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会泽古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诗文集(下)

会泽古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诗文集(下)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4年出版发行的《会泽之旅》一书及2018年刊登于“会泽万事通”公众号上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会泽十景》可以说属于会泽主流文化派生出来的子文化。该文共11篇,除介绍清中叶以来与名城并列的十景外,最后还有一篇“结语”,即《一曲铸剑为犁的颂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会泽十景》。

会泽古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诗文集(下)

2004年出版发行的《会泽之旅》一书及2018年刊登于“会泽万事通”公众号上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会泽十景》可以说属于会泽主流文化(铜商文化和彝族“祖源文化”)派生出来的子文化。

《会泽之旅》于2004年7月由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字数为180千字,印数2000册,书中除收录了曲靖师范学院郭兴良写的序言《凿开会泽历史文化之“核”》外,尚有作者写的一篇《岁月如歌,名城如珠——会泽概况》。全书由“寻梦铜都”“地缝幽情”“磅礴乌蒙”“人鹤依依”5个板块共22篇文章组成,其中属于“地理文化”方面的文章共12篇,分别为会泽境内的蔓海、金钟山、雨碌大地缝、以礼河、马鞍山文笔塔、大海草山、云弄山温泉、小江和蒋家沟泥石流、大桥、长海子黑颈鹤保护区、水城梨园、水城汉墓、鸡鸣四县等地。

《会泽之旅》是20世纪初会泽提出的“实施旅游带动战略”的产物,在此之前,会泽已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会泽钱王之乡旅游文化节”,故该书在介绍会泽山川风物时,笔触较为抒情,现举例如下。

如蔓海,《蔓海春秋》一文中这样写道:“蔓海风光,四时变幻,气象万千,清晨,薄雾轻笼,烟波无限,当朝阳初露,轻纱褪去,湖水一碧如洗,睡美人拖着秀美的长发,像在对镜梳妆。当旭日东升,湖水如染,一片金黄,瞬时波光粼粼。夕阳西下,余霞错绮,湖水变成一片墨绿,这时,轻涛拍岸,渔舟唱晚。月夜,水静风轻,月影波光,渔火点点。雄壮峻峭的山,妩媚温柔的水,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像一位壮实的汉子,身边依偎着一位温柔美丽的小媳妇,使人对大自然的精心布局叹为观止。”

如《云弄山温泉》,作者这样写道:“中午过后,尖山方向的驮铜马帮顺着山腰一条蜿蜒而又逶迤的小道络绎不绝地向府城进发,到温泉时已是人饥马困,温泉成了他们最好的端梢歇脚的好地方。可以想象,远方马队阵阵,近处驮铃声声,澡堂依山临涧,一条瀑布竖挂于澡堂上空,沟中之水清澈可爱,水声哗哗。池中热气腾腾,清净如玉,泉水自石罅而出,如鱼吐沫,整个澡堂乳花融融,灵珠颗颗。房屋四周,卖凉粉的,煮汤圆的,摆葵花摊的,泡茶水的村姑孺妇,正在招徕要洗去长途汗渍及疲劳的赶马汉子,吆喝声、马嘶声、调笑声,配着喧嚣的流水声及浓荫花丛掩映的亭台楼阁及后面陡峭的山峰、瀑布,好一幅绝妙的边陲铜运古道的风俗画卷。”

再如《小江和蒋家沟泥石流》对泥石流的描写:“特别是夜晚,那恐怖的情景,悲惨的场面,未经历过的人是难以想象的。整个天空,乌云密布,阴森森地笼罩着大地,好像要把这个世界压扁似的,顺着牯牛寨而传来的雷鸣声,像神女在施展魔术,将要把人类推入毁灭的深渊。雷声在头顶上轰鸣,大地被震得颤抖,划破天空的闪电,似乎在将漆黑的天空撕成两半。接着,狂飙骤起,大雨倾盆而下,雷电交加,暴雨如注。瞬时,山崩地裂,风声、雨声、轰鸣声、坍塌声交织。借着天空的闪电,可以看到,各山间的洪水冲击着、混搅着大量的泥屑、石块、沙砾,形形色色的狂涛恶浪宛如亿万头饿荒了的巨蟒,汹涌澎湃,吞噬一切,从四面八方朝着入汇奔去,真正是‘千丈波高漫道路,万层涛激泛山岩’,此时,整个泥石流石块的撞击声,惊天动地,石块与石块撞击处,发出耀眼的火花,形成了条条银色的火龙,天和地,人和水,人与自然,处于一片混沌之中。天亮时分,放眼望去,一切都面目全非了,前面的山,已坍塌了一半,面前的小沟,似乎一夜之间变宽了,沟中的沙砾、石块洗刷得那么干净,一堵巨大的沙坝,堵住了江水,拍打着两岸的岩石,慢慢地形成了一个泥沙淤积的湖泊。”

