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拉马克氏的遗传学说的优化

拉马克氏的遗传学说的优化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拉马克去世几十年之后,这两点构想被称为“拉马克氏遗传学说”。这个故事还有一则后记:基因研究很大程度地反驳了拉马克氏学说。在某些情况下,拉马克氏学说的确成立。对于被广泛批评的拉马克氏学说,可用长颈鹿的例子来思考。参考阅读//No. 1 自然选择进化论,第6页No. 16 孟德尔遗传定律,第36页被大多数生物学家拒绝接受的拉马克氏学说提出,生物体终其一生去适应它们所处的环境,然后将已经出现的变化传给下一代。

拉马克氏的遗传学说的优化

一个尚有价值的进化论观点

查尔斯·达尔文并不是第一个思考进化的科学家。在更早研究进化的那些科学家之中,有一个人尤为引人瞩目——让-巴蒂斯特·拉马克。早在19世纪初期,拉马克就提出了一个复杂而详尽的进化论框架,其中就包含有物种随时间被迫获得复杂性的思想。然而,如今他为人所知的却是这个理论框架之中的两个构想。第一个构想是,有机体在整个生命周期都会随所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它们会获取新的特征。第二个构想是,它们的后代也会继承这些新特征。在拉马克去世几十年之后,这两点构想被称为“拉马克氏遗传学说”。

甚至在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之后,拉马克依然非常引人注目,这也许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事实上,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这段时间,很多科学家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机制下的进化论学说持怀疑态度。在这段有时被称为“达尔文日食”的时期,有很多人认为,进化实际上是受已获特征的遗传驱使的。实质上,这些人是在支持拉马克氏进化论,反对达尔文进化论。直到科学家们重新发现格雷戈尔·孟德尔著作的价值,并且开始通过遗传学的棱镜来看待进化,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才重新流行起来(参考阅读:现代综合进化论,第14页)。

这个故事还有一则后记:基因研究很大程度地反驳了拉马克氏学说。然而,就在过去几年里,一些例外却出现了。例如,某些细菌“硬接线”(1)形态的生活痕迹被写入DNA,这就意味着实际上这些细菌的后代确实继承了亲本细胞获得的特征。在某些情况下,拉马克氏学说的确成立。

长颈鹿的长脖子——一个似乎可用拉马克氏学说解释的进化之谜。

对于被广泛批评的拉马克氏学说,可用长颈鹿的例子来思考。长颈鹿短脖颈的祖先毕生都要努力伸长脖子去啃食高处的树叶,这种行为确实略微拉长了它们的脖子。拉马克氏学说提出,这些长颈鹿的后代继承了这一特征:甫一出生,它们的脖子就要比它们的父母出生时的脖子稍长一点。在往后的生活中,小长颈鹿也要伸长脖子去够食物,于是它们的脖子会伸展得更长。而它们的后代出生后将拥有比它们更长的脖子。这一过程经过无数代,便有了现代长颈鹿的脖子可以达到将近两米长这一结果。(www.daowen.com)

参考阅读//

No. 1 自然选择进化论,第6页

No. 16 孟德尔遗传定律,第36页

被大多数生物学家拒绝接受的拉马克氏学说提出,生物体终其一生去适应它们所处的环境,然后将已经出现的变化传给下一代。

这就是说,进化受生活经历驱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