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物流基本概念:探索物流管理的核心

物流基本概念:探索物流管理的核心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存储是对物品进行保存及对其数量、质量进行管理控制的活动。包装被称为生产的终点、社会物流的起点,是保证物流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图1-1物流的七个功能要素包装包括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两类。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是处于物流过程末端的短距离、小吨位的物流活动。

物流基本概念:探索物流管理的核心

物流是20世纪50年代新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学科,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也是管理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物流科学通过综合应用自身以及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数学、系统工程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结合当今世界飞速发展的计算机、互联网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电子商务相互融合促进发展,给国民经济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成为当代最活跃、最有影响的新兴学科之一。因此,物流科学自产生以来已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被给予高度评价,从而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和普及。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新技术的不断普及应用,物流科学的内涵及其相关理论都在不断地发展与更新。

1.物流的定义

物流的定义很多,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多种物流的定义。

物流中的“物”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有形产品包括物资、物料和货物;无形服务包括可以被消费者感知的、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物流中的“流”是指“物”的位移,包括长距离的运输、短距离的配送以及搬运等活动。

物流的英文为Logistics,原意为后勤,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在运输武器、弹药和粮食等给养时使用的一个名词,是为维持战争需要的一种后勤保障系统。后来,把Logistics一词转用于物资的流通中,这时物流已不是单纯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还要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性、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因此,有人把物流称为综合物流。

在2001年8月颁布的我国国家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

物流活动广泛存在于各类经济与非经济组织中,除了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等企业外,政府、军队、宗教团体、体育等组织也存在着大量物流活动。为了实现这些组织的最佳效率和效益,需要对这些物流活动进行管理。本书所介绍的物流管理原理与方法虽然主要是以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为对象,但同样适用于其他各类组织。

2.物流的功能

从物流的定义可以看出,物流主要是由一系列相关活动组成的,这些活动主要包括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七个方面,它们被称为物流的七个功能要素,见图1-1。

(1)运输。运输是指运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主要用来实现长距离、大吨位的货物在不同的空间之间的移动,创造空间价值。运输是物流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无论在物流领域还是在国民经济领域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人甚至将运输等同于传统物流。

物流部门通过运输解决物品在生产地和需求地之间的空间距离问题,从而创造商品的空间价值,实现其使用价值,满足社会需要。由于运输活动相对来说时间长、距离远、能源消耗多,其成本在物流总成本中的比例通常高达50%以上,因此,运输活动的费用节约余地很大。通过合理化的运输管理,可以达到高效率、低成本、低能耗地满足消费者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2)存储。存储是对物品进行保存及对其数量、质量进行管理控制的活动。它在物流中起着缓冲、调节供给和需求以及平衡价格的作用。存储的目的是克服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的差异,创造时间价值。存储和运输长期以来被人们看作是物流活动的两大支柱。(www.daowen.com)

产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之前,往往要在流通领域停留一段时间,这就形成了商品的存储。通过合理化存储管理,发挥“蓄水池”和“调节阀”的作用,调节生产和消费的失衡,消除生产过剩和生产不足的矛盾,可以使商品在效用最高的时间发挥作用,从而创造时间价值和最大的使用价值。

(3)装卸搬运。装卸搬运是指在同一地域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品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内容和目的的活动,包括装上、卸下、移送、拣选、分类、堆垛、入库、出库等活动。装卸搬运在物流活动中起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是提高物流系统效率的关键,在物流合理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装卸搬运是伴随运输和存储等活动而产生的必要物流活动,但是和运输创造空间价值、存储创造时间价值不同,它本身不具有明确的价值。物流的主要环节包括运输和存储等是靠装卸搬运连接起来,物流活动其他各个阶段的转换也要通过装卸搬运连接起来。由于装卸搬运发生次数频繁,作业繁多,又是劳动密集型,其消耗的费用在物流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由于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长期以来不为人们所重视。因此,通过装卸搬运合理化管理,降低装卸搬运成本,提高物流系统效率是现代物流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4)包装。包装是指在流通中为了保护商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照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以及辅助物的总称。包装被称为生产的终点、社会物流的起点,是保证物流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图1-1 物流的七个功能要素

包装包括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两类。工业包装能够保护商品不受损坏,便于集中运输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合理分割及重新组合以适应多种装运条件及分货要求;商业包装要讲究美观实用,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

(5)流通加工。流通加工是物品从生产地到使用地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包装、分割、计量、分拣、贴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活动的总称。通过流通加工满足客户差异化的个性需求,创造商品的附加价值。流通加工是提高物流效率和物品利用率的重要手段。

流通加工是在流通过程中辅助性的加工活动,是生产加工在流通领域的延伸。在物品从生产地向消费地流动的过程中,通过一些简单的加工活动,可以弥补生产过程的不足,方便流通,更有效地满足消费者和企业的需要,实现物流的增值。

(6)配送。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是处于物流过程末端的短距离、小吨位的物流活动。配送完善和优化了运输及整个物流系统,提高了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配送功能是物流系统中由运输派生出的功能。配送处于“二次运输”“末端输送”的地位,与运输相比,更直接地面向并靠近用户,体现了物流的最终效应,满足用户的各种需要。因此,物流成果主要通过配送来实现。通过合理化的配送管理,可以促进物资流通的社会化,改善生产制造企业的外部环境,提高物品供应的保障程度,改善支线输送条件,使整个运输过程得以完善和优化。

(7)信息处理。物流信息是指与上述各项活动有关的计划、预测以及采购、生产、市场、成本等方面的信息,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物流信息是物流企业提高管理工作效率,降低企业成本的重要保障。物流信息已经成为物流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

物流各项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物流信息的指导。物流信息在物流活动中起着神经中枢的作用,通过对物流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使物流活动得以高效、顺利地进行。在国际化、快速化的经营环境下,企业如果没有良好高效的信息系统,将寸步难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