璃化
2.配制( )溶液时应先用10%的HCl溶解,再加蒸馏水定容。
A.2,4唱D B.BA C.GA3 D.IAA
3.炼苗的环境开始时和( )相似,后期类似于田间栽培条件。
A.培养室条件 B.无菌界室条件 C.缓冲间条件 D.准备室条件
4.离体培养常用的诱导生根的生长调节物质主要是( )。
A.生长素 B.细胞分裂素 C.脱落酸 D.乙烯
5.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需要定期用( )进行熏蒸。
A.高锰酸钾和甲醛 B.酒精和洗液
C.高锰酸钾和酒精 D.高锰酸钾和洗液
6.在植物组织培养表面灭菌时,常用的酒精浓度为( )。
A.70%~75% B.80%~85% C.90%~95% D.100%
7.在植物组织培养表面灭菌时,常用的氯化汞浓度为( )。
A.0.1%~1% B.0.2%~2% C.0.3%~3% D.0.4%~4%
8.植物组织培养中大多数植物都适用的培养基是( )培养基。
A.MS B.N6 C.White D.B5
9.配制微量元素母液时,浓缩了200倍保存在1L容量瓶内,当制作4L培养基时,应取用铁盐母液( )mL。
A.50 B.40 C.30 D.20
10.( )是植物离体培养常用的主要糖类。
A.葡萄糖 B.果糖 C.麦芽糖 D.蔗糖
11.下列育苗容器不属于不可回收的容器的是( )。
A.营养砖 B.育苗杯 C.纸杯 D.草炭容器
12.下列不是容器育苗特点的是( )。
A.苗木移栽成活率高
B.培育的苗木均匀整齐,适合于机械化作业
C.容器育苗可以延长绿化植树的时间,不受植树季节的限制
D.单位面积产苗量高
四、判断题
1.( )茎尖培养一般采用半固体培养基,也可使用液体培养基。
2.( )超净工作台使用前必须开启紫外灯20min进行灭菌。
3.( )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繁殖范畴。
4.( )植物组织培养中活性炭加入培养基的目的主要是利用其吸附能力。
5.( )从大田得到的材料比在室内用种子发芽得到的材料更易消毒彻底。
6.( )连续培养是植物脱毒的常用方法。
7.( )配制BA溶液时应先用0.1mol的NaOH溶解,再加蒸馏水定容。
8.( )植物继代培养总的趋势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器官分化能力逐渐下降。
9.( )植物离体培养中细菌污染的特点是污染部分长有不同颜色的霉菌。
10.( )工厂化育苗的特点是繁殖快,整齐、一致,无病虫害,周期短,周年生产,性状稳定。
11.( )容器苗的优点是移栽不受季节限制,成活率高,种植后能保证正常生长。
12.( )容器育苗只能用于播种。
13.( )穴盘育苗和容器育苗本质上的区别在于育苗器具不同。
五、问答题
1.试述无菌操作接种的全过程。
2.容器育苗的特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