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古代的兵符、现代的印章都深入中国人的生活与传统之中。在玉石行业中有一种奇怪的现象:玉石的初级市场总是按照玉石未经加工的原材料或者裸石出售,犹如煤炭、矿砂一样。
曾经对玉石市场深入考察过的张五常在《经济解释》(卷三)一书中谈道:“首次出售时往往是原石不开,购买者要从石皮的外表猜测石内的玉质,猜错的机会高,因而有人靠幸运发达,有人猜错输精光。把原石切开来真相大白,为什么不先切开才出售呢?”玉石绝大部分都是独石,不是从一个矿脉开采出来的,且每个玉石内部的玉质特征不尽相同。《观石录》中曾说寿山田白石头“洁则梁园之血,雁荡之云,温则飞燕之肤,玉环之体,入手使人心荡”。董桥在《梅屐山房》一文中曾谈道:“寿山田坑石黄的是田黄,白的是田白,价比黄金。不是纯白,微带淡黄,蛋青,像羊脂玉,萝卜波纹明显,有红筋,格纹如血缕……玩不起田黄、田白,我和老穆和庞荔玩白芙蓉、芙蓉冻,月洋乡月洋山名石,好的都在将军洞,细腻凝润,有的微透明,有的半透明,带点砂丁是特征,跟寿山的田黄、昌化的鸡血合称印石三宝。白的多,叫白芙蓉,白寿山,细透如蜡,色分藕尖白,粉白,月白,猪油白。色黄的称黄芙蓉,嫩青的是芙蓉青,红的是红芙蓉红寿山,艳红花斑的像清溪里的落英片片,最迷人。”
由于不能完全准确判断玉石的质量,玉石市场就培养出一批鉴别玉石品质的专家。这些专家依靠经验和掌握的信息为他人挑选玉石材料,或者自己购买玉石材料进行作坊加工。张五常将玉石市场重视信息费用的现象总结为“玉石定律”:“需要专家鉴证的物品,自私自利的行为会增加讯息传达的费用,但没有这种费用的增加那些物品不会有贵重的市场。”由于玉石市场的鉴别费用非常高,加工高度依赖于经验和判断力,玉石市场就很难形成规模化经营,每件产品都需要一定的创意。在这样的环境下,玉石市场就鱼目混珠,真假难辨。张五常曾对玉石市场这一现象进行过体验和探索,但仍未能对这一现象做出清楚明白的解释。
钻石市场不同。所有钻石都是以加工提炼后的半成品或者成品出售。在国际上,南非和俄罗斯是钻石的原产地。出产的钻石经过加工后,出售到伦敦、苏黎世和纽约的批发市场进行各种深加工,各首饰公司按照消费者的需求制造成各种钻石戒指、钻石坠、钻石耳环或者其他钻石产品。由于不需要对钻石的原材料进行鉴别,各种钻石公司就可以根据钻石的重量、光洁度、大小等品质构造钻石的等级体系,并按照这种等级体系定价。消费者不需要成为钻石专家,也不用担心上当受骗,只需要找到最有名的钻石厂家,就能购买到合意的钻石产品。由于有客观的量度标准,在节省消费者鉴别费用和信息费用的同时,钻石厂家就容易形成规模化生产和销售,打造自己的钻石品牌。
是什么因素造成钻石市场和玉石市场如此大的差异呢?原来,这与钻石和玉石的原产地密切相关。我们知道,钻石的石头产地高度集中在少数山脉,可以形成规模化开采和加工。这就容易形成钻石行业的垄断开采。世界上现有三十多个国家出产钻石毛坯,但南非、澳大利亚、俄罗斯、博茨瓦纳、扎伊尔占据了全球1亿克拉钻石毛坯中的90%。南非的戴比尔斯(De Beers Group)拥有国际钻石毛坯市场的55.2%,俄罗斯的阿露沙(Alrosa)占10.2%,以色列的列维夫(Leview)占9.0%,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和力拓(Rio Tinto)都占6.5%。这五家公司就占据了全球钻石毛坯市场的86.8%,充分说明钻石毛坯行业的高度垄断性。在出售毛坯钻石时,这些企业尽可能去掉钻石原产地的印迹,展开大量的广告宣传。例如,戴比尔斯每年花费1.8亿美元在29个国家采用24种语言进行广告宣传。
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在荷兰和比利时形成钻石切割中心和在意大利形成钻石饰品加工中心,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全球形成了美国的纽约、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印度的孟买和以色列的特拉维夫这四大钻石加工中心。机械化开采和机械化加工,降低了钻石半成品的成本,也降低了鉴别钻石的费用。据估计,钻石成本约占售价的三分之一,品牌广告费用和利润占售价的42%,而批发零售差价占售价的25%左右。现在,法国的卡地亚(Cartier)和梵克雅宝(Van Cleef & Arpel),美国的蒂芙尼(Tiffany)和海瑞·温丝顿(Harry Winston),意大利的宝格丽(Bvigarz)和布尔加瑞(Bulgari),比利时的迪曼尼(Damiani)等钻石品牌引领着全球的钻石时尚。依赖于钻石品牌的规模效应,日本妇女结婚时购买钻戒的比例从2025年的5%、2025年的27%猛增到2025年的50%和2025年的60%。上海25—25岁的女性中有85%的人购买钻戒。钻石的价格也会根据纯净度、色度、切工和重量的“4C标准”进行确定。
