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是企业和员工绩效得以提高的重要工具,通过绩效考核可以暴露员工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低效率的行为,强化已有的正确行为,同时也是企业制订薪酬、晋升、奖励等考核制度的依据。然而,现在很多企业老板不懂、不擅于运用绩效管理,团队业绩、企业发展沦为“远大空”的笑谈,绩效考核变成“鸡肋”。
对于绩效管理这件事,很多老板常常抱怨,绩效考核难见成效。人力资源部辛苦建立的绩效管理体系变成了没有意义的填表和打分游戏。这些看似很完美的考核制度最终也只是一个“聋子的耳朵”,反而成了企业和员工的负担。有些企业片面强调对工作结果的考核,或者重点围绕某项工作的工作行为、方式及结果进行考核,忽略了对人内在潜能的激发。最终导致绩效考核出现一种不好的情况:员工只做你考核范围之内的,而不是做你想要的。这显然令绩效管理成为一种“形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某家网络资讯服务民营企业,为了激励员工在工作中发挥最大的潜能,便让人力资源部开始做绩效考核。人力资源部按照老板的要求制作了一份简单的考核细则,考核的形式是:市场部经理把20份内容一样的考核表发给员工,让他们自己结合自己的情况给自己打分,然后收齐交给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拿到表后,也没有对此做出任何反馈。考核结果的运用是:把员工的工资进行拆分,其中部分工资变成了绩效奖金,并根据最终考评结果来决定每一位员工合理的报酬。但是,运行了一段时间后,员工都纷纷开始抱怨这种考核制度只是流于“形式”,不能真正体现出他们的工作业绩与报酬挂钩,对企业管理产生了严重的不满。
这种“走过场”式的考核自然就成了一种填表游戏,员工的绩效无从说起。由于没有系统的评价、反馈、再考核等系统做支撑,员工不知道如何评价自己,更不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需要改进。甚至有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都没有明白“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的真正区别在哪里。(https://www.daowen.com)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对某项工作结果的评价。绩效管理是将企业长期或短期目标进行指标分解,并不断督促团队、员工去达成企业目标的管理过程。绩效考核的作用是对团队和员工某项工作的结果进行鉴定,依此实现利益分配并给予奖励或处罚,它偏重的是结果。而绩效管理是在某项工作的开始之初就进行了介入,贯穿于工作的始终,它更注重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它偏重的是过程。
然而在企业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大多数都是推行了绩效考核而并非绩效管理,且绩效考核也只是“鸡肋”式存在,这种考核流于形式,弃之可惜食而无味。对于员工来说,这种考核方式会给他们的内心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很可能导致员工对绩效考核产生心理抗拒而采取不合作或抵制的行为。所以说,这种“形式”主义的考核制度不仅会影响员工的心理,而且会降低企业的绩效,制约企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