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协调环境节律和生物机能节律?

如何协调环境节律和生物机能节律?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同生物种群的机能节律具有其特殊规律。以这种吃与被吃关系形成的关系称之为食物链关系。当然自然界生物间的关系往往要复杂的多,很多食物链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食物链网络,这种结构组成了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传递、富集与分解。在畜牧业生态工程中,一方面要建造合理的食物链结构,以保证所建造人工生态系统稳定和高效,另一方面,可用人工食物链环节取代自然食物链环节,以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效益。

如何协调环境节律和生物机能节律?

自然环境因子中的光照、温度、湿度有日、月、年的周期变化,这种周期性变动在不同生态系统中是不同的,这种周期性波动,称之为环境节律。作为人工生态系统的农业,人们对农业投入的物质和能量因受其社会条件变化的影响也有其特殊的变化,这种波动实际也属于农业的环境节律范畴。另一方面,每一种生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其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生物种群在每一昼夜也在不断变化,这种波动变化称之为生物的机能节律。不同生物种群的机能节律具有其特殊规律。

生物的机能节律与自然资源的变化节律和谐,是生物生产量提高的关键。自然生态系统的节律配合关系,是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生物种群机能节律与环境节律配合得十分合理而稳定,生物种群以自己的机能节律变化,及时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完成自己的生命周期。例如,森林中的松鸡等鸟类,繁衍后代的时间则正好与森林植物果实(种子)成熟的季节相吻合,以便雏鸟有足够的食物。而人工控制下的生态系统,其形成历史比起自然生态系统来说,则是十分短暂的,加之人类对生物群体控制的不足,使这两个节律配合的不尽合理,造成了对环境资源利用不充分,限制了系统生产力的充分发挥。要想提高畜牧业生态工程的功能,必须应用环境节律与生物机能节律配合原理,在生物种群安排上,尽量使各种群的机能节律错开,以便合理利用资源,防止竞争消耗。

地球上绿色植物转化固定太阳能形成第一性产品,植物被草食动物所食,草食动物为肉食动物所食,它们的残体又可为小动物、真菌、细菌所吞食或分解。以这种吃与被吃关系形成的关系称之为食物链关系。比如,树叶为昆虫所食,昆虫为蛙吃掉,鼬又以蛙为食,形成了一条捕食性食物链。(www.daowen.com)

当然自然界生物间的关系往往要复杂的多,很多食物链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食物链网络,这种结构组成了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传递、富集与分解。在生态系统中,这种网络结构越复杂,生物间互相制约的机制越强,系统越稳定。农牧生态系统重要的问题就在于其结构简单,它的稳定需要人类以很大的物质和能量投入来调控。在畜牧业生态工程中,一方面要建造合理的食物链结构,以保证所建造人工生态系统稳定和高效,另一方面,可用人工食物链环节取代自然食物链环节,以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效益。

这条取代的食物链就较上述的捕食性食物链在经济上有一个很大的提高。另外,一些价值不高和不能直接为人类所利用的农牧副产品或畜禽粪便,假如人工增加一些以此为食的食物链种群,将其转变为人类利用价值较高的产品,从而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草食动物、食用菌蚯蚓等种群常被加在这种人工加环的食物链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