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改革时期下的全面市场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经济计划性的探讨

社会主义改革时期下的全面市场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经济计划性的探讨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当前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新时期,从理论上弄清社会主义经济这一固有的、内在的商品属性,弄清市场调节及其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中的作用,就是极其重要的事情。这一全面市场经济的理论,无视计划机制作用,低估计划的综合平衡职能,否认国家应该保持必要的行政手段和应该保持必要的直接组织微观活动的职能,这是一种新的片面性,其实质是否认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

社会主义改革时期下的全面市场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经济计划性的探讨

第一,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商品性和计划性这二重属性,是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统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命题的科学意义,在于它规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二重属性,从而更加明确地表述了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本质特征。

第二,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命题,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大突破,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重大发展。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传统理论,否认社会主义经济商品性,把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市场调节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根据这一传统理论构建起来的高度集中的,使用行政手段对微观活动实行直接调控的经济体制,取消和压制经济的商品性,违反了价值规律的要求,其结果是压制了企业和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带来了消极的后果。在当前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新时期,从理论上弄清社会主义经济这一固有的、内在的商品属性,弄清市场调节及其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中的作用,就是极其重要的事情。

第三,必须看到,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实行全面的市场经济的主张和思潮。这一理论的鼓吹者把市场调节这一“看不见的手”说成是万能的调节者,主张取消和削弱计划,听凭自发性的市场机制来引导千万个独立企业的活动。这一全面市场经济的理论,无视计划机制作用,低估计划的综合平衡职能,否认国家应该保持必要的行政手段和应该保持必要的直接组织微观活动的职能,这是一种新的片面性,其实质是否认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这种观点是西方的舶来品,实质上是把国家调节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种错误观点及其带来的盲目的市场化的实践,也曾经给一些国家的改革带来了消极作用。正因为此,进一步加深对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命题的理解,从理论上弄清社会主义经济所固有的计划性属性,弄清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统一,就是十分必要的。(www.daowen.com)

总之,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命题的提出,使人们能从科学理论上加深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有助于进一步澄清社会主义经济的模糊观念,使人们能更加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通往未来的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