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基本原则:区域差异化发展农业现代化

基本原则:区域差异化发展农业现代化

更新时间:2025-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坚持分区谋划与梯次推进根据西北半干旱地区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因地制宜地采取有选择、差别化的发展路径与扶持政策,支持优势农产品生产与示范基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以点带面推动其他地区加快发展,全面提高区域农业现代化水平。

(1)坚持区域统筹与产业融合

西北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是产业融合,关键在于区域统筹,要跳出西北半干旱地区谋划西北半干旱地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西北半干旱地区的生态屏障功能,统筹区域发展,实现跨区优势互补,走区域大平衡之路;要跳出农业抓农业,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对现代农业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和产业融合发展。

(2)坚持分区谋划与梯次推进

根据西北半干旱地区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因地制宜地采取有选择、差别化的发展路径与扶持政策,支持优势农产品生产与示范基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以点带面推动其他地区加快发展,全面提高区域农业现代化水平。

(3)坚持科技创新与机制创新

围绕旱作农业节水利用战略和育种创新战略,大力推进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以先进科学技术为引领,用改革推动经营方式转变,着力增强创新驱动的发展新动力,优化调整农林牧业结构,全面推进节水利用和种业创新,加快形成农业发展与示范新模式,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推动区域转型升级发展。(https://www.daowen.com)

(4)坚持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

提升西北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能力,关键在于加快当地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全面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推动农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5)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扶持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在完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的政策引导、宏观调控、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切实履行好顶层设计、投入支持、执法监管等方面的职责,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鼓励各类社会资源参与农业产业发展、资源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着力调动农民、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