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账户的会计要素分类概念

账户的会计要素分类概念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是指账户要反映和监督的具体内容。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有助于会计信息的记录,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收集会计信息。由于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不同的会计要素体现了不同会计报表的内容,因此,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基本上就是按经济内容对其进行的分类,这种分类有助于衔接会计账户与会计报表的数据。通过收入类账户和成本费用类账户相抵后结算出企业的利润。

账户的会计要素分类概念

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是指账户要反映和监督的具体内容。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有助于会计信息的记录,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收集会计信息。由于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不同的会计要素体现了不同会计报表的内容,因此,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基本上就是按经济内容对其进行的分类,这种分类有助于衔接会计账户与会计报表的数据。

会计的平衡等式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平衡等式表明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平衡关系,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制约和决定整个会计核算工作。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就是按账户所核算的经济内容与各会计要素的联系进行分类。

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首先要拥有一定场地、设备,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周转用资金,这些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可以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为资产。为反映资产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需设置资产类账户反映资产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www.daowen.com)

企业资产主要来源于债权人和所有者的投资。为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及其偿还等情况,需设置负债类账户反映负债的形成和偿付情况以及尚未偿还的债务情况。

所有者权益在企业创建之时,表现为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盈利以后,所有者权益是投入资本与留存收益之和。为反映投入资本和留存收益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设置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来反映投入资本和留存收益的增减变动情况以及投入资本变动后的结果和留存收益的实际数额。

企业从不同来源取得各项资产后,投入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必然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取得各项收入。同时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然相应地发生一些耗费。当企业取得的各项收入在补偿生产经营活动中已消耗的各项耗费后,形成了利润。为反映企业收入的取得、费用的发生和利润的形成,需设置收入类账户反映企业取得收入情况;设置成本费用类账户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耗费的情况。通过收入类账户和成本费用类账户相抵后结算出企业的利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