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文言文精品漫游——《桃花源记》解读

文言文精品漫游——《桃花源记》解读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最早也最美的桃花源在中国文学的经典里,在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诗并记》里。先有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后有桃源县、桃花源。陶渊明是东晋大诗人,他写了一首《桃花源诗》,又写了一篇介绍背景、做补充说明的散文为“记”,附在诗歌前面,这就是《桃花源记》。《桃花源记》以写实的手法讲述了一个渔夫奇异的经历。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渔人发现桃花源、做客桃花源、重寻桃花源而未得的经过。

文言文精品漫游——《桃花源记》解读

桃花源记

东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真有桃花源吗?在哪里?

真有,还不止一处。湖南常德、重庆酉阳、湖北十堰、安徽黄山、河南南阳等地都有桃花源,连台湾都有。

最著名、最“正宗”的在湖南常德桃源县水溪附近。这里面临沅水,背倚群山,山清水秀,桃林成片,并且遗有唐代以来众多大诗人如孟浩然李白刘禹锡王昌龄等诗文碑刻及古建筑,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桃源县也因这个景点而得名,宋乾德元年(963),现桃源地域从武陵县划分出来,定名桃源县。

但最早也最美的桃花源在中国文学的经典里,在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诗并记》里。先有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后有桃源县、桃花源。但历来相传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确实就在这里,所以才有官方认定的地名以及唐宋以来众多名人的题咏和碑刻。

那么,陶渊明所描述的桃花源是不是真的?桃花源为什么那么令人向往?

陶渊明是东晋大诗人,他写了一首《桃花源诗》,又写了一篇介绍背景、做补充说明的散文为“记”,附在诗歌前面,这就是《桃花源记》。但这篇文章实在太优美动人了,名声远远盖过了原诗,人们经常把它单独拿出欣赏。但诗与文内容是密切关联的,大家不妨找来对照阅读。(www.daowen.com)

《桃花源记》以写实的手法讲述了一个渔夫奇异的经历。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渔人发现桃花源、做客桃花源、重寻桃花源而未得的经过。故事有头有尾、情节完整,曲折回环,引人入胜。

文章第一段是故事的开端,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渔夫缘溪打鱼,专心致志,“忘路之远近”。“忘”在情理之中。“忽逢”说明发现桃花林纯属意外,非平日所见,暗示他已走出平常的活动范围。“甚异”与“忽逢”相照应,写出他的惊异神情,又突出了桃林的绝美景色。桃林仿佛精心培植而成,大片成林,中无杂树,又正是草长花开之际,“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色彩绚丽,美不胜收,确实令人称奇。这也激起了渔人的好奇心,想一探究竟。“欲穷其林”,自然引出下文。

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奇景尽处有奇境。第二段先简要描述了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林尽见山,山有小口,奇怪的是“仿佛若有光”,似乎与哪里相通,于是吸引着渔人舍船而入。果然别有洞天,“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来到了一个闻所未闻的陌生世界。文章接下来重点描绘了渔人在桃源村中的见闻经历,为我们展现了一片崭新的人间天地。

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开阔平坦,土地肥沃,风景优美,是个宜居的好地方。而这里的人们也把家园经营得很好,房屋村舍整整齐齐,良田、清池、桑竹,错落有致,大小道路交错相通,整个村庄布局合理,井然有序,和谐完善。时不时传来鸡鸣狗叫的声音,把村庄衬托得分外安宁。人们安居乐业,青壮年在田间地头来往,耕田的耕田,种地的种地,老人颐养天年,小孩快乐嬉戏,愉快地做着各自该做的事,呈现出一派和平安详的气氛。一切都是那么温馨美好,没有忧愁,没有外来的干扰,人们相安无事,无忧无虑,各得其所。生活在这里,真是幸福啊!

这里久已与世隔绝,渔人的突然闯入让他们“大惊”,但问明情况后,不但没有敌意,而且奉为贵客,热情接待。这让渔人有机会了解村子的来历和生活状况,更有机会亲身感受这里的社会风气: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家家户户富足安康,纷纷杀鸡备酒,殷勤款待他,人情味十足。

末尾两段是故事的结局和尾声。渔人辞别还家,原路返回。他也许感到太惊奇了,于是违背村中人“不足为外人道”的叮嘱,有意重返。可即便“处处志之”,并有太守派人相随,却再也没找到。南阳名士刘子骥乘兴而去,最后也无果而终。从此就再没人去探访了。

人们有理由相信陶渊明所写是真实的。陶渊明也似乎确实想让人们相信是真的,文章完全是写实的手法,写得就像真人真事一样。时间,“晋太元中”,就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地点,当时的“武陵”,就是现在的湖南常德。渔人从发现到进入直至离开桃花源的经过,都有迹可循,整体自然,合情合理。桃花源中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也充满人间烟火,生活气息浓郁,真实可感。结尾写“处处志之”,特别是把同时代的名士刘子骥写进去,也都为了表明事情是真实可靠的,并非虚无缥缈,更非神仙幻境。但是文章又确实虚虚实实,似有似无,亦真亦幻,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作者实中有虚,文中显然又有意留下一些疑点和暗示,引发人们的怀疑和猜想,让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即。如它所处位置的神奇,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的叮嘱,特别是结尾重返却“不复得路”,多方寻而未果等,似乎又提示人们不必费心追究,桃花源是真是幻并不重要。总之,他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惹得诗人说到今”。

文章既逼真、亲切,令人神往,又迷离惝恍,浪漫传奇的艺术效果,当然首先表现了陶渊明高超的叙事能力,同时也使得文章本身平添了几分诱人的魅力。人们不禁要探究,陶渊明创作的意图究竟何在呢?他究竟要借以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呢?

事实上,对桃源秘境,世俗之人寻访无着也不再问津了,而陶渊明自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很多人只看到陶渊明是个隐士,以为他隐居田园,就完全独善其身,不问世事了。他本是个“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有志之士,只是因为现实黑暗污浊,与他的理想图景格格不入而又无力改变才退出官场,归园田居,但是他的理想之火并没有熄灭,对社会民生的关心并没有麻木。我们应看到,桃花源显然是超越现实、经过作者美化的理想世界,是与现实世界相对立而存在的。那里和平安宁,风清气朗,没有战乱,没有污浊的世风,“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见《桃花源诗》,下同),人们朴实纯真,怡然自乐;那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繁重的苛捐杂税,“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人们安居乐业,自由自在。这样的乐土现实中哪里去找?

也许有人觉得文中似乎没有反映现实如何不堪,对比不明显;这是因为作者身处当时,现实如何不必多言,不言而喻,再者文中其实也有暗示。即“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中,桃源人为何叹惋?根据上下文,所叹惋的无非就是渔人所介绍的外面的人们历经改朝换代、生活动荡不安的历史,以及渔人现在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境遇的恶劣了。因此诗人把桃花源中人的生活写得那么安宁、和谐,正是对黑暗现实的一种否定。他觉得理想的社会就应该如此,可现实中无法找到,那就唯有让它描画于笔下,存留于心中了。作者热切希望能实有其境,故化虚为实,描绘如真;现实却无,故实中有虚,似有非有,而在真真假假之间,寄寓了他美好的社会理想。

陶渊明心中的桃花源,从此成为中国人理想中美好世界的代名词,成为一片独属于中国人的精神园地。它不断叩动着每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的心扉,召唤着人们虔诚而执着地寻求着属于自己的那片“世外桃源”。

所以啊,桃花源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