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农业环境指标测算与研究方法的优化

农业环境指标测算与研究方法的优化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下就农业污染指标的测算方法和常用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一)农业环境指标的测算方法农业环境指标的测算是农产品贸易环境问题研究的难点,其测算方法众多,但是现阶段还缺乏一个统一权威的方法。这种方法除考虑农业污染外,还将衡量环境质量和环境治理的因素纳入指标范畴,考察范围较为全面。(二)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关农业环境与农产品贸易的研究主要借鉴环境与贸易问题的相关模型,可选范围较广。

农业环境指标测算与研究方法的优化

由于农业自身的特殊性和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复杂性,农产品贸易环境效应的定量分析相对于工业分析来说更为困难。部分学者克服数据资源的不足,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学术发展。以下就农业污染指标的测算方法和常用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

(一)农业环境指标的测算方法

农业环境指标的测算是农产品贸易环境问题研究的难点,其测算方法众多,但是现阶段还缺乏一个统一权威的方法。由于各国国情差别和可得数据的不同,这里只聚焦于我国农业环境指标的总结。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收集和查阅,同时参考陈雯(2012)对国内几种农业污染指标的总结,将我国农业环境指标测算的主要方法归纳如表2-2所示:

表2-2 主要农业环境指标测算方法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得到。

一是直接利用化肥农药使用量作为农业环境污染变量,比如杜江和刘渝(2009),张相文和黄娟(2012)。农药化肥滥用是农业污染的重要来源,此方法的数据可得性较强,但是化肥农药作为农业投入品,可能因为扩大生产而提升使用量,在反映农业污染强度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是使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中2007年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的排放量来推算历年的农业污染排放量,如李君、庄国泰(2011)和陈雯(2012)。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是可能跟真实数据偏差较大,因其主要假设每一年污染物与化肥施用量、禽畜产量和水产品养殖产量的比例是完全一致的,这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符,而且COD、总氮和总磷也不仅受这几个变量影响。

三是运用Truog的养分平衡法理论,测算过剩氮总量,如张晖和胡浩(2009)。此方法用于测算农业面源污染中的氮污染效果较好,但是针对性较强,不适合考虑其他污染元素的情况。(www.daowen.com)

四是单元调查法,如赖斯芸等(2004)、陈敏鹏(2006)、李谷成、范丽霞和闵锐(2011)。单元调查法是针对不同的农业单元进行调查,估算出产生农业面源污染的可统计最小独立单元的评估系数,即产污系数、流失系数、排污系数等,通过单元污染量与单元个数的乘积得到总污染量。这种方法是目前比较先进的面源污染测算方法,但因生物多样性,代表单元的选取和具体系数核算的不同会造成结果的偏差,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未能找到测算完成的历年公开数据。

此外,杨荣海和李亚波(2013)利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造林总面积、资源总量、水灾受灾面积、旱灾受灾面积、化肥施用量、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和工业废气排放总量计算得到资源环境系统指数,以此来分析中国农产品贸易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度。这种方法除考虑农业污染外,还将衡量环境质量和环境治理的因素纳入指标范畴,考察范围较为全面。但是此指标包含较多工业信息,在农业针对性上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常用的研究方法

有关农业环境与农产品贸易的研究主要借鉴环境与贸易问题的相关模型,可选范围较广。Huang和Labys(2002)认为该领域较为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国际贸易模型、投入产出模型、福利分析模型、博弈论理论模型、最优化模型、空间GIS模型和计量经济模型(杜江等,2010)。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主要考察经济体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均衡条件,是用来分析环境与经济关系的较为理想的模型方法,也是分析农业环境和贸易问题的最常用模型。比如,Copeland和Taylor利用CGE方法对贸易和环境的关系展开了一系列讨论。Antweiler、Copeland和Taylor(2001)提出了ACT模型,首次将贸易摩擦引入一般均衡,为国际贸易开放程度对环境污染影响机制的讨论提供了理论基础。Cole和Elliott(2003)对ACT模型进行改进,对SO2、CO2、NOx和BOD等污染变量的贸易环境效应进行分析。以上贸易环境一般均衡模型的研究涵盖面较广,其理论框架对农业分析的适用性较好。采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方法对农业领域展开研究和讨论的学者主要有Abler等(1999)、Lopez(2000)、Vennemo等(2008)。

在一般均衡模型基础上发展出的其他可计算模型也能应用于农产品贸易和农业环境的研究。比如,由Thomas W.Hertel领导的全球贸易分析计划(GTAP,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发展而来的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是一种可广泛应用于贸易政策分析的多国多部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型首先建立可详细描述每个国家或地区生产、消费及政府支出等行为的单国多部门一般均衡子模型,然后通过国际间的商品贸易关系将各子模型连接成多国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张光楠等,2012)。GTAP模型构建了一个帮助研究者和政治制定者更好地对国际经济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全球网络,因而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Strutt和Anderson(2000)运用GTAP模型预测贸易自由化在2010年和2020年对印度尼西亚包括农业部门在内的环境影响,研究发现即使在没有加强现行环境政策或增加环境政策,甚至贸易改革没有导致更快经济增长速度的情况下,贸易政策改革仍会改善印尼的空气质量和水环境,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

局部均衡模型(CPE:Computable Partial Equilibrium)是指孤立考察单个商品市场或部分商品市场的供需均衡条件,该条件不受其他市场的影响。与CGE相比,CPE在考察某一具体行业或产品时更具优势,常应用于研究世界多边贸易对环境的影响。比如刘昭阳、毛显强和胡涛(2011)基于“贸易-经济-环境”链式反应评价方法(CRAM)的思路,通过引进排污系数等方法对CPE模型进行拓展,对中日韩自由贸易协议下与农产品相关的贸易政策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CJKFTA的实施将会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表现为农产品贸易量和产量的增长;同时也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包括COD、总氮、总磷、农膜和温室气体等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以及水资源消耗量的增大。

除上述研究模型外,我国其他学者的实证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对贸易和环境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二是利用面板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贸易与环境关系在不同行业间的差异;三是建立联立方程模型探讨贸易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传导机制;四是对各进口行业和出口行业的含污量进行计算,分析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环境成本转移问题。综上所述,关于农产品贸易和农业环境问题的研究方法较多,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目标应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方法和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