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社区农庄:可视化生产引领创新创业模式

社区农庄:可视化生产引领创新创业模式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访江西省首家CSA 可视化农业示范基地总经理刘湖滨编者按:进入网络时代后,许多事情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因此,我和我的同伴不仅积极投入到这个行业,而且成立了江西省首家CSA 可视化农业示范基地。我农庄的产品实行“私人订制”。农庄还有一个物流团队负责产品配送,奉新县的客户保证订购当日能收到货,网上下单的也能在两三天之内到货。

社区农庄:可视化生产引领创新创业模式

——访江西省首家CSA 可视化农业示范基地总经理 刘湖滨

编者按:进入网络时代后,许多事情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互联网+”的意思就是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促进各行各业的产业发展,它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在“互联网+”的时代,让以前很多不可想象的事情变得简单了,利用互联网成事立业的人群也在不断猛涨。那么,这些人是如何利用和发挥互联网的优势的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年轻一代创业庄园去感受一下他们的创业行动和理念吧!

记者:创业是一个艰苦活,在农业领域里创业就更是艰苦中的艰苦活。农业创业不仅是对创业者精神上的一种挑战,更是对身体的一种挑战。作为在“温室里长大的一代”,您选择农业创业的勇气是从哪儿来的呢?

刘湖滨:我来自农村,从小家庭条件就比较艰苦。从我懂事起到读大学,只要在家就要帮父母做家务、干农活,这个过程是非常辛苦的。读书以后,每次暑假结束,我整个人都要黑一圈。虽然从小到大在农村吃了那么多的苦,但是农村以及农民那种淳朴的气息依然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我。

我是1989年12月出生的,家里还有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哥哥。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父母每次干农活的时候,我们兄弟都是跟着去的。我6 岁开始帮家里干农活、做家务。每年暑假双抢时节,妈妈负责割稻子,我和哥哥就负责抱稻子给爸爸脱谷粒,十几亩水稻的收种都是靠自己人工完成,可以说我小时候就是在稻田里长大的。虽然后来我读了大学,也在城市里找到了工作,但我小时候的这些经历对我的意志是极大的磨炼。

2008年,我考入南昌航空大学,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在大学期间,我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由于在校的出色表现,毕业后直接分到了贵州航空公司,在贵航待了一年左右,工作算得上是得心应手,但是单调的工作让我感到索然无味,加上贵州离家又太远了,所以2012年我选择辞职,回到了离父母近一点的单位——江铜集团。在江铜工作期间,我经常回老家看望爸妈。每次回家,爸妈总会让我带一些自家产的土鸡蛋回去吃,说工作在外很难买到真正的土鸡蛋。有时吃不完,我就会送给朋友吃。时间一久,有些朋友就要求我有机会就帮他们买些土鸡、土鸡蛋啥的,并说只要是农村自己家的东西吃着放心,贵点都没关系。类似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对于一直有个创业梦想的我来说,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将来创业的方向一定要与吃有关。

正是基于这种想法,经过准备,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打造了江西省首家CSA 可视化农业示范基地——社区农庄

记者:您在大学学的专业是机械设计与制造,毕业后从事的是飞机零部件制造,现在您从事的是社区农庄。回想这些经历,您对现在的选择感到后悔吗?

刘湖滨:我可以明确地说,对于现在的创业我从不后悔。我喜欢从事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虽然现在工作苦点、累点,但是几乎每天都可以学到新知识,有新的收获,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记者:您从2013年6月开始创业,到现在刚好满了两年。在这两年的创业过程中,让您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刘湖滨:对于我来说,最深的感受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敢闯敢试。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一定要有梦想、有目标,敢去做。你去做起码有一半的成功机会。如果你不去做,成功的机会就是零。最近这些年我到各地演讲,经常讲一句话:“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这个胆子大,不是说让你去蛮干,是说你得有勇气去闯、去试验。第二,创新求变。你要成功、要想不断成功,或者还想获得更大的成功,就一定要求变、求新,不能走别人走过的路,不能做跟别人一样的事情。跟别人做一样的事情,获得的只能是平均利润;只有做跟别人不一样的事,才能获得超额利润。食品安全民生大计,互联网农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是我的判断。因此,我和我的同伴不仅积极投入到这个行业,而且成立了江西省首家CSA 可视化农业示范基地。第三,坚持到底。创业,一开始可能新点子比较多,但是这些点子又可能不太成熟。因此,新的模式可能在试行当中会遇到困难,也可能会遇到挫折,达不到预期目标。这时候怎么办呢?如果经过分析认为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就需要坚持。我经常讲一句话:过去讲“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我认为,只要选择没有错,就是“到了黄河心也不能死”,可能搭“一座桥”就过去了;“撞了南墙也不能回头”,找个“梯子”也许就爬过去了。

