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提升特色小镇特色性的有效办法

提升特色小镇特色性的有效办法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色小镇的产业培育应当因地制宜,立足于当地的资源优势,形成具有当地特色以及明显优势的产业,形成规模,创出自身品牌,进而发展成为主导产业。要加大对特色小镇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力度,对非遗文化进行传承与延续。

提升特色小镇特色性的有效办法

(一)加强产镇融合

树立产业立镇的意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应摈弃传统的以单纯的GDP 衡量小镇发展的观念,树立特色产业的发展观,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品牌。特色产业的发展从定位上就要做到精准明确,产业特色要鲜明,针对新兴产业型特色小镇,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手段,推动小镇的产业链往自主研发和市场营销上延伸。

选择和培植具有小镇特色的主导产业。特色小镇的产业培育应当因地制宜,立足于当地的资源优势,形成具有当地特色以及明显优势的产业,形成规模,创出自身品牌,进而发展成为主导产业。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特色小镇离不开一两个龙头企业的带领,才能延长自身的产业链条,推动特色产业的结构升级,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核心产业与小镇的发展相协调,尤其要注意特色产业的培育、建设和运行中各方利益的衔接。

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产业作为特色小镇发展壮大的基石,不仅仅由于产业具有当地的地域特色,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出产业自身的特色,要提高产业自身的特色,就要提高科技的含量创新的力度。因此,必须在创新发展的理念下,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快对高技术人才的培训,真正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产业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概念,随着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产业的形式、规模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从而会对产业提出更高的新要求。只有在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下,才能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保证特色小镇的持续性发展。同时,政府的宏观调控也是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特色小镇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指导与监督,但政府应该厘清与市场的边界,要充分意识到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不能越俎代庖。

(二)注重生态建设

强化生态绿色思维。建设特色小镇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能急于求成,要坚持生态、文化与功能的统一,实现自然与人文的协调。杜绝冒进式的人为开发。特色小镇强调的是层次竞争,而不是规模竞争,要避免急于求成的思维,不要过度强调小镇的产业规模,破坏了小镇的生态环境

保持小镇的建筑风格与艺术特色。从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出发,注重小镇的形象塑造,设计个性建筑风格,系统打造软环境,实现小镇特色之美。这种特色美是自然与人文、历史与时尚、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无法用高楼大厦进行堆砌。(www.daowen.com)

注重人的感受与体验。为了避免“空壳小镇”的产生,特色小镇要将小巧精致、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作为建设重点,以环保为主题,贯彻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观,运用高新技术将小镇的生态打造成宜居、宜游的环境,切忌突进式的开发建设模式。

节约生态环境资源。在对特色小镇实施规划时,要注意节约使用土地资源,集约使用建设用地,可以对城镇低效用地实施再开发,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也要注意对水资源的节约使用,建设水资源的再生与利用工程、提高水资源的修复技术。在环境保护上,要倡导绿色出行的交通模式,减少碳排量,要做好小镇内垃圾的分类与收集,减少噪音污水、空气等环境污染,以提高人居生活水平。

(三)提升小镇文化水平

增强文化功能意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应注入文化元素,对特色小镇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有序的传承,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主题,实现特色小镇小而美的培育目标;对特色小镇区域内的历史文物资源展开调查、挖掘和保护工作。绝大多数特色小镇所在的区域内都具有较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除了通过挖掘区域内历史名人资源,加强区域内历史遗迹的保护修缮和展示利用以外,还能通过多种渠道筹资人为建设博物馆、艺术馆,以彰显小镇的文化特色,优化人文环境。

保护非遗文化资源,提升文化创意水平。要加大对特色小镇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力度,对非遗文化进行传承与延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基础,加强对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训力度,设立专门对非遗项目保护基地和教学研究基地,在以历史文化为主题对特色小镇内搭建企业、高等院校与小镇的对接平台,推动历史经典产业类特色小镇的发展壮大;重点培育文创示范企业,对文化创意设计企业提供入驻特色小镇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加强对特色小镇文化创意与设计人才的培育,提升特色小镇的文化创意水平。

打造文化艺术品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在打造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小镇时,要立足于小镇区域内的文化资源,为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文化艺术人才资源,支持并鼓励特色小镇与区内外的文化活动和文化展会合作,开展文化展览和演出交流,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品牌;扶持特色小镇的文化龙头企业,指导、规范特色小镇的经营,以龙头企业拉动小镇的文化产业发展。

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文旅相结合。要将特色小镇的文化、旅游、产业功能相融合,以文化产业拉动旅游业增长,充分发挥特色小镇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实现文旅相结合;在促进文旅结合的同时,也要提供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在特色小镇内设立相应的文化站并派驻文化员,加强特色小镇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在特色小镇内搭建更加有效、更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从而为居民与游客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