以上这些散文化的抒情描写,得到了郭兴良的称赞,他说:“从这个意义上,我把本书界定为开发会泽旅游文化资源的地域文化散文集,它既是对名城景点景区的美学鉴赏,又是对会泽历史文化的学术导解,它既有空灵跳跃的文学色彩,又有比较饱满的文化含量,或者说它既是科学的,又是审美的。”(www.daowen.com)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会泽十景》属于会泽主流文化中派生出来的子文化——地理文化的范畴。该文共11篇,除介绍清中叶以来与名城并列的十景外,最后还有一篇“结语”,即《一曲铸剑为犁的颂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会泽十景》。文稿首先发表于“会泽万事通”公众号上,平均每篇文章的点击次数都在一万左右。文稿刊登后,由于它新颖的内容,独具特点的介绍,图文并茂,曾被“今日头条”“百度”“一点资训”等网站转载,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后,11篇文稿均收录于《名城研究》第七辑中。

乾隆二十五年(1760),湖南巴陵人方桂调东川任知府一职,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东川十景”,即春屏春晓、金钟夕照、饮虹云阵、龙潭夜月、龙慕桃花石鼓樵歌、温泉柳浪、水城渔笛、青龙残雪、蔓海秋成,为东川十处较有特色景点,并以此为题材,写了十首七律诗,歌颂这十处景色。其后,到清光绪年间,知府蔡元燮也曾以十景为题材,写过十景诗,并刊刻于金钟山小花园的石板上。到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刘尧民先生及杨德辉社长也曾以此为题材,吟诵过十景。另外,对“东川十景”作介绍的前贤有夏培训及杨泽仁先生。笔者所著《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会泽十景》,是站在会泽地理文化的视点上,吸收了前人研究的成果,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历史上的这十景,基本把历史上吟咏东川十景的诗作都收录在案,并对十景的历史及现状都作了介绍,实为会泽主流文化下派生的子文化——地理文化的力作,并对十景中的变化,站在一定的哲学高度,揭示其发展的规律,现举例如下:

如“蔓海秋成”一景,文中最后这样写道:“三百年前,会泽人民泄蔓海之积水,水消田出,将一片湿地,湖泊变为良田;三百年后,人们退耕还湖,又将一片良田回归于湿地。这种由湿地变成稻田,又由稻田变成湿地的做法,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螺旋式发展的规律,在否定之否定的哲学原理中,湿地公园看似返回原点,但它却是更高层次的返璞和归真。这种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值得深思和玩味。”

又如“温泉柳浪”一景,文中写道:“冯誉骢的《云异山温泉》一诗,先赞颂了该温泉‘其势飞匹练,其声戛鸣玉,其暖如春云,其清酿醽醁’,对该泉的‘势’‘声’‘暖’‘清’作比后,最后得出了‘不为寒士寒,不为酷吏酷’,这种不因人热,也不因人凉的特点,难道仅仅是对云异山温泉水温的一种描写吗?作者实际上是对世态炎凉的一种批判,是对社会上势利眼的一种鞭挞和嘲讽,它不仅是对自然的描写和讴歌,实际上已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哲学意蕴了。”

本系列文章最有价值之处是它的结语,在分别介绍“东川十景”后发问:东川十景(从提出)到现在已近三百年的时间了,在这三百年的时间里,古人所列十景有的已名存实亡,有的已面目全非。作者为什么还旧话重提呢?文章最后写道:

这一巨变,是通过对血腥的战争的反思,铸甲销戈,进而铸剑为犁,化干戈为玉帛,从而实现和平而带来的。会泽十景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而出现的,它歌颂的是铸剑为犁而带来的歌舞升平的景象。今天,当我们吟咏这些田园牧歌式的诗篇外,对于那些整天搞军备竞赛的人和国家,应该说有所启示吧!在新时代重温会泽十景,其意义也正在于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