记者:您的可视化生产,即客户可以在您的农庄网站和手机APP 上,通过每天24 小时不间断无死角监控视频直接观看土鸡养殖全过程,这听上去确实是一种很新颖的营销理念,也代表你们年轻一代敢想的新思维。请您具体谈谈是如何运作的。(www.daowen.com)

刘湖滨:我的农庄走的是规模化养殖的模式,让鸡漫山遍野地跑,在鸡的运动天性得到充分满足中获取原生态营养成分,除了鸡在山坡上自由采食获取一部分营养外,我给鸡补充的饲料都是自己地里种的蔬菜和到菜场收集的淘汰菜叶,从不让鸡吃人工配制的饲料。为了保证客户的知情权,我在农庄的鸡舍、散养林、供应区都装有摄像头,客户可通过监控视频直接看到农庄网站提供的养殖全过程监控画面。此外,客户扫一扫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手机上就会显示产品的育苗期、疫苗注射时间、生长过程等成长记录,让客户买得放心。

我农庄的产品实行“私人订制”。奉新县离南昌市大约50 公里,每到周末,就有多个从南昌市来的客户团到我农庄采购、观光和体验,客户团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增加客户黏性,我的农庄利用现有场地和自然资源设立了一些供旅游观光者种养的区域。只要成为我们的会员,就可以在假日带着家人来我农庄免费进行体验式种植活动,对于会员种植的庄稼,如果会员没时间来管理,我们还可以免费代为管理,并且在可以收获时,我们还可以代为收获并送到会员手上。

农庄还有一个物流团队负责产品配送,奉新县的客户保证订购当日能收到货,网上下单的也能在两三天之内到货。我农庄设置的“套餐”会员卡很具私人订制的个性化,会员可办季度卡、年卡、“鸡+蛋”套餐等。

记者:随着互联网的飞速普及,电子商务如雨后春笋般竞相迸发。在电子商务的大潮中,可谓有人欢喜有人愁。请问,您尝试“互联网+”的模式,效果如何?对今后的营销模式创新又有什么规划

刘湖滨:电子商务肯定是将来商品交易的主流,它的优点很多,但要把电子商务做好却并不容易。网上店铺如云,如何让消费者看到你的店铺呢?这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得了的。所以,要成为电商赢家,首先要选好技术团队,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专业团队不是简单招几个人就能解决的,店面装修、图片制作、关键词设置等都是非常专业的技术活。因此,对一般想做电商的人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技术外包。其次,产品要有特色。特色应该主要突出种植环节肥药使用的无公害、绿色环保等,还有就是汇集各地的地方特产。第三,要诚信和服务周到,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所有信息都是公开的,所以想靠信息封锁来赢得消费者是不可能的。

目前,我农庄的运作模式:一是树立品牌。通过让用户参与生产过程,进而产生信任度来打造农产品品牌。二是体验式参观现场辨真伪。消费者可以随时到农庄来参观,农庄的板栗、枇杷桑葚果树遍地,防治害虫是采用绿色环保的杀虫灯。另外,农庄入驻居民小区,建设体验馆,免费赠送鸡蛋给消费者品尝。三是可视化种植、养殖,安全监督无死角。农庄建立了溯源模块,会员可以对农庄的蔬菜种植、动物养殖全过程进行无障碍监督,送到会员手上的产品都是可追溯的。会员通过网络可直接查到农庄向他们已配送哪些产品和尚未配送哪些产品的情况,让我们的服务在“阳光”下一目了然。到目前为止,农庄已有会员300 多名,发展会员的收入100 多万元。我们计划到2016年年初发展会员2000 名。

CSA 经营方式的主要特点是由传统的先生产后销售转变为先销售后生产,生产者通过“私人订制”让产品在还没有生产的情况下销路就了有保证;消费者通过“私人订制”躲掉了中间商,不仅可以享受到优惠的价格,还能监督农产品的种养全过程,让自己消费得更加明白。

目前,我农庄年出栏土鸡1 万多羽,产蛋近70 万枚,全年销售额300 多万元。当然,就现阶段而言平台还太小,下一步我们准备再投资1000 万元,实施三期扩展计划,用3~5年时间将农庄打造成特种养殖、名优种植、可视化农业、度假旅游、科普教育农民工教育培训等为一体的生态科技农业综合基地,在全省建起一个CSA 典范。

记者:您对同龄人的创业观和生活观有什么建议?

刘湖滨:不管哪行,其实最后登上成功顶部的都是少数。因此,在创业的过程中如果遭遇失败,千万不要气馁。有了梦想,就应该去努力;定了目标,就应该去奋斗。“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说的就是要敢于想象。作为年轻人,不怕前面有荆棘,就怕心底充满畏惧。对待创业如此,对待生活也应如此。这就是我对同龄人的建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