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相对贫困治理的发展方向

相对贫困治理的发展方向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青岛市在积极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来缓解相对贫困问题方面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在帮扶和发展理念上,青岛市对极少数绝对贫困人口加强社会保护,同时对大量相对贫困人口坚持以“发展”为扶贫导向。

相对贫困治理的发展方向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时对扶贫工作提出的要求和目标定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山东省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贫困现状,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有针对性地提出多项政策措施,青岛淄博、东营、威海四市率先于2016年基本完成脱贫任务,实现省定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山东省的经济发达地区,随着扶贫工作任务由主要解决绝对贫困向缓解相对贫困转变,由主要解决农村贫困向统筹解决城乡贫困转变,山东省青岛市对贫困的理解也逐渐深入。目前,青岛市在积极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来缓解相对贫困问题方面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1.提出多层次的贫困概念,制定面向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不同政策。虽然目前在正式政策层面很少提到“相对贫困”的概念,但青岛市却用不同的概念来界定“相对贫困”的含义,包括低收入、经济薄弱等提法,实现了帮扶对象(人口、村庄)的多层次构建。按照“人均4600元”和“两个好、四保障”(吃好、穿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养老有保障)的市定扶贫标准,识别出青岛市的贫困人口,这一标准大大超过国家扶贫线(人均2952元)和“两不愁三保障”的绝对贫困标准。青岛市不仅精准识别省定贫困村,还有对市定经济薄弱村的识别要求。脱贫攻坚战中,强调举全市之力完成市定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省定贫困村和市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脱贫摘帽的任务。

2.设立了适应相对贫困工作要求的扶贫机构和政策体系。青岛市扶贫办成立了城镇扶贫处,打破农村扶贫界限,把城市贫困人口纳入扶贫帮扶范围。西海岸新区率先在全省推行城市扶贫工作,“城市贫困线和城市低保线”两线合一。城乡贫困家庭人均收入在本区低保标准200%范围内的家庭中,无生活自理能力和固定收入的成年重度残疾人,或者患有恶性肿瘤、尿毒症、白血病以及其他重大疾病患者,给予低保待遇政策支撑,每月发放全额低保金的50%。城乡贫困家庭中办理单独低保政策的贫困人口,在住院基本医疗报销后,可再享受90%的民政救助。为解决因病致贫的难题,制定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方案,对贫困人口参保实行“低档缴费标准,高档医疗待遇,财政两次补助,个人费用全免”,对农村贫困人口住院或门诊大病经医疗救助、民政救助后,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包括起付线)按照90%的比例进行救助,个人负担医疗费用仅占医疗总费用的0.81%。

3.初步形成了以促进就业为中心的缓解相对贫困的发展理念。在帮扶和发展理念上,青岛市对极少数绝对贫困人口加强社会保护,同时对大量相对贫困人口坚持以“发展”为扶贫导向。青岛市立足于农村相对贫困人口的增收,牢牢把握产业发展、转移就业两大重点,实施特色“种养加”和旅游、电商光伏扶贫项目,探索“产业服务+扶贫”“旅游开发+扶贫”等模式。创新培训方式,加大精准培训力度,对所有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学习技能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免费培训。对就业困难人员,组织村企结对,发展手工工艺、来料加工等,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政府通过购买部分公益岗位,安排农村贫困人口就业。增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扶贫带动作用,通过“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订单农业”等扶贫模式,吸纳务工就业、土地流转入股、财政投入折资、集体参与分红等方式,带动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4.稳固提升对剩余绝对贫困人口的帮扶质量。青岛市统筹安排各级资金,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扶贫特惠保险,包括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家庭财产保险,用于保人身、保意外、保收入。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实行资助全覆盖。对老弱病残特困群体,通过资产收益、民政低保、实物供给、邻里互助四种方式进行兜底保障。如对行动不便和无法外出的老年人、残疾人,尽可能提供生活用品,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

对剩余的绝对贫困人口的救助工作从生存型救助向发展型救助转变,通过广泛开展助学、助困、助医、助老、应急救助等慈善救助活动,关爱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等群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扶受救助对象,增强其社会融合感,激发其内生动力。比如,青岛一些地方引入救助消费券的方法对困难群体进行实物救助,提升了救助效果,减少了其他群体的攀比心理,促进了慈善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有通过慈善资源实物代销的方法,提升困难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此外,青岛市还把以“孝”为中心的文化扶贫作为应对解决老年贫困的重要手段,采取了诸如“匹配奖励资金”等激励性政策鼓励子女尊老、养老、孝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社会爱心捐助等形式,聘请贫困妇女为养老护理员,结对帮扶失能贫困老年人,为他们提供烧菜做饭、卫生清扫、拆洗衣被、陪护就医等日常护理照料。(www.daowen.com)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将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在此之后治理相对贫困问题的重要性将凸显出来。青岛市的实践探索具有前瞻性,对其他地区具有很大借鉴价值。

1.全国其他地区也要加大对相对贫困问题的研究。中国的贫困问题表现很不平衡,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具有一定时序性、层级性,但同时也是交错在一起的。即使在中西部地区甚至深度贫困地区,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现象也会同时存在,只是二者在比例上差异较大,解决绝对贫困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相对贫困的研究和应对,本身也是扶贫工作精准性的内在要求。

2.“贫困群体”的多层次性培育。“贫困群体”不是简单的、截然的“二分法”的“贫困”与“非贫困”,而是一个渐进的程度概念,要综合平衡贫困户、非贫困户,贫困村、非贫困村的政策支持,促进它们互相支持。山东特别是青岛应对相对贫困经验的核心是在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上,对贫困人口进行分层次、区别化的帮扶。从全国来说,在聚焦贫困人口的同时,也要关注低收入人口或临界人口,防止他们因为一些原因陷入贫困。同时,一个社区内的不同层次人口也需要在产业经济和社会领域上相互协作,贫困群体需要社区“领头人”的带动,在聚焦贫困群体的同时,也要注意农村脱贫带头人的培育与支持。

3.要深入挖掘能力扶贫的内在推动举措。多样化运用一些新的可以激发、带动贫困人口发展的扶贫举措,如以工代赈、公益性岗位、有条件转移支付、订单加工等,支持一些具有劳动能力但经营风险大的贫困人口脱贫发展,形成开发性扶贫和保障性扶贫双措并举的扶贫格局。青岛市对少数“剩余”绝对贫困人口以坚实的保障性政策帮扶为主,而对大量的相对贫困人口以灵活的就业促进、融入发展的产业帮扶为主,对于一些中间群体(具有一定的体力劳动能力但市场经营能力不足),有计划地提供公益性岗位。从全国来看,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一部分轻度贫困人口会顺利脱贫,对于这部分群体,要继续给予支持,提供可持续的发展环境。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要以促进就业或融入地方产业发展为重点;对于没有发展能力或者发展能力不足的深度困难群体,要提高救助标准,使得他们能够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