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富500强归类的53个行业中,2025年中国上榜企业主要来自包括银行、保险、多元化金融等在内的金融行业(23家),采矿与原油生产(13家),金属产品(13家),贸易(10家),工程建筑(8家),车辆与零部件(7家)6个行业,企业数量占总数的57.4%。船务、房地产和纺织这3个行业全部为中国企业。在银行(商业储蓄)业、车辆与零部件业、采矿与原油生产业、人寿与健康保险(股份)业、金属产品业、贸易业、公用设施业、电子与电气设备业、工程与建筑业、能源业、工业机械业、互联网服务和零售业以及建材与玻璃业这13个行业中国上榜企业数量超过美国。在食品店和杂货店、航空、食品生产、批发、综合商业、娱乐、计算机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等23个领域没有企业上榜。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联网服务和零售领域,包括京东、阿里巴巴、腾讯和小米在内,中国上榜企业达到4家,超过美国的3家(亚马逊、Alphabet公司和Facebook公司)。在航天与防务、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化学品以及网络与通信设备这4个行业,中国和美国上榜企业数量相同,显示了中国跨国公司在技术与资本密集型行业领域的追赶态势。
除贸易、工程与建筑、建材与玻璃、房地产、铁路运输、船务、多元化外包服务、纺织这8个行业外,其他行业均有来自美国的企业。保健(保险和管理医保)、综合商业、财产与意外保险(互助)、批发(电子、办公设备)、建筑和农业机械这5个行业全部为美国企业。炼油、人寿与健康保险(互助)、制药、专业零售、多元化金融、航空、食品生产、食品(消费产品)、管道运输、半导体与电子元件、批发(保健)、饮料、信息技术服务、其他、计算机软件、家居与个人用品、服装、娱乐、烟草、批发(食品)、保健(医疗设施)、医疗器材和设备这22个行业美国上榜企业数量超过中国。
从中美两国跨国公司行业分布对比可以发现,中国跨国公司的分布比较集中,主要来自传统制造业及服务业,竞争优势仍集中在传统行业中的市场垄断、资源垄断和劳动密集型领域,但在高科技领域和高端服务业领域有开始突破的迹象。美国跨国公司存在较强高科技领域和现代服务业领域的竞争优势。(https://www.daowen.com)
此外,日本企业主要来自车辆与零部件、电子与电气设备、贸易、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等领域。英、法和德国企业主要来自银行业、车辆与零部件、人寿与健康保险等领域。日本和欧洲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一些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包括俄罗斯、印度、巴西和韩国等在内的其他新兴经济体企业主要来自炼油、银行、能源、车辆与零部件以及采矿与原油生产等行业领域,在财产与意外保险、航天与防务、制药、信息技术服务等其他行业基本没有上榜企业,说明其他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低端的传统行业领域。相比较于其他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中国跨国公司竞争优势明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