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责任与信任的重要性

责任与信任的重要性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将责任交付与你,就意味着是对你的一种认可和信任。在弘扬正义的进程中姜子牙是不二人选,在救民众于痛苦之责任的布局中,此是妙招。只能说明这些成功的人士对责任的理解非常到位,把获得他人的信任看得更深更高更远。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为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这种负责任的结果,收获了两个信任:大众对标准石油公司的信任,标准石油公司对阿基勃特的信任。信任是和谐的基础,信任往往会有善的回报。

责任与信任的重要性

将责任交付与你,就意味着是对你的一种认可和信任。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是一个基本的规律。能把责任交给你,不知道决策者事先在心里考虑了多久,有些恐怕还要征求相当多的人的意见才下的决心。这说明你在决策者的心目中是个最合适的人选,具备完成这项工作任务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样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说的是:商纣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出山帮助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既然受师傅之命,也就应承下来,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河的旁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大家知道,鱼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那其实也不能叫钩了)、不用鱼饵钓鱼。文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古代人对奇人都很尊敬的),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真的是治国安邦之才,便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推翻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

我们可以推测一下,姜子牙已经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还要去干一番事业?因为那是师傅之命,师傅之心愿,师傅之嘱托。师傅之托是要惩恶扬善,是正义之举,在师傅的心中只有姜子牙才能担此重任。在弘扬正义的进程中姜子牙是不二人选,在救民众于痛苦之责任的布局中,此是妙招。

有了师傅的期待和信任,困难是能够克服的,条件是可以创造的。姜子牙背负着这个伟大的使命,承担着这份重要的责任,他能不尽心尽力吗?在河边钓鱼是经过周密谋划之后的行动。钓鱼的人那么多,怎样表现才能引人注意?周文王什么时间路过这里?都要事先规划好。见面之后谈些什么,周文王能否接受也要做做功课。绝不能大意,否则,完不成使命,也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姜子牙帮助周文王建立周朝的过程中,历经了千难万险,度过了峥嵘岁月,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影响是巨大的。

可见,上古时代,我们就在倡导一种责任意识,一种责任担当。而这个能够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传播的也是一种责任意识。在企业内部,工作任务的界限有时是很清楚的,有时又是模糊的,这个时候体现的就是我们对责任的理解,对信任的诠释。

有的人在工作职责范围内,认认真真、兢兢业业,但工作范围之外却不管不问,这说明此人还缺乏修养,不可担当大任。相应的,他也就没有机会获得信任,成功的概率也很小。我们可以看看身边的成功人士,他们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不仅工作分内的事完成得很出色,分外之事也是尽心尽力。通俗点讲,就是特别厚道,非常热情,不怕吃亏。姜子牙年过半百还去打拼,难道他不知道享福?只能说明这些成功的人士对责任的理解非常到位,把获得他人的信任看得更深更高更远。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曾经有一位名叫阿基勃特的小职员。阿基勃特有一个习惯,不管他是出差、住店、签名,还是书信、收据签字,他总会在其名字下面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这几个字。因此,同事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每桶四美元”。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情之后,邀请他共进晚餐,想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

阿基勃特回答说:“这不是咱们公司的宣传口号吗?我每多写一次就可以多让一个人知道。”他认为身为标准石油公司的一员,就有责任为公司做宣传。虽说这不是阿基勃特的主要工作,但他热爱这个企业,信任这个企业,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获得了公众对企业的了解和信任。

阿基勃特对标准石油公司的忠诚,受到了洛克菲勒的赏识,从此步入了升职的快车道。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为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

阿基勃特的做法,就是用敢于负责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久而久之,敢于负责就变成了一种工作习惯。这种负责任的结果,收获了两个信任:大众对标准石油公司的信任,标准石油公司对阿基勃特的信任。信任是和谐的基础,信任往往会有善的回报。

杰瑞是一位美国人,他的妻子得了一种怪病,全身莫名其妙地疼痛。为治好妻子的病,杰瑞跑遍了世界上的一些著名医院,然而妻子的病况却始终没有好转。五年前,杰瑞听说中医专治疑难杂症,于是便带着妻子千里迢迢来到中国。由于语言不通,需要请一个翻译。那时正值暑假,杰瑞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请了路向丽做翻译。

