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现状分析:当归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

现状分析:当归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甘肃省对特色中草药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原产地注册保护研究等工作与其他中草药生产区相比还比较滞后。岷县科技局依托“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当归规范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及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研究”,以道地当归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原产地注册保护研究入手,通过制度层面的完善与创新来推进品牌战略的实施,整合现有的资源,目前在当归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原产地注册保护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

现状分析:当归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

甘肃是中草药资源大省,有相当一部分药材特别是当归因其特有的疗效和品质而享誉海内外。甘肃当归年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左右,年出口当归2800多吨,占全国当归出口量的90%以上,当归种植销售已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甘肃省对特色中草药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原产地注册保护研究等工作与其他中草药生产区相比还比较滞后。岷县科技局依托“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I05B02)“当归规范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及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研究”,以道地当归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原产地注册保护研究入手,通过制度层面的完善与创新来推进品牌战略的实施,整合现有的资源,目前在当归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原产地注册保护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

1.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岷县科技局以甘肃科技情报研究所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做好网站子栏目的设计,子栏目主要包括定西概况、新闻动态、政策法规、市场研究、种植基地、仓储信息、今日价格、产地信息、科研开发、企业风采、药市快讯等,建成了“中国药都”网站,在当归基地建立了农村信息服务基点站1个,建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中药数据库,综合条目达1000条以上;建立了以供求信息、市场行情、农信万问为主的数据库,综合条目达300条以上;面向企业、协会、科研机构,完成每年1万人次信息资源查询服务,面向基层开展全方位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为广大药农、销售商、加工企业提供各种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物流信息和价格形成信息。彻底解决了中药材技术短缺、信息不灵、技术滞后、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的难题。

2.当归原产地注册保护

岷县科技局已建立当归原产地标识的质量认证标准,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药企业当归精深加工产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通过深入研究,认真分析,成功完成了《当归种植历史及生产技术综合评价》、《当归种植区域及环境评价》、《当归的品质评价》等方面研究;启动当归开发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以原产地标识的质量标准体系为基础,打破行政区隔,开展道地当归种植区域的界定,建立了《当归种植区域变化趋势》;划分道地当归生长区域,整合当归资源,实现最佳产业布局,选择最佳的保护模式,制定了《当归原产地注册保护研究》,极大地提升了当归原产地保护的影响力;2014年5月,岷县当归种植系统成功申报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强了药材产业发展的竞争力,真正成为广大群众经济收入的主导产业,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www.daowen.com)

3.当归道地药材标准出台

2015年5月,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工信委、农牧厅、食药监局联合公布了《甘肃省道地中药材认定管理办法》及《岷县当归道地药材标准》,明确了“岷归”的定义、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及储藏,是目前为止“岷归”人工栽培和生产营销方面的唯一权威标准。该标准的出台将为岷县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以“岷归”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优化种植结构,扩大种植面积,建设符合中药规范化生产的当归药材基地提供可靠保障。

4.当归规范化种植技术培训

岷县科技局有计划、分步骤、分批次、分对象、有针对性地对企业人员和农民开展综合培训,及时解决企业和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自2012年以来,共举办当归技术培训班12期,发放培训资料5种3万份,培训技术人员1200人(次),培训企业技术人员和农民1万人(次)以上。2012年4月,岷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称号,示范产品为“当归”,成为全国唯一的当归标准化示范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