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作为谈资的娱乐八卦轻话题,却还是钩沉出了一个比较重大的疑问:为什么安争寻药得宝、亡命狂奔的路上,好巧不巧,就碰上出世现世的圣鱼?
它所代表的天命和安争到底有没有交集?
如果没有交集,为何圣鱼会“碰巧”杀掉追杀安争的魔兽,间接救了他一命?
如果要说有交集,为何当时知白没有安排“一人一鱼”再发生什么关联故事?比如:安争因为有圣鱼的指引,居然又发现了真正的旷世宝藏?
但如果这一人一鱼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遇见纯属偶然,为何那片古猎族部落守护的圣鱼鳞片,死活都要缠住安争?
若是这中间没有“必然的关联”,打死我们也不会相信:这绝不只是知白信笔所致。
安争还没有走到门口,地上放着的那片鱼鳞忽然飞起来,笔直地朝着他激射过来。
众人只来得及一声惊呼,那片鱼鳞已经到了安争脑后。可是血腥的场面并没有出现——紫光一闪,那鱼鳞化作了指甲盖那么大的一块,落在安争的手心里。安争低头看了看,微微皱眉。
“想抢东西?!”
古蛮和甄壮碧同时喊了一声,两个人都要出手。
而庄菲菲,则一脸惊愕地看着安争。
安争看着手里的东西,那鳞片已经变成了一小块碎玉似的东西,晶莹剔透。他一翻手想把这东西丢掉,结果掉在地上的鳞片又飞回来,始终缠着安争。
古千叶看到这一幕,眼神里出现了一种很复杂很奇怪的意味。
“你……到底是谁?”
她问。
安争摇头,将鳞片放在桌子上,然后用一块砚台压住:“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对这东西和你们古猎族的传闻一点兴趣都没有。”
可他才转身,那鳞片撞飞了砚台,又飞到了他身边。这次鳞片忽然钻进了善爷脖子的青铜铃铛里,再也不出来了。
——知白《大逆之门》:第五十九章 带杀气的大先生
鱼鳞“死皮白赖”地要依附上安争,且安争又确认自己见过圣鱼。因此,在古千叶看来,似乎“圣鱼传说”的逻辑已经可以成立:在古猎族传说里,圣鱼不是“鱼”,而是“天下动荡之气”所生——就像孙悟空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圣鱼现身,预示着乱世将至;乱世出英雄,而圣鱼就是指引找到这个有缘英雄的标志和线索——现在种种线索都指向了安争。
这样“正儿八经”的话题,才会出现在古千叶和安争这两个不着调之人的对话之中——这本身就形成了一种“不正经”的调性。
特别是如此正经和宏大的话题,被古千叶这个古灵精怪的人一本正经地说出来,总像多了一点齁咸或齁甜的意味。无论咸甜,都让那种原味变了味道。特别是古千叶看向安争的“眼光”,充满了对圣鱼“眼力”的严重怀疑:挑来选去,历经数代,就选出这样一个“不着调”的人?……(https://www.daowen.com)
可以说,古千叶的话,突然让圣鱼乱世、天眷选人,从一件严肃无比的庄严神圣之事,变成了某种滑稽、调侃甚至略微有些反讽的八卦。
甚至,知白本身的叙述话语,就不在庄严、神圣和厚重的调性上——即使圣鱼传说本身是一种庄严、神圣和厚重的基调。这种不着调的叙述话语本身,就瓦解了圣鱼传说的神圣性、严肃性和沉重性。
她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后继续说道:“既然你已经见过圣鱼了,那么关于古猎族的传说你理解起来可能就更容易些。传闻圣鱼是天下动荡之气所生。这个比较玄乎。我也不理解天下动荡之气是几个意思。反正古猎族的传说一直都是这样……圣鱼出现,说明山河将变,天下将乱。而在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有缘人。”
“和圣鱼有缘的人,将会得到圣鱼的指引。”
说到这的时候,她看了安争一眼:“可是你太普通了,一点儿也不高大英俊,最多就是顺眼。所以我特别怀疑圣鱼的眼光,又或者它看错人了?”
安争:“你能不能认真点!”
——知白《大逆之门》:第七十八章 白痴白痴白痴
在这里,有一种神圣到世俗的重心转移——
古千叶把天眷之人的话题,引向安争,从而以调侃和戏弄之意,将圣鱼传说的“高大上”(高端、大气、上档次)给剥离,还原成比较世俗的“一个少女看男人”的眼光——比如从“高富帅”到“矮锉穷”,圣鱼的眼光也不怎么样。
圣鱼之眼遴选天命所归之人,被用来和一个怀春少女选择男人的眼光作比较,这是把神圣祛魅,还原成世俗七情六欲的选择——遴选天眷之人的眼力,甚至还不如相亲选爱人的眼光来得准。
这是从神圣到世俗“祛魅”的表层话语结构,亦即剧中人的故事话语:古千叶是在把神圣“天眼”,与世俗“人眼”相比较!
圣鱼现世,乱世将至,选出天命所归之人,不是“天眼”在选择又是什么?
女人看男人,选出顺眼甚至是有眼缘和有心缘的人,不就是“人眼”在选择吗?这就像王菲那首歌《传奇》所唱: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从此我开始孤单思念……
但是,这种从神圣到世俗的“祛魅”,还有另外一种结构,就是作者文本的故事叙述层次——知白以古千叶和安争两个少男少女(至少安争现在的身体还是一个少年)的“世俗对话”,来叙述那个圣鱼传说与天命所归、有缘之人的“神圣话题”。
这本身就是一种解构、重构和建构的意味。特别是以少女对少男(一见钟情有缘人)“看对眼”,来比拟圣鱼对传人(天命有缘之人)的“看走眼”PK“选对人”——这本身就是一种反讽和调侃。
何况,这一对少男少女还不是普通的少年:一个肩负部族数代承传的使命,一个在千年传说的天命之中诡异地承接着天眷好运。
于是,从神圣到世俗,不但在“祛魅”——消解圣鱼传说的神秘性、神圣性、魅惑力;同时也发生着“赋能”——又赋予安争这个主角甚至是古千叶这个配角以人物光环和吸引能量。
两者同时发生,相辅相成,又同时发生转化。就是因为他们这样的少男少女不是普通的“饮食男女”,而是肩负部族甚至整个天下气运的“天眷少年”和“守护少女”。
从作为剧中人的故事主角或配角的他们自己,到作为剧外人却在为他们谋篇布局的作者自身,都在想方设法瓦解这种“天眷少年”和“守护少女”的神圣和魅惑,像普通少男少女一样思考和行为——去除“神性”,还原甚至彰显“人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