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能力检测报告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能力检测报告分析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31市场营销业务管理能力成绩分布图各项具体检测指标得分情况如下。表明:36%的同学能够较好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恰当的市场信息用以市场营销决策。表明:28%的同学较好地掌握营销理论与方法,能够运用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进行合适的市场营销决策;60%的同学能够理解基本的营销理论与方法,制定比较合适的营销决策;12%的同学不理解基本的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不能进行合适的市场营销决策。

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能力检测报告分析

(1)检测成绩分布

① 营销业务管理能力总成绩分布

营销业务管理能力总成绩分布如表4−3−4所示。

表4−3−4 市场营销业务管理能力成绩分布

② 一级指标成绩分布

一级指标市场营销专业知识获取能力、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的成绩分布分别如表 4−3−5、表 4−3−6、表 4−3−7 所示。

a. 营销专业知识获取能力成绩分布

表4−3−5 市场营销专业知识获取能力成绩分布

续表

b. 营销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成绩分布

表4−3−6 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成绩分布

c. 创新创业能力成绩分布

表4−3−7 创新创业能力成绩分布

(2)成绩分布分析

依托隆盛泰商业有限公司、易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龙宇华创体育有限公司三家实践教学基地,检测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检测班级为商务学院商务营销1501B班,检测人数25人。

本次检测预期合格以上(60~100分)的比率达到 90%,优良率(80~100分的比率)达到20%。总体来看,本次检测达到了预期效果。市场营销业务管理能力总体合格以上(60~100分)的比率为 96%,优良率(80~100分的比率)为20%,达到了预期目标(如图4−3−1所示)。

图4−3−1 市场营销业务管理能力成绩分布图

各项具体检测指标得分情况如下。

① 市场营销专业知识获取能力得分情况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知识获取能力成绩占总成绩的30%,平均得分为71.8。合格以上(60~100分)的比率为92%,优良率(80~100分的比率)为12%,不合格比率为 8%(如图 4−3−2 所示)。

图4−3−2 市场营销专业知识获取能力成绩分布

市场营销专业知识获取能力下设两个二级指标,分别是市场信息搜集能力、信息分析与处理能力,各占50%的比例。具体情况如下。

a. 市场信息搜集能力得分情况分析

市场信息搜集能力平均得分73分,成绩分布如下:优良率36%,合格率64%,不合格率 0。表明:36%的同学能够较好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恰当的市场信息用以市场营销决策。64%的同学基本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比较恰当市场信息用以市场营销决策(如图4−3−3所示)。

图4−3−3 市场信息搜集能力成绩分布

b. 信息分析与处理能力得分情况分析

信息分析与处理能力平均得分70.6,成绩分布如下:优良率12%,合格率80%,不合格率8%。表明:12%的同学能够较好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市场信息分析与处理;80%的同学基本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市场信息分析与处理;8%的同学不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市场信息分析与处理(如图4−3−4所示)。

图4−3−4 信息分析与处理能力成绩分布

② 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得分情况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成绩占总成绩的50%,平均得分为72.7。合格以上(60~100分)的比率为96%,优良率(80~100分的比率)为12%,不合格的比率为 4%(如图 4−3−5 所示)。

图4−3−5 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成绩分布

市场营销专业知识获取能力下设四个二级指标,分别是市场机会识别能力,占20%;市场环境分析能力,占20%;市场营销团队合作能力,占20%;市场营销策划实施能力占40%。具体情况如下。(www.daowen.com)

a. 市场机会识别能力得分情况分析

市场机会识别能力平均得分 69.7分,成绩分布如下:优良率 24%,合格率68%,不合格率8%。表明:24%的同学能够有效识别市场机会,熟悉基本概念,能够清晰辨析消费者特征,进行市场细分;68%的同学能够识别市场机会,了解基本概念,基本能够辨析消费者特征,进行市场细分;8%的同学不能识别市场机会,不了解基本概念,不能辨析消费者特征,无法进行市场细分(如图 4−3−6所示)。

图4−3−6 市场机会识别能力成绩分布

b. 市场环境分析能力得分情况分析

市场环境分析能力平均得分65.2,成绩分布如下:优良率16%,合格率68%,不合格率16%。表明:16%的同学能够识别对市场营销决策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能够详尽地对市场营销环境进行分析总结;68%的同学基本能够识别对市场营销决策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能够对市场环境进行一般的分析总结;16%的同学不能识别对市场营销决策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不能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总结或分析总结太片面(如图4−3−7所示)。

