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边坝寺:藏区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边坝寺:藏区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边坝寺边坝寺又称“边坝强巴林寺”,坐落在昌都地区边坝县边坝乡所在地的向林村,海拔4080米,寺院东西长200米,南北宽80米,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八思巴去内地路经此地时,在这里讲经说法,并创建一拉康,他离寺后由温色洛布主持寺院,此人为边坝县拉孜乡定囊村人,主持寺院时期维修并扩建了寺院,圆寂后被追封为一世活佛。

边坝寺:藏区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边坝寺

边坝寺又称“边坝强巴林寺”,坐落在昌都地区边坝县边坝乡所在地的向林村,海拔4080米,寺院东西长200米,南北宽80米,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

该寺由八思巴[2]创建,属萨迦派寺院。八思巴去内地路经此地时,在这里讲经说法,并创建一拉康,他离寺后由温色洛布主持寺院,此人为边坝县拉孜乡定囊村人,主持寺院时期维修并扩建了寺院,圆寂后被追封为一世活佛。至1959年前,其传承活佛共十四代。他们依次是:温色洛布、曲吉坚赞、囊卡洛布、根堆温色、来白旺布、阿旺扎巴、仁钦朗杰、阿旺曲扎、洛桑扎西、帕巴丹沛、洛桑嘉措、洛桑格桑旺布、岗夏让珠、阿旺路桑。其中第十二至第十四世活佛功绩卓著,影响颇大。第十二世活佛洛桑格桑旺布,修建桑旺堆巴扎仓,即密集扎仓,时聚僧200余人。第十三世活佛岗夏让珠,生于洛隆县格欧村,主持寺院期间,对寺院进行过一次大的维修,并修建了边坝拉章平措雅杰林,佛事活动兴盛,同时信奉宁玛派格鲁派,又在寺东15公里处建珠德寺和拉章,聚僧30余人,此寺与边坝寺形成冬宫和夏宫,他又是一位掘藏大师,曾掘出《希出》经书,绿松石度母及合金释迦佛像,享年83岁。第十四世活佛阿旺路桑生于比如县,曾在拉萨哲蚌寺贡玛扎仓学经,并考取格西学位,回寺后新建大经堂、辩经场和学经院,之后又去拉萨下密院修行。1981年圆寂,享年51岁。

该寺在第十一世活佛主持寺院期间,改宗为格鲁派。下又辖三座分寺,其中宗寺、扎那寺信奉格鲁派,珠德寺信奉宁玛派。该寺过去被列为西藏的噶厦政府寺院。部分生活来源由藏政府拨给。

该寺建筑规模庞大,由帕巴拉康、桑堆扎仓、德确扎仓、惹那玛大殿、大经堂、护法神殿、拉章、白塔、僧舍等组成。

帕巴拉康,由八思巴创建,门向南,高两层。前廊4柱,廊前彩绘四大天王。经堂内置16柱,为四四排列,其中2长柱托起天窗。后期供宗喀巴、边钦路桑曲杰泥塑像,另供小尊造像100余尊,两侧经书架上珍藏《甘珠尔》经1套,系用金、银汁书写的手抄本。壁画彩绘宁布、仲敦巴等内容。二层无佛殿,设堪布及高僧的卧室。

桑堆扎仓由十二世活佛洛桑格桑旺布创建,门向东,高三层。佛殿顶上冠一歇山式金顶。前廊12列柱,壁画绘十一世活佛洛桑嘉措传记。经堂内置12柱,每排列柱4根,分3排排列,主供宗喀巴、释迦佛、无量寿佛、金刚持,鎏金铜质,高2.6米,经书架上珍藏《甘珠尔》经2套,系用金、银汁书写。壁画为千尊无量寿佛及护法神题材。佛殿内立4长柱,主供弥勒佛,鎏金铜质,高约5.5米。无壁画。二层设一灵塔殿,立12柱,供活佛灵塔10座,又供弥勒佛及8大弟子,主尊合金质,高2.6米,弟子鎏金铜质,又供十六罗汉檀香木质,高0.4米。壁画彩绘释迦传记。二层又设两个护法神殿,位于前廊上东、西两侧,主供塔乌依怙、四臂衣怙、德玛等,泥质,高1.8米。(www.daowen.com)

