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系统与物流系统:概述与优化方案

系统与物流系统:概述与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3系统的一般模式2.物流系统概述物流系统的定义。它表现为物流劳动者运用运输设备、装卸搬运机械、仓库、码头、港口等设施,作用于物品的一系列活动。根据物流的功能,可以把物流系统看成是一个由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信息等功能环节组成的系统,这些环节也被称为物流系统的子系统。

系统与物流系统:概述与优化方案

1.系统概述

(1)系统的概念。系统在人们的生活社会经济活动中无处不在,例如经常提到的人体呼吸系统、社会生态系统、企业ISO 9000质量系统等。

系统是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由若干相互作用的要素有机结合构成的整体。系统的概念强调各要素共同致力于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相互协调合作的关系,系统要具有一定的结构,以保障系统的有序性、协调性,从而发挥系统的整体作用。由系统的定义可知,系统的形成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 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

② 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使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③ 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保持系统的有序性,从而使系统具有特定的功能。

系统有大有小,系统与系统的关系是相对的,一个系统可能是另一个更大系统的子系统,而一个子系统也可以继续细分成若干个更小的系统。

(2)系统的特征。系统具有集合性、目的性、相关性和环境适应性的特征。

① 集合性。系统整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一定区别又有一定相关性的要素组成的。

② 目的性。系统内各要素是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而结合在一起的。

③ 相关性。系统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④ 环境适应性。系统是相对于外部环境而言的,系统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生存。

(3)系统的模式。一般来说,一个系统由输入、转化处理和输出三要素组成。外部环境向系统提供人力、物力、资源、手段、财力、信息等,称为输入;系统利用自身具有的特定功能,将输入进行必要的转化处理活动,使之成为有用的产品或服务,供外部环境使用,称为输出。例如,一个工厂输入原材料、机器设备和工人劳动,经过生产加工处理过程,获得一定的产成品,这就称为生产系统。

同时,外部环境因资源有限、需求波动、技术进步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变化,都要对系统产生约束和影响,成为环境对系统的限制或干扰。此外,系统输出的结果可能偏离预期的目标,这时就要将输出结果的信息返回给输入,以便调整和修正系统的活动,这被称为系统的反馈。因此,系统的一般模式除了输入、输出和转化处理之外,还包括干扰和反馈。系统的一般模式见图1-3。

图1-3 系统的一般模式

2.物流系统概述

(1)物流系统的定义。物流系统是指由各种物流要素,为了实现特定的管理目标而组成的具有特定物流功能的有机整体。物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资的空间效益和时间效益,在保证社会再生产进行的前提下,实现各物流环节的合理衔接,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物流系统是客观存在的,但一直未被人们所认识。通过运用系统科学对物流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以系统的观点将原来分散的各个功能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物流大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和管理,就能充分发挥物流的功能,提高物流的效率和效果,实现整体的物流合理化。

(2)物流系统的特点。物流系统具有一般系统所共有的集合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的特点,同时还具有以下特点:

① 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物流系统是由人和作为劳动工具的设备、机械所组成的。它表现为物流劳动者运用运输设备、装卸搬运机械、仓库码头港口等设施,作用于物品的一系列活动。

② 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物流系统涉及范围广、环节多、要素繁杂、物资品种多、数量大、占用资金多,因此具有复杂性,管理难度大。

③ 物流系统是大跨度系统。跨度大是指时间跨度大和空间跨度大。物流系统中的国际物流涉及世界上的不同国家、不同市场空间范围,同时物流在大跨度的空间流动还需要克服时间跨度,实现低成本高速度的流动目标。物流系统的大跨度带来的主要问题是管理难度加大,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

④ 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物流系统涉及的诸多要素都处于动态的环境中,而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发展变化。例如,消费者需求发生变化,就要求满足顾客需求的物流系统也要相应的调整,企业才能生存发展。这就要求物流系统有较强的柔性,能够随着市场的变化动态地调整,适应这种变化。(www.daowen.com)

⑤ 物流系统是一个可分系统。无论物流系统的规模多大,都可以分解为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空间上及资源利用方面的联系,也存在着总目标、总费用及总运行结果方面的相互联系。

⑥ 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的系统。物流系统的总目标是实现其经济效益,但各个要素的目标存在着矛盾,称之为二律悖反或效益悖反。例如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之间存在着制约关系,要提高物流的服务水平,物流成本往往也会增加。物流功能之间也存在制约关系,为了减少仓储成本而采取小批量订货策略,将导致运输次数增加,使运输成本上升。因此,要同时实现物流时间最短、服务质量最好、物流成本最低这几个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物流系统要建立多目标函数,并在多目标中求得物流的最佳效果。

(3)物流系统的要素。物流系统的要素分为一般要素、功能要素、物质基础要素和支撑要素。

(1)一般要素。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是物流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三个方面:劳动力要素、物的要素、资金要素。其中劳动力要素是核心要素,是物流系统的主体,是保证物流系统得以顺利运行和发挥其功能的最关键因素,也称为第一要素;物的要素包括物流系统的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手段和各种消耗材料;资金要素是指实现物流交换过程中需要投入的大量资金。

(2)功能要素。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是指物流系统所具有的基本能力,这些能力有效地组合与连接,形成了物流的总功能,合理有效地实现物流系统的管理目标。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包括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根据物流的功能,可以把物流系统看成是一个由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信息等功能环节组成的系统,这些环节也被称为物流系统的子系统。

物流功能要素反映了整个物流系统的能力,增强这些要素,使之更加协调、可靠,就能提高物流系统的运行水平。因此,这些要素是物流科学重点研究和重点发展的内容。

(3)物质基础要素。物流系统的建立和运行需要大量技术装备手段,这些手段的有机联系对物流系统的运行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实现物流各个方面的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手段被称为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这些要素主要包括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物流工具、信息技术及网络、物流组织及管理等。

(4)支撑要素。在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中,要确立物流系统的地位,要协调物流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都需要许多规章制度的支撑,这些支撑被称为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主要包括体制制度、法律法规、行政命令和标准化规程等。

物流系统的要素见图1-4。

图1-4 物流系统的要素

知识拓展

系统与生态系统

系统在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中无处不在。本书提到了物流系统,再来看看与我们每个人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简称ECO,是ecosystem的缩写,指在自然界一定的空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生物群落由存在于自然界一定范围或区域内并互相依存的一定种类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生物群落内不同生物种群的生存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又称无机环境、物理环境,如各种化学物质、气候因素等;生物环境又称有机环境,如不同种群的生物。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

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许多基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其中碳循环与全球温室效应密切相关。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思政之窗

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

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生态危机、环境危机已成为全球挑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建设好美丽中国,使我们的国家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