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机器对劳动的影响:提高生产率的必要条件

机器对劳动的影响:提高生产率的必要条件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还是采用奥地利学派的说法,甲生产者在第1年用劳动制造了1台机器,这使他在以后的时间里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倍。然而,在第1年他必须减少1单位产品的消费,或者说必须有第1年的口粮储备,但这种口粮储备只是使他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要条件之一,另一个条件是机器的生产必须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

机器对劳动的影响:提高生产率的必要条件

工业革命和大机器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经济成熟的标志,大机器工业的产生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一次飞跃,与大机器工业产生之前的分工和手工业的技术进步不同,这种机器生产突破了直接劳动时间对产出增长的限制,从而可以使劳动生产率无限制地提高。可以把现代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作为一个例子分析,这种机器一经被生产出来,就可以替代人类的劳动。以往的技术进步表现在劳动投入流量上,而机器对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作用是表现在存量上,这就可以把体现技术进步的生产能力储存在机器上,使它长久地发挥作用。这样,机器数量的多少标志着一定的生产能力,不直接生产消费品,而用于生产机器的劳动是一种储蓄,它使以后消费品的生产能力提高。

似乎正是根据这一点,新古典经济学家把资本与劳动和土地等同而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如果为了表示机器的生产能力而把它称之为生产要素还可以接受的话,把机器作为与劳动和土地等同的生产要素并按照收益递减规则行事却是大有疑问的,因为机器是劳动生产的,它与原始人使用的木棒和石块是不同的。因此,在描述人们所生产机器的技术之前是不可能说明机器的技术性能的,即不能把木棒、石块和机器归为一类而统称为资本。机器虽然以存量的形式出现,但由劳动流量生产的资本品存量所表示的依然是一种技术,或更确切说是技术变动。因此,假设技术条件不变的静态分析是不能描述资本品的技术性质的,当然更不能用于比较静态分析。新古典资本理论的更严重混乱是用静态的技术关系来说明收入分配,其边际生产力分配论的错误一方面在于对资本技术性质的假设是有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对所有权和完全竞争的假设已经抽象掉了决定收入分配关系的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让我们继续采用前面的描述方法来说明这一问题。

假设有甲和乙两个(或两类)生产者,没有生产资料,但他们的劳动是不同质的,甲的劳动生产率比乙高1倍,如果乙每单位劳动投入生产1个产品,那么甲则为2个产品,按照商品生产的规则,甲的收入将比乙高1倍。如果甲和乙的劳动是同质的,但甲由于使用了一种机器使他的劳动生产率比乙高1倍,那么他的收入也将比乙高1倍,对这个例子的一种说法是,甲的收入之所以比乙高是由于机器的生产力。但我们不能满足于这种简单的说法。

首先看机器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在新古典的单一产品模型中,机器是没有用于消费的产品,比如人们不把谷物吃掉而是用作种子。由此得出结论,甲比乙更节俭,能够忍耐和等待,但这种说法对于历史来讲太不真实了。还是采用奥地利学派的说法,甲生产者在第1年用劳动制造了1台机器,这使他在以后的时间里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倍。然而,在第1年他必须减少1单位产品的消费,或者说必须有第1年的口粮储备,但这种口粮储备只是使他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要条件之一,另一个条件是机器的生产必须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前面的封建社会中,地主占有大量的剩余,但他并不会考虑消费的时间偏好,因为粮食存在仓里是会腐烂的,最聪明的办法是雇用仆人把粮食消费掉,这可能是斯密的非生产性劳动、李嘉图的地租全部用于消费这一假设的来源。(www.daowen.com)

如果在建立假设时考虑一下历史的真实性,那么甲生产者可能只是利用农闲的时间投入劳动制造出了机器,而乙生产者没有使用机器只是因为不知道生产机器的方法。但更真实的说法是,甲生产者知道了生产机器的方法而去雇用乙来为他制造机器,他为乙垫付略大于1单位的粮食作为工资,而把机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部分作为他的利润。古典学派和奥地利学派都把这种工资基金称作资本,但这种工资基金说的含义是需要说明的。

如果甲生产者在农闲时间制造了一台机器,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倍,按照前面的竞争规则,甲就可以雇用乙使用他的机器来生产消费品,而工资率只要比乙以前的劳动生产率略高一些即可,这可以为甲带来利润。虽然机器可能称作甲的资本,但这种资本的价值并不能用以前花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也不能以用机器所能提高的劳动生产率来测量,因为这里存在雇佣劳动,如果乙生产者也知道这种生产方法,雇佣劳动和甲的利润就都不复存在了。由这个例子可以推论出,工资基金说必须以技术的垄断为条件。但工资基金说并不是这种含义,而是说,正是由于乙生产者没有第1年的生活资料或他不能够节俭和等待,使他不能制造出机器,因此,获得利润的条件并不是技术的垄断,而是储蓄或资本的积累。但这样一来,问题出现了。对于奥地利学派来讲,储蓄并不是直接用于生产,而是用于支付工资,这与迂回生产的生产力是无关的。而对于古典学派来讲,资本积累不只是用于支付工资,而且要支付机器。

对技术的垄断和资本积累是相互作用的,资本积累(储蓄)是资本家保持技术垄断的手段,而技术的垄断则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保持对劳动的支配权——即雇佣劳动的必要条件,从而能够获得利润并再用于积累。如果没有技术进步和对技术的垄断,资本家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垄断所得到的利润只是一种高利贷,而如果没有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垄断,技术的垄断只能形成师傅与帮工的关系,而不能把更多的资本增加到劳动上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和加速资本积累。当然,如果完全没有垄断,会出现熊彼特所推论的利润率为零的静止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