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全面介绍德育课程的内容与方法

全面介绍德育课程的内容与方法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内容体系依据总目标,德育内容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项要素构成。体育艺术类课程要结合学科特点,陶冶学生情操,激发爱国主义情感。2.在银川二中校本课程体系下构建德育(活动)课程体系高一年级:行为习惯、社会公德入学教育:中学生守则、银川二中学生行为规范。参照学校校本课程进行分类。

全面介绍德育课程的内容与方法

指导思想: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指南,以理想信念、生涯规划为主线,以银川二中育人目标为出发点,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奠基。

(一)学校德育课程的结构体系

1.目标体系

总体目标,一以贯之;学段目标,各有侧重;年级目标,具体明确;情意兼顾,知行统一。体现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

2.内容体系

依据总目标,德育内容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项要素构成。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了德育统一体。以五项要素为纬,以各项要素的不同层次为经,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经过德育实践活动的“内化”与“外化”的过程,促进学生德行的整体化发展。

3.实施体系(德育学科课堂教学除外)

(1)学科整合:在实施德育课程的过程中,要将教育因素整合在各学科的课程要素中。包括课程目标突出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课程内容要既能展现德行的相关要求,又能体现课程文化与人格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要提倡合作探究、亲身体验等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主体体验。

(2)课外实践: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生活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的德育理念,包含德育的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四个紧密联系的要素。

(3)主题教育:要根据学校教育资源的特征、不同教育内容的性质、不同年级年龄的学生特点,形成内容各有侧重、形式丰富多样、要求层次分明的系列教育方案。

(二)评价体系

1.对教师的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也是过程和结果兼重的评价。二者在评价体系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2.对学生的评价

学生评价重点在于参与的过程,包括参与程度、所表现的协作能力、表达交流能力等。可以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和手段,既可是“成果式”的,也可以是“过程式”的。对学生的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是学生自己,也可以是同学、家长等。

(三)课程内容

1.引导教师深入挖掘各学科中的德育内容

人文类课程应充分挖掘人文学科中的人文关怀、社会伦理内涵,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

语文课要注重利用课程中的语言文字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和道德熏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审美情趣,以及对多样文化的尊重、对人类发展的关注。

历史课要注重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加强国家认同和国家主权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地理课要善于利用地理常识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人类所生存的世界,增强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力,加强学生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

科学类课程应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

数学课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在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活动中发展演绎推理思维能力,发展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形成爱科学的精神、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提升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

物理课要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学习唯物主义物质观、联系发展观、实践观等;在了解现代科技成就的同时,激发爱祖国的情感。

化学课要从学生实际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帮助学生形成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爱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生物课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对生命规律的探索和学习,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热爱祖国的情感;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生活态度

体育艺术类课程要结合学科特点,陶冶学生情操,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体育课注重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态度,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在对抗和竞争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锲而不舍的勇敢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音乐课要引导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含其中的丰富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美术课重在引导学生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2.在银川二中校本课程体系下构建德育(活动)课程体系

(1)高一年级:行为习惯、社会公德(www.daowen.com)

入学教育:中学生守则、银川二中学生行为规范(仪容仪表、上课、作业、活动、考试等各类规范)。一周时间,采用讲座、讨论、示范、主题班会等形式。

健康教育:结合入学体检进行,提升学生的健康意识。

生涯规划活动课:认识自我(心理健康课),遇见未知自己——自我探索。

体育活动课:足球嘉年华(10月)、篮球赛(4月份)。

艺术活动课:合唱团(长期训练)、器乐比赛(4月份)、辩论赛(3月份)。

主题班会课:以本年级德育目标为主线,结合学校安排的其他内容。

研学课程:清明节“烈士陵园”扫墓。

社团活动课:每周五下午开展活动,学校团委组织管理,任课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每年进行一次“社团文化节”,以此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及综合素养。参照学校校本课程进行分类。

人文素养:朔方诗社、汉服社、英文书法社、哲学社。

生涯发展:EB商社、基础医学社。

社会参与:摄影社、心行社、悦心社。

创新竞赛:微电影社、电子制作社、魔方社、SS科学基地、天文社、机器人社。

国际融合:模拟联合国社。

艺术体育:管乐团、街舞社、羽毛球社、戏剧社、哈雷音乐社、K-ON演奏社、HS武道社、动漫社、吉他社、混声合唱团、男声合唱团、女声合唱团、说唱社、民间艺术社。

(2)高二年级:向善尚美、科学思维

主题班会课:以本年级德育目标为主线,结合学校其他安排。

业余党校课程:每年11月份开始,次年5月份结业,集体学习12课时,学校团委组织,政治、历史老师参与。此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党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上升趋势。

生涯规划活动课:走进缤纷世界——了解职业探索,利用家长等社会资源,在不同职业场所帮助学生体验不同职业的特点;书写美丽人生——生涯规划书制作大赛,大展青春风采——模拟招聘会。帮助学生基本确立自己的专业方向。

研学课程: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学,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高校专业介绍(与高校合作)。

艺术活动课:合唱团(长期训练)、器乐比赛(4月份),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追求。

哲学讲堂:主要针对高二理科班,政治老师承担。此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意识,学会理性地处理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地震火灾急救等演练:提升学生的应急能力。

社团活动课:内容同高一,重体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素养。

(3)高三年级:理想信念、责任担当

主题班会:以本年级德育目标为主线,结合学校安排的其他内容。

生涯规划活动课:高校专业讲座、科研、企业界等优秀人物讲座,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同祖国命运融为一体。

备考动员、迎新年敲钟、成人礼、毕业典礼等活动课: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研学课程:贺兰山岩画、滚钟口徒步等。培养文化自信、品质意志。

3.充分发挥政治课的思想教育功能

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组织政治组老师集体教研,梳理出相关模块,以专题或活动形式进行。

目前,学校德育课程有三条线索:学科课程特别是政治思想课,生涯规划课、班会课、研学课,活动课特别是社团活动。三个年级既有共同的课程,又各有侧重,呈层级发展,引领学生不断成长,成为有理想、有责任的社会公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