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际都市农业的启示与借鉴

国际都市农业的启示与借鉴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时期,因此,国际都市农业发展可为我国提供重要的参考经验。鉴于各国在不同背景下实现都市农业的发展经验,我国可以根据地区特点采取不同发展模式。根据城市社会经济特征设定都市农业在特定城市发展阶段所应扮演的主要角色。

国际都市农业的启示与借鉴

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出,都市农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在不同农业基础和社会发展背景下,为实现城乡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最普遍响应。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时期,因此,国际都市农业发展可为我国提供重要的参考经验。

(1)功能价值上:实现我国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无论城市和乡村处于何种背景,都市农业为各国都提供了一条城市和乡村和谐发展的道路,发达国家的经验更是表明都市农业的发展实现了农业和农村在城市经济社会中的价值。从世界都市农业发展历程看,都市农业可以在城市与乡村(农业)协调的背景下实施,如美国;也可以是以工业化为代表的高速城市化发展之后的一种反思和觉醒,如欧洲大部分国家;还可以是加速发展乡村、缩小城乡差距的一种努力,如日本和韩国;亦可以是应对社会危机和保障城市的一种有效途径,如拉美和非洲。

我国目前正是城市的高速发展时期,从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特征来看,农业发展所处的社会背景非常复杂,所暴露出的城市社会问题更像早期的欧洲社会,既有英国在城市发展时期的农业衰退,也有日本在城市发展时期的城乡差距扩大和传统农业社区保留等。在这期间,我国既有对发达国家经验的吸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就业等方面的焦虑。从我国现实的国情来看,平衡农业和城市用地关系,保护城市发展环境,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提供农村剩余劳动力区域间和产业间转移应该是都市农业实施的主要议题。

(2)发展模式上:因地制宜,择优而选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背景迥异,因此都市农业不易采取整齐划一的政策和措施。鉴于各国在不同背景下实现都市农业的发展经验,我国可以根据地区特点采取不同发展模式。根据城市社会经济特征设定都市农业在特定城市发展阶段所应扮演的主要角色。①在特大城市人均收入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农业资源已成为都市居民休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农业可以逐步从城市近郊区向有条件的中远郊区推进,满足城市休闲功能的需要;在农业资源丰富的中远郊区,加快农业产业化和企业化建设。②在一般大城市地区,一方面要努力开拓农业资源;另一方面要面向市场,努力把打造优势产品,例如昆明的花卉业。城市近郊区要充分考虑快速城市化对土地带来的影响,在都市农业和城市建设中做好平衡,不宜将农业企业等工业化形式布局在近郊区,近郊区应为灵活的服务业和旅游业发展方向做好准备。③在一些城市和产粮区,农业特殊资源优势明显,如肩负粮食安全和供给保障的城市郊区,不应刻意模仿农业和旅游业结合的道路,而应在提高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的前提下拓展农业功能;另外,城市远郊区就成为城市绿色保护的重要屏障,这一点对于我国北方城市尤为重要。

(3)组织形式上:建立以企业和协会为主的多样化组织形式

不同的发展背景下,都市农业的组织形式和生产特点会有很大的差别。欧洲的中小型农场和家庭农场是主要的组织形式,在家庭分散经营的过程中,协会组织在加工和经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的大城市地区,由于城市不断扩张,农田分散化,因此适宜发展中小型规模经营,农业协会和合作组织均是整合地方资源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我国一些大城市地区,伴随着农业和工业、第三产业的结合,都市农业进一步强化企业化的组织形式,实现企业和协会合作,解决目前我国农民对市场信息失灵的问题,改进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益。(www.daowen.com)

(4)生产方式上:突出现代化和专业化生产

随着都市农业和城市经济系统的不断融合,农业产品生产和服务业需要专门化和专业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业生产和服务体系。美国虽然农场规模大,但每个农场几乎只生产一种产品;而荷兰的都市农业由于地方资源有限,大力发展花卉业和奶业等,而进口茶叶咖啡等,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农业出口大国的地位。此外在这个过程中,还需综合考虑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采用农业科技手段,实施节水技术,改善土壤质量,才能创造出高效、优质、清洁和环保的都市农业。

(5)硬件设施上:强化农产品物流建设

从各国都市农业发展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农业物流的发展。国外实践表明,只有让农民(而不仅仅是农产品)进入产业链的各环节,才能使农民从农产品深加工和贸易(甚至涉外贸易)中分得利益。农业物流可以说是我国农业走向市场最为欠缺的一环,目前我国的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而发达国家则控制在5%以下,美国仅为1-2%。发展农业物流,可以提高农民进入产业链的机会,降低交易成本。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建立城市服务于农业的软硬环境,如连接城乡道路体系和网络系统;二是借助农业协会组织,把物流系统伸进乡村,将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联系起来;三是发展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提升产销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四是开发先进的采摘、运输、储存技术,减少农业物流中的损失。

(6)外部环境上:重视制度保障和技术创新

农业的公共物品特性要求政府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来支持都市农业的发展,欧洲各国对都市农业的发展都采取了一定的法律政策措施。如德国1919年对市民农园进行立法,1983年进行了修订,规定所有都市都有义务将市民农园提供给市民,目标是每10户居民中就有一户拥有市民农园。法国通过立法鼓励农民长期出租土地,规定任何人都无权建立小于规定面积22公顷的新农场,促成了都市农业规模化经营;另外采取一系列的补助和减息贷款方法,扶持中等农场。从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经验来看,在土地制度上,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为都市农业分散生产、集中销售创造了有利条件。

技术创新是都市农业发展重要的一环,使都市农业科技手段与本国农业资源相匹配,并且能推广普及。政府需要建立农业科技推广和普及体系,提高现有农业科技的使用效率,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每年用于农业科研的经费支持力度;用于农业科技推广经费的支持力度更高。荷兰政府为提高劳动者教育水平,完善农业科技体系,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建立国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