路向丽是来自宁夏的一个贫困生,母亲多年重病在床,她巴不得找个临时工作,有收入又能提高外语水平。有外国人找她,她觉得自己万分幸运。然而,由于给妻子看病已经花去了自己全部的积蓄,杰瑞手里的钱也所剩无几,他把雇用翻译的费用压得很低,小路勉强接受了。

杰瑞带着病重的妻子奔波于北京的医院,每天都非常辛苦。路向丽不但要为他们做翻译,还要替他们挂号、拿药、排队,事情非常琐碎。可以说,杰瑞不仅雇了一个廉价的翻译,同时还雇了一个勤杂工。

很多人都说美国人有钱,杰瑞却没有给路向丽这个印象,出门如果不是特别需要,杰瑞通常都是挤公共汽车。几天下来,小路就看出来,这个美国人其实没有钱。

路向丽刚刚给杰瑞和他妻子当了半个月的翻译,一位同学便带着一个外国人风风火火地来找她。原来一个加拿大公司来北京谈生意,由于谈判项目增多,急需再增加两名翻译,报酬相当丰厚,这位同学让路向丽赶紧辞掉杰瑞的事。杰瑞通过加拿大人和路向丽的对话,知道了事情的大意,杰瑞知道两边的报酬差距很大,但他又不好说什么,只希望小路在走之前,能尽快再给他找一名中国翻译,哪怕只会最简单的交流。

路向丽抬头看着杰瑞,又看看他生病的妻子,半天都没有说话。最后,路向丽回绝了同学和加拿大人的请求,她说她现在已经熟悉了杰瑞妻子的病情,如果换个生人,在与大夫的交流中,会对杰瑞妻子的病不利。杰瑞强忍住眼里的泪花,什么也没有说。

经过三个多月的中医治疗,杰瑞妻子的病情有了好转,只是需要静养和调理。杰瑞与他的妻子离开中国,路向丽也回到学校

第二年,杰瑞妻子的病情大为好转,偶尔还帮助杰瑞打理公司上的一些事情,而杰瑞则开始全身心地去照料他几乎倒闭的企业。

两年后,路向丽大学毕业,奔波于找工作的艰辛中。就在这时,杰瑞寄来了一封信。

杰瑞说路向丽的善良与为人深深打动了他,几年来他念念不忘。如今他的公司很快就要到中国办厂,需要一名中国方面的代理人,问路向丽愿不愿意与他合作,报酬是每月3万美元。

路向丽万万没有想到,在她为工作、前途担忧的时候,从大洋彼岸飞来如此的幸运,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几年前,她做了一件诚信待人的事,她觉得自己只是做出了一点小小的牺牲,却为她带来了莫大的收获。

激动之余,路向丽感慨人生的戏剧性,也惭愧自己的当初。其实,当同学找她去挣那份钱时,她也动摇过,只是她想到了在宁夏老家病重的母亲同样时时面临着需要别人的帮助,她是把杰瑞的事与母亲的事联系在了一起,是希望母亲能时时遇到好人,而自己先做了好人。是对母亲的关爱让她没有离开杰瑞。路向丽由衷地感谢这个决定,同时也暗下决心,今后做人,更要友善和负责。(www.daowen.com)

这既是路向丽个人的幸运,也是行善者的因缘,更是诚信的收获。路向丽接受杰瑞的雇用,就是接受了这份责任。责任中包含着信任,信任就需要付出,需要牺牲。路向丽付出的是为杰瑞当翻译以外的劳动,牺牲的是收入的减少;责任中也包含着爱,路向丽把对母亲的爱延伸到对杰瑞妻子病痛的同情,是责任的扩大,是信任美德的展示。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是需要信任,当然更不能缺少责任感。

老约翰对责任和信任的理解非常独到。约翰从父亲老约翰手中接过家族企业不过三年,不幸的是,突如其来的一场经济危机使约翰陷入了困境,产品堆积,资金周转困难,一夜之间,破产的危险一步步向他紧逼而来。周围的企业纷纷裁员,有的甚至破产倒闭,约翰的一些朋友们纷纷劝他赶快裁员,以此减轻企业经济负担。约翰起初也很矛盾,思考良久,他终于决定采用朋友的建议——裁减一半员工!

