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充分发挥财政干部职工作用?

如何充分发挥财政干部职工作用?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财政工作首先是党的工作,财政干部首先是党的干部,这一属性迫切要求我们加强思想改造,积极主动作为,紧紧跟上这个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其次,广大干部职工要精益求精提质效。最后,广大干部职工要团结协作育生态。从财政厅来看,班子就是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也是一个精诚团结的团队。

如何充分发挥财政干部职工作用?

清楚了定位,明确了路线,找准发力点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0月份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规划明确了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和重点任务。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仍然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这种形势背景下,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我们财政干部应当有所作为,也必然大有可为。

首先,广大干部职工要主动作为求发展。财政工作首先是党的工作,财政干部首先是党的干部,这一属性迫切要求我们加强思想改造,积极主动作为,紧紧跟上这个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第一,形势的快速发展需要我们具有主动创新求变的勇气。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我们可以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初心不变的定力、沉着应变的智慧、主动求变的勇气,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变则通,通则存,存则强”,面对变局,广大党员干部应主动增强本领,勇立时代潮头,适应变化,把握变化,驾驭变化,科学应变,在实干中践行为民初心。

第二,科技的快速发展需要我们具有主动更新思维的意识。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发展瞬息变化的新阶段,财政干部作为管理型干部,面对人工智能、5G、大数据、物联网、量子技术、新基建等新事物,迫切要求我们更新思维理念,增强财政政策和资金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性、实效性。

第三,振兴发展的使命担当需要我们具有主动冲刺的作为。我们从事的财政工作更来不得半点虚的。经济指标的提升是干出来的,是奋斗出来的。甘肃目前所处的大环境是不进即退、小进也退的大环境,这就需要广大干部职工积极进取、勇于担当、奋发有为,一定要有“坐不住”“等不起”的责任感和危机感,发挥财政职能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只争朝夕中把过去耽误的时间追回来。看摊守业、等待观望的消极思想不能要,遇事就躲、碰硬就回的畏难情绪必须摒弃,要提振工作精气神,敢于担当,练内功,把心思和劲头集中到谋发展、促振兴上。

其次,广大干部职工要精益求精提质效。精益求精,贵在做好“精”字文章。第一,思想上要树立精益求精的意识。克服“差不多、过得去”的马虎思想,摒弃敷衍交差、凑合应付的粗放思维,革除稍进则满、小成即止的保守意识,精益求精,较真精进,不让小问题酿成大危机。第二,行动上要养成精细操作的习惯。总书记强调“要从细节处着手,养成习惯”。财政工作是“真金白银”的工作,无论是做决策、定方案,还是抓落实,都要紧紧抓住核心环节和关键问题不放,在问题的症结点和关键点上做文章、出实招,养成注重细节的好习惯。要知道,一个小数点的错位、一个资金拨付环节的缺位,都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强调细节、重视细节,不仅是对组织、对单位负责,同时也是为自己、对家庭负责。第三,成果上要坚持精品出“厂”的标准。标准决定质量,高标准意味着高效率、高品质、高附加值,更意味着在竞争中高人一筹。我们要培育无处不在的标准意识,制定明确可参考的“标准线”,坚持“文经我手无差错,事经我手无后患”的精品标准,做到“零差错”“最完美”,确保我们各项财政工作高标准谋划,高精准实施,高质量完成。

最后,广大干部职工要团结协作育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打好团结牌”一文中说,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新的生产力,也出干部。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班子团结,“一把手”应带好头,起好表率作用,班子成员都要增强这个自觉性。“团结”是一种生态。一个单位的生态,需要每一名具体的个人来培育,人人事事都是生态。从财政厅来看,班子就是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也是一个精诚团结的团队。举个例子,我是一名挂职干部,智军厅长从开始就把我当成“家人”,给予充分信任,大胆使用。班子成员之间能够相互帮助、相互支持,这就让我敢于把后背交给其他班子成员,可以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全身心投入改革发展的工作中,遇到复杂疑难问题也敢于提建议,敢于处理,效果很好。这就是团结的强大力量。这种良好氛围我十分珍惜。

讲到最后,我有几句话想送给大家,希望与同志们共勉。

第一,干事创业不怕“吃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困难越大,挑战越大,越是能够检验一个党员干部的初心与担当,越是能看出一个干部的能力与素质。我们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恪尽职守,扎实肯干,勇于奋斗,创造佳绩。

第二,与人交往敢于“吃亏”。俗话说得好,舍得舍得,有舍有得。敢于“吃亏”,能赢得更多人的喜欢;敢于“吃亏”,能赢得更多人的尊重。作为共产党员,更应敢于“吃亏”,始终把党的事业举过头顶,把人民的利益装在心中,有超越个人和家庭的大爱、看淡名利和得失的胸襟、跨越时空和生命的追求。所以,辩证地看,吃亏是福。

第三,对待挫折受得了“委屈”。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是说做人要有度量,心怀宽广。如果一点点委屈和挫折就让你爬不起来,一两句不中听的话就让你不能释怀,那么你一定不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也一定不是一个有格局人。做人有多么大气,就会有多么成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所以你受得了多大的委屈,就做得了多大的事情;受得了多大的诋毁,才能承受住多大的赞美。

所以说,吃苦、吃亏、受委屈未必都是坏事,关键还是需要有个乐观的心态。当然,我希望在座的同志们都有进步、有收获,更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各位都能够成为单位的中流砥柱,把“幸福美好新甘肃”发展好、建设好。(www.daowen.com)

时光荏苒,流水匆匆。在甘肃两年的工作生活,我学习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也不乏感慨。我想起刚到兰州的时候,读到一篇高平先生的文章《在兰州听蝉》,里面这样讲:“能来兰州的蝉是勇敢的,它们的声音是断续的、探索性的,而且叫不了多少日子,它们大概不会顾及自己的命运,正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些从东部各省前来支援大西北建设的人们,他们不也是承受着寒冷、抵御着风沙、埋藏着乡愁的蝉吗?纵然发不出强音,拉不出长音,却也不愧是开拓者的号角。”如今,我在甘肃的工作生活即将告一段落,就像兰州的蝉一样,虽然没有干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我诚诚恳恳待人,尽心尽力做事,和大家度过了一段愉快的岁月,留下了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依依不舍之际,分享一首打油诗,权且当作兰州的蝉鸣。

援甘周年记

一碗馄饨天下

两杯醪糟话乾坤。

闲时登高天地阔,

久旱逢雨甘味神。

戍边为国春秋壮,

怡情自得诗画魂。

尽忠尽孝古难全,

无愧无悔且修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