相反,玉石的开采是高度分散的。在中国,新疆的和田玉、河南的独山玉、陕西的南泉玉、辽宁的岫玉是最为有名的,而岫玉又分布在辽宁、广东南方、甘肃酒泉、广西陆川、新疆昆仑、四川会理、云南、山东铝南县、北京十三陵老君所、青海都兰等地。和田玉的产地有新疆、俄罗斯、青海、加拿大、韩国、台湾、澳大利亚、四川的汶川县和石棉县等地。由于玉石产地高度分散,捡拾和开采合适的玉石材料是一个概率事件。由于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很少有大规模的玉石投资出现在玉石产地。大量的散工、民工和玉石爱好者在玉石产地不断搜寻,像大浪淘沙一样寻找合意的玉石。当这些零散的人群寻找到合意的玉石材料时,他们缺乏足够的机械设备和技术将其加工。翡翠玉的原料分为帝王级、商业级和普通级三种,白玉仔料和碧玉分为特级(羊脂玉)、一级、二级、三级四种,白玉山料只有一、二、三级,青玉仔料分为一、二级。这些级别的划分都非常主观。(https://www.daowen.com)
对于收购这些玉石材料的专家而言,由于每件玉石材料的来源地存在很大差别,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单独辨认每件产品。按照颜色和质地划分,玉石有宝石绿、艳绿、黄色绿、玻璃绿、浅水绿、瓜皮绿、蓝绿、紫罗兰等二十多个品种。由于鉴别费用巨大,这些收购玉石的专家和玉石作坊就不可能形成大规模的生产。因为收购规模越大,亏损破产的机会就越多。为了补偿玉石材料收购过程中的巨额辨别费用,玉石作坊对于收集到的玉石材料都要经过精心的加工和制作,以求每件玉石材料制成独具特色的创意产品,获得单件产品的最大价值。玉石加工的工具比较简单,如电钻、电锯、受砂轮、滴漏、工作台、磨料等。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就看到玉石作坊的高度集中,形成专门化的集聚(localization),如北京有19家、广东有9家、天津有3家玉石生产企业。由于每件玉制产品都是独具特色的,人们就很难形成对玉石产品的客观标准。玉石产品的价值也容易与某种特定的文化传统形成联系。“黄金有价玉无价”的说法于是就出现了。在玉石市场,我们看到玉石制作的菩萨、罗汉、关公、三山五岳等产品,也看到手镯、玉佩等产品。由于存在与高度的传统文化联系,玉石制品就很难在其他文化人群和地区得到推广。
当思考钻石与玉石市场的不同结构和经营方式时,我们会想到中餐和西餐的差别。在西方,各种餐饮服务业都是按照标准化的程序进行机械化的生产和制作,对工人的技能和经验的要求很低。麦当劳、肯德基、比萨饼就容易形成规模化或者连锁经营。在人口高度流动性的时代,人们并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鉴别各种连锁店或者标准化经营食品的质量,从而节省了消费者大量的信息和搜寻费用。
相比之下,中餐馆的菜肴品质高度依赖于厨师的水平,每一家餐馆的菜肴质量可能存在千差万别。在这样的环境下,消费者高度依赖经验和获取的额外信息去寻求合意的餐馆。消费经验丰富的富裕人群或者官员就成为饮食行业的专家,能够吃到质优价廉的菜肴。消费经验不足的穷人或者年轻人,多是残次餐馆的座上客,食品中毒多发生在这些群体身上。由于交易费用昂贵和高度依赖厨师的人力资本,中餐馆就很难形成规模化经营。每个地区都有各种独具特色的餐馆,人们很难在北京、上海、广东、重庆、新疆看到同一家餐馆的身影。但是,人们经常会看到各大城市的餐馆一条街,或者不同特色的餐馆高度集中的现象。
由于玉石市场和中餐馆都高度依赖于专家和厨师的技艺和水平,所以,玉石作坊和中餐馆就会随着玉石专家和厨师的更换而出现产品质量的变化和企业的兴衰。相比之下,钻石公司和西式快餐连锁经营店就不依赖于个别技术专家和厨师的变迁,容易形成稳定发展。当我们在对各种“百年老店”进行保护时,我们是否对其中的内在机理进行过思考呢?
[2025年6月2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