这个消息不知怎么传到了老约翰的耳朵里。第二天,老约翰早早地来到了约翰的办公室,勒令他收回决定。约翰很不服气,并述说了一堆理由。老约翰非常生气,立即召开家族会议解除了约翰的职务。中午,老约翰走进了工人的餐厅,看见大家一脸憔悴,碗里是白水煮的青菜,老约翰立刻从街上的小餐馆花三英镑买回一些肉食,端进餐厅,哽咽地说:“工友们,你们受苦了。现在,我已解除了约翰的职务,我接受这份责任,与工友们一起面对困难,并且从今以后,每天中午我和你们一起吃饭,当然,价值三英镑的肉食必不可少!”工人们欢呼雀跃起来。要知道,那种困难的时候,尤其在国家经济危机的困境中,三英镑可不是个小数目,它足以维持老约翰夫妇一天的基本生活所需。

然而,大家知道吗?每天三英镑,企业没有裁员,人心稳定……这些所带来的效益是无法用具体的数据计算的。工人们因为心存感激,并且对企业由衷地信任,积极性和工作责任感极大地迸发,所以他们每天拼命干活,努力降低成本,没多久,这个小作坊式的企业竟然从难关中一步步走了出来,而且一步步发展壮大,最终成为英国一家著名的电器公司,拥有的资产超过了千万英镑。

看,老约翰就是用自己对责任的担当和对员工的信任,换来了公司的迅速发展和长远发展,除此之外并没有采取什么高超的管理手段。

这个社会尊重那些为它尽到责任的人。
——梁启超

从老约翰朴素的言行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处事的准则,那就是责任担当不能缺失,信任的行动不能缺失。从小事做起,从最打动人心的角度入手,那么,你就可以创造人生的奇迹!

企业信任员工,员工信任企业,收获的必将是责任的落实。

现实生活中,我们以良好的结果为导向,时刻不忘肩负的责任,珍惜产品质量和企业的声誉,工作过程中着力于完善每一个细节,这不仅是赢得他人信任的一大捷径,更是我们迈向卓越的最好保证。

一家德国企业在韩国订购了一批价格昂贵的玻璃杯,为此德国公司专门派来一位官员监督生产。来到韩国以后,他发现,这家玻璃厂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质量都是超一流的,生产的产品几乎完美无缺,他感到非常满意,就没有刻意去挑剔什么,因为韩方对自己的要求比德方还严格。

有一天,他来到生产车间,发现工人们正从生产线上挑出一部分杯子放在旁边,他拿起杯子仔细看了一下,没有发现两种杯子有什么差别,就好奇地问:“挑出来的杯子是干什么用的?”

“那些杯子都是不合格的产品。”工人边工作边回答。

“但我并没发现它们和其他的杯子有什么不同啊!”德方人员很不解。

“你自己看,这里多了一个小气泡,这说明杯子在吹制的过程中进了点空气。”工人解释说。

“可那并不影响使用啊!”德方官员说道。

“我们既然工作,就一定要做到最好,任何一点缺点,哪怕是客户看不出来的,对我们来说,也都是不允许的。”工人很自信地回答。

“那么,这些次品通常要卖多少钱呢?”德方官员问。

“大概3元吧。”工人答道。

当晚,这位德国官员在给总公司汇报时说:“一个完全合乎我们的检验和使用标准、价值30元的杯子,在这里却被近乎苛刻的标准挑选出来,只卖3元,并且这一切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做到的。这样的员工堪称典范,这样的企业我们完全可以信任。我建议公司可以与该企业签订长期的供销合同,我本人也没有必要再待在这里了。”

员工对责任的履行,对产品质量的把关,不是为了获得一批订单而刻意为之。没人监督,是执行制度的一种自觉行为,员工把能承担这份责任看成是企业对自己的信任,而恰恰是这种对责任的信任向客户传递了企业的责任、企业的信誉。最终的结果是企业获得了订单,效益有了保证,工人的待遇自然就会提高。我们接受责任并履行责任,收获了信任提升了薪资,何乐而不为?

正是他们选择了正确对待责任的态度,收获了别人对自己的信任,而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