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古代宁夏移民及其文化影响

古代宁夏移民及其文化影响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汉末年的羌族大起义,引发了新一轮少数民族内迁入主的契机。元朝,宁夏的民族构成又发生了变化,蒙古族和从中亚、西亚来的许多民族先后进入宁夏。江淮、秦晋10万余人被迁移到宁夏河西一带,充实边防,移民屯田。明代以后,宁夏的各民族迁徙大体稳定。到了清代,满族又成为宁夏的少数民族。古代历史变迁中的宁夏地区一直是一个民族融合的大舞台。

古代宁夏移民及其文化影响

宁夏从商周至明清的数千年间,辖区内民族众多,迁徙频繁。春秋战国以后,辖区内已有县的建制。此后,宁夏已成为多民族的重要地区。魏晋南北朝300年间,宁夏是各民族大融合的前沿,先后进入这里的有汉、匈奴、鲜卑、羌、氐、羯、敕勒、柔然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秦朝。大将蒙恬大军深入河套开辟“新秦中”并置县管理。西汉时期,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再次进入河套,直达阴山脚下。在“新秦中”这块历史大舞台上演绎了第一次拉锯式民族大融合。东汉末年的羌族大起义,引发了新一轮少数民族内迁入主的契机。南北朝间数百年的历史,曾在宁夏辖区内先后建立过形式不同的地域性政权。它们是羌人滇零在宁夏平原建立的政权;鲜卑人万埃丑奴在固原建立的政权;匈奴人赫连勃勃在固原建立的大夏政权。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是南北朝后期北方政权的集大成者,是继秦汉之后、隋唐之前的承前启后者。宁夏平原灌区的开发,不但使进入这里的少数民族定居下来,由游牧民族过渡到农耕民族,而且为隋朝的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隋代和唐初,东突厥和薛延陀部先后控制过宁夏北端。贞观以后,宁夏南北安置过大量的包括突厥民族在内的北方众多民族,而且有自治性的特殊管理形式。安史之乱后,吐蕃、回纥、吐谷浑、党项等民族进入宁夏。吐蕃在宁夏南部驻军将近百年。五代和宋初,居住宁夏的民族主要有汉、沙陀、党项、吐蕃等。党项民族建立西夏国后,宁夏南部先后隶属于北宋和女真族建立的金朝统治。元朝,宁夏的民族构成又发生了变化,蒙古族和从中亚、西亚来的许多民族先后进入宁夏。由于特殊的军事地理位置,明代初年即开始了大规模的军事性质的移民屯田。这些军事性质的移民,不少成为宁夏当地人口的主体。明代宁夏实行卫所制,宁夏设五卫七所,共辖86屯堡,额定兵员5万,以苏皖人为主。明洪武九年(1376年)是宁夏民屯正式开始的时间。江淮、秦晋10万余人被迁移到宁夏河西一带,充实边防,移民屯田。明代在银川平原上因军屯而生成的近百个“屯堡”点,就是这样逐渐形成的,基本上都演变成了后来的乡镇,乃至县城。宁夏平原明代屯田对宁夏的开发,对中原王朝领域的扩大和巩固起了重要的作用。明代以后,宁夏的各民族迁徙大体稳定。到了清代满族又成为宁夏的少数民族。

古代历史变迁中的宁夏地区一直是一个民族融合的大舞台。民族融合本身就是文化融合,因为文化的生成与传播主要是由人来完成的,移民与战争的过程,为移民文化的融合展示了更大的背景和空间。(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