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家庭经济学:如何管理家庭财务?

家庭经济学:如何管理家庭财务?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里·贝克尔的著名分析领域有人力资本理论、犯罪经济学、家庭论、歧视经济学等。加里·贝克尔教授把微观经济学分析引入家庭分析中,即家庭也追求效用最大化。谁知20年后,这竟成了他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原因之一。这也是人口学家的共识。故事中的经济学启示。贝克尔的理论中引入了时间的机会成本概念,研究了广泛的家庭行为,如生育行为、婚姻市场,以及家庭劳务分工问题等。

家庭经济学:如何管理家庭财务?

1992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贝克尔开创了“经济帝国主义”,使得经济学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的皇后。加里·贝克尔的著名分析领域人力资本理论、犯罪经济学、家庭论、歧视经济学等。现在我们就简单阐述一下贝克尔的生育模型。

案例:养小孩的经济学分析。

微观经济学建立在以下的假设条件下:1、人追求效用最大化,2、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加里·贝克尔教授把微观经济学分析引入家庭分析中,即家庭也追求效用最大化。

按加里·贝克尔教授的论述,小孩是耐用消费品。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在前阶段,父母主要是投入,获得的回报是小孩带来的心理感受;小孩长大后,父母希望小孩能够回报父母。

在城市,因为养小孩的成本增加,而且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养小孩会使一部分母亲失去现在的工作,或者说,小孩会影响现在的生活质量。所以,丁克家庭就出现了,丁克家庭认为,小孩会影响生活质量和现在的均衡,所以他们就选择不养小孩。

农村,养小孩的成本很低,而且小孩会带来一些潜在的收益,可能某一个小孩给父母带来非常大的回报,虽然家庭穷,但是他们拼命养小孩。(www.daowen.com)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比城市困难也在于成本与收益不同:孩子是耐用消费品,这是贝克尔在一次人口会议发表的观点,当时引起会场一片哗然,遭到讥讽和嘲笑。谁知20年后,这竟成了他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原因之一。贝克尔认为,孩子作为一种商品,能给父母带来极大的“效用”。一位著名学者曾说过,爱是人类最稀缺的资源,是世界上最弥足珍贵的东西。孩子是夫妻双方爱情的结晶,用爱情浇灌出来的花朵,就更如精心培养出来的黑郁金香一样,价值连城。再说,孩子可爱动人,可以让父母充分享受天伦之乐,他们长大后,还可以孝敬父母,使父母老有所养,得到悉心照料。这些都是豪宅名车无法相比的,所以,尽管养育儿女要花费许多成本,但绝大多数人还是会生养孩子。

在落后地区,妇女劳动生产率低,生小孩的机会成本低,并且小孩的抚养费用少,所以人们愿意多生孩子。不久前海外有一个报道,说非洲某地发生了地震,可有人竟然不先救小孩而忙着救牲口。从道义上看,这些人的所作所为令人发指,但从经济学分析,他们的行为又是理性的。因为小孩的生产成本很低,还不如牲口值钱。与落后地区相比,发达地区的人口出生率低得多,因为这些地方的生活水平,比落后地区高得多,养小孩的成本不菲,一般家庭难以承受,生小孩的愿望于是大大降低。

传统农村中的养儿防老就是生孩子的直接经济收益,也可以作为一种养老保险投资,养儿越多,保险投资越大,收益越高。但抚养孩子的成本(尤其是机会成本)并不高。养儿收益大于成本,自然不愿计划生育。城市养儿的收益主要是心理的(孩子带来的欢乐或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成本高,不仅直接货币支出多,机会成本也特高。成本大于收益,你让他放开生,他也不想多生,甚至还有不要孩子的“丁克”家庭。所以,降低养儿防老的作用,以社会保险代替养儿保险,提高抚养子女的成本,尤其是给妇女更多机会,提高机会成本,是控制人口的有效方法。这也是人口学家的共识。

故事中的经济学启示。生育行为看似很平常,是人类生存繁衍的一种社会秩序,但它同样受“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任何看似惯常的习惯与行为,如果挖掘其背后的经济动因,都能找到理论上的解释和根据。贝克尔的理论中引入了时间的机会成本概念,研究了广泛的家庭行为,如生育行为、婚姻市场,以及家庭劳务分工问题等。家庭活动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消费活动,还是一种生产活动,它生产某种“满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