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平潭:自贸试验区政策叠加带来优势与风险控制

平潭:自贸试验区政策叠加带来优势与风险控制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权威机构评估,在福建自贸试验区首批18项全国首创创新举措中,平潭片区占12项。但平潭上述“综合实验区+自贸试验区+特殊监管区”的叠加优势也会给平潭带来改革的风险。如果企业入驻自贸试验区后享受到优惠政策,必须要同时解决自贸试验区内、外企业分支机构权力、利益分割及税收筹划等问题。

平潭:自贸试验区政策叠加带来优势与风险控制

平潭既有自贸试验区赋予的制度创新试验平台,又有综合实验区的特殊体制机制安排;既有自贸试验区“创新高地”,又有综合实验区“政策洼地”功能;既有可复制的创新经验的探索,又有全国独创、不可复制的对台融合政策。平潭在自贸试验区里做不了的事情,可以在综合实验区里实现。

2014年6月3日,福建曾公布实施《平潭综合实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简化审批目录(2014)》,这是继上海自贸试验区后国内第二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包括15个行业门类,共106条。而平潭的简化审批项目中的“特别管理措施”只有99条,远少于当时上海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中的190条。另外,福建自贸试验区于2015年4月21日挂牌后,平潭片区启动实施34项试点任务、82项开放措施和36项载体平台,具体涉及政府管理模式创新与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培育新型贸易方式、创新贸易管理服务、推动航运便利化、搭建两岸金融合作平台、扩大服务贸易开放、国际旅游岛建设等多方面。经权威机构评估,在福建自贸试验区首批18项全国首创创新举措中,平潭片区占12项。

但平潭上述“综合实验区+自贸试验区+特殊监管区”的叠加优势也会给平潭带来改革的风险。在福建平潭试验片区里面,390多平方公里里只有43km2属于自贸试验区,其他的都属于综合实验区范畴。在某些方面,综合实验区的政策标准明显高过了自贸试验区的政策标准,包括在一国两制条件下可以实施超国民待遇的政策,如所得税的政策等,已经远超过了自贸试验区的政策标准。因此,对企业而言,如果在综合实验区已经能享受到相关优惠政策,就没有必要入驻自贸试验区。如果企业入驻自贸试验区后享受到优惠政策,必须要同时解决自贸试验区内、外企业分支机构权力、利益分割及税收筹划等问题。而这对政府相关部门而言,也加大了管理的难度,例如必须加强对企业在自贸试验区内、外分支机构之间的资金流动,另外还有区内、外差异化管理政策所导致的部门协调等问题。(www.daowen.com)

此外,由于平潭对台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如果实现《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在平潭先行先试,旅游、建筑医疗等专业服务对台湾扩大开放也将带来相应的行业风险。

应对策略:对有意向入驻自贸试验区的企业事先进行甄别,虽然入驻自贸试验区的企业数量越多,越会提高政府的政绩,但也会增加政府管理的难度;重点鼓励对产业链产生良好作用的企业入驻自贸试验区,可以采取一定的级别奖励制度或门槛制度,对流入自贸试验区的企业进行较好的管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