图4−3−7 市场环境分析能力成绩分布

c. 市场营销团队合作能力得分情况分析

市场营销团队合作能力平均得分86.3,成绩分布如下:优良率84%,合格率16%,不合格率0。表明:84%的同学能够很好地与团队其他成员协作解决市场营销问题,团队成员分工合理,团队工作参与度高,团队合作效果好;16%的同学基本能够与团队其他成员合作解决市场营销问题,团队成员分工基本合理,团队工作参与度一般,团队合作效果一般(如图4−3−8所示)。

图4−3−8 营销团队合作能力成绩分布

d. 市场营销策划实施能力得分情况分析

市场营销策划实施能力平均得分71.2,成绩分布如下:优良率28%,合格率60%,不合格率 12%。表明:28%的同学较好地掌握营销理论与方法,能够运用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进行合适的市场营销决策;60%的同学能够理解基本的营销理论与方法,制定比较合适的营销决策;12%的同学不理解基本的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不能进行合适的市场营销决策(如图4−3−9所示)。

图4−3−9 市场营销策划实施能力成绩分布

③ 创新创业能力得分情况分析

创新创业能力成绩占总成绩的 20%,平均得分为 74.6。合格以上(60~100分)的比率为100%,优良率(80~100分的比率)为16%,不合格的比率为0(如图 4−3−10 所示)。

图4−3−10 创新创业能力成绩分布

创新创业能力下设两个二级指标,分别是信息获取路径创新、市场营销管控模式创新,各占50%的比例。具体情况如下。

a. 信息获取路径创新得分情况分析

信息获取路径创新平均得分73分,成绩分布如下:优良率36%,合格率64%,不合格率 0。表明:36%的同学能够很好地利用当前的信息技术,采用最新手段获取市场信息;64%的同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当前的信息技术,采用最新手段获取市场信息(如图4−3−11所示)。

图4−3−11 信息获取路径创新成绩分布

b. 市场营销管控模式创新得分情况分析

市场营销管控模式创新平均得分 73分,成绩分布如下:优良率 32%,合格率 68%,不合格率 0。表明:32%的同学的营销方案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68%的同学的营销方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如图4−3−12所示)。

图4−3−12 市场营销管控模式创新成绩分布

(3)检测结果分析

市场营销业务管理能力下设市场营销知识获取能力、市场营销知识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三个检测指标。从检测成绩详细分布表及具体分值来看,这三个一级指标合格率均达标,但市场营销知识获取能力和市场营销知识应用能力的优良率未达到20%。从各个二级指标来看,有的二级指标得分较高,相应的优良率和合格率都较高,但有的二级指标不合格率偏高。如市场营销团队合作能力优良率高达80%以上,均分86分;而市场环境分析能力的均分为65分,且市场环境分析能力和市场营销策划实施能力的不合格率均超过10%,这一能力还有待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两个二级指标优良率均在30%以上,但一级指标优良率为16%,说明两个二级指标的得分不均衡,学生对于营销新手段、新途径有一定了解,但应用还比较粗浅。

(4)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检测结果,可从以下三点进行改进。

第一,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营销知识获取能力及营销知识应用能力训练,尤其是信息分析与处理能力和市场环境分析能力训练。通过案例教学、日常练习、互动式教学、慕课、体验式教学等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打好理论基础,加强学生对分析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学生对营销环境的分析能力。构建仿真实训与营销实战相融合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融“教、学、做”为一体,实现教学模式的实践性、系统性、综合性,从而增强学生对营销环境的认知与分析能力。

第三,将创新元素融入课程群建设,加强创新体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加强新媒体技术应用,及时将最新的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活动全过程,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各类组织举办的创业大赛、营销大赛和企业营销实践,切实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创新观念,进而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总之,市场营销专业以能力为导向构建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群,借助群内不同课程之间的知识协同联系,通过师资协同、师生协同、理论实践结合、产教融合创新等路径,积极探索课程群知识建构的规律,在“学习者—课程群—能力构建”等要素的相互联系中,实现群内各门课程之间的知识共享、协同、共建和共生,从而提升学生的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