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解决抗旱问题的投入不足问题

解决抗旱问题的投入不足问题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资金投入是做好抗旱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但是多年来抗旱投入严重不足。目前抗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主要表现为总量少,占水利总投入的比例偏低,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如果说“九五”及以前水利建设的主要矛盾是防洪的话,则“十五”及以后解决水资源短缺,特别是抗旱基础设施薄弱这一矛盾的地位应有所抬升。应急抗旱投入是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特大抗旱补助费,主要用于支持旱区开展应急抗旱工作。

解决抗旱问题的投入不足问题

资金投入是做好抗旱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但是多年来抗旱投入严重不足。抗旱投入按抗旱工作的性质可分为抗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应急抗旱投入。目前抗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主要表现为总量少,占水利总投入的比例偏低,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九五”期间,中央水利基建投资1206亿元,其中防洪工程投资953亿元,占总投资的79%,水资源工程投资120亿元,占总投资的10%。在水资源项目中,灌区改造、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三项水利基建投资77亿元,仅占水利基建总投资的6.4%,可见,用于水资源工程的投资比例太小。这与中国严重的旱灾损失及影响不相匹配。如果说“九五”及以前水利建设的主要矛盾是防洪的话,则“十五”及以后解决水资源短缺,特别是抗旱基础设施薄弱这一矛盾的地位应有所抬升。再如,1980年中央财政体制改革,将小农水费切块到省,有的省再切到县,由于地方多是吃饭财政,一些地方小农水费20年仍然维持在原来的数量上,有的甚至有所萎缩,即使这样,一些地方资金到位也有困难。近几年,人饮解困、节水灌溉、灌区改造等工作有新进展,主要是因为中央投入增加,引导农民投入增加。由于近几年全国大部分地区连续干旱,农民建设抗旱基础设施的积极性高,但是无力再投入,迫切需要国家加大资金扶持、引导力度,帮助、组织农民改善生产条件。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新情况,即随着我国入世,按照WTO规则,不允许对农产品暗补,但允许采取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等措施保护本国的农业。因此,各级政府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增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抗旱能力,进而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同时,在资金投向上要适当调整,要为农业结构调整服务,要向重旱区给予重点倾斜。

应急抗旱投入是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特大抗旱补助费,主要用于支持旱区开展应急抗旱工作。这项投入在抗旱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区人民的关怀,但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一是总量不足,近3年平均每年安排6亿元(已有较大增加),按1000个县计算,平均每个县60万元,与抗旱实际需要相比,仍是杯水车薪;二是中央财政资金安排时间晚、运作慢。由于受国家预算体制的限制,一般3月能开始动作是早的。今年第一批抗旱费是5月21日下拨的,这时灾情已经形成,再抗旱效果有限,因此一些旱区通过借贷筹资开展应急抗旱;三是有的地方经费使用管理不严、程序不顺、职责不清,下拨环节多,造成层层撒芝麻盐儿,资金到位迟、到位率低,有的甚至存在挤占、挪用等严重问题,此类问题较为普遍。旱区多是贫困地区,越是贫困地区,这些现象越严重。(www.daowen.com)

防办正准备与财政部协商,要求增加特大抗旱补助费的财政预算基数,进一步改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加强检查、监督、审计工作,使资金发挥应有的抗旱作用和效益。在今年的防总总结工作会议上,建议就该问题适当议一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