德确扎仓,由察雅寺活佛旦希绕出次修建。门向南,高两层。前廊4柱,无壁画。经堂16柱,为四四排列,其中两长柱托起天窗,主供释迦佛、弥勒佛、无量寿佛、文殊等,鎏金铜质,高2.6米,另供宗喀巴1000尊,泥质,高0.2米。珍藏《甘珠尔》经1套。壁画为宗喀巴传记内容。二层设护法神殿,4柱,主供四赤依怙(察雅寺护法神)。四臂衣怙、牛头金刚,泥质,高0.5米,无壁画。

惹那玛大殿,由八思巴主持修建,门向北,高三层。经堂内置16柱,为四四排列,其中4长柱托韦天窗、四壁彩绘释迦传记壁画。经堂中央设佛殿,4柱,主供释迦佛,合金质,与大昭寺的觉卧佛相似。主尊两侧供文殊、弥勒佛、八思巴等,鎏金铜质,高0.6米,另供释迦佛1000尊,合金质,高0.15米。殿内特设八思巴法座,系土坯砌筑,经书架上珍藏《甘珠尔》经1套。《格萨尔王传》1部。壁画为无量寿佛题材。

大经堂,由十四世活佛阿旺洛桑修建,门向南,高三层,该殿是在帕巴拉康的基础上扩建的,前廊6列柱,无壁画。经堂内密布方柱30根,每排列柱6根,分5排排列,其中4长柱撑起天窗,用以采光,这里是全寺喇嘛集会之地。无壁画。后佛殿置6柱,其中4长柱直通殿顶。

护法神殿,门向北,高两层。二层高设护法神殿,内置9柱,为三三排列,主供能饰金刚,四臂依怙,泥质,高1.8米。无壁画。一层为喇嘛乌互的修行室。

拉章,又称平措雅杰林,由十三世活佛岗夏伦珠主持修建,门向南,高三层。前廊2柱,殿内置16柱,其中2长柱托起天空,主供莲花生、宗喀巴,鎏金铜质,高约1.8米,两侧经书架上供《甘珠尔》经3套及一些其他教派的经书,壁画题材两侧为用乐金刚、能饰金刚、密集金刚的极乐世界及四臂衣怙、马头明王等护法神;东侧为宁玛派护法神内容;门两侧为宁玛派、格鲁派诸护法神祗;天窗壁画为印度80大德像。后佛殿置6柱,其中4长柱托起天窗,主供释迦佛及无量寿佛、尊胜佛母、度母等,鎏金铜质,主尊高2.6米,余者高1.8米,另供一牛头金刚,泥质,高1.8米。壁画绘6罗汉。佛殿内西侧各设一护法神殿。西殿,高1.8米,东殿,立3柱,主供胜乐金刚、主供吉祥天女、能饰金刚,泥质,高约1.8米。三层又设灵塔殿,面积9柱,其中两长柱,供十三世活佛及儿子灵塔,分别为鎏金铜质、银抽,高2.8米,珍藏《仁钦丹追随》经书,壁画为十六罗汉像。三层又设历任活佛卧室。

白塔,又名堪木确旦格琼塔。该塔是印度德路瓦在此念经咒后,遂派印度西格族4人阿札马德洛瓦诵经的次日,即长寿粒等藏于塔肚内,由其4人主持建造该塔,其时代要早于建寺年代。是康区久负盛名的佛塔,人们慕名前来祈福。该寺组织机构为堪布负责制,堪布由面达拉宫朗杰扎仓委派,有时亦从色拉寺委派,任期1~3年;又设翁则,任期3年,格贵2人,任期1年,每个扎仓设一聂巴。寺存文物有唐卡10余幅,小造像125尊,铜钹4副,尤以蒙、藏、汉文绢质封诰弥足珍贵,反映了寺院与皇室的施供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