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小帅:学生问题诊疗实战案例

小帅:学生问题诊疗实战案例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平时和同学发生矛盾或被老师训斥后,小帅都会拿小刀自残。小帅还有小偷小摸的毛病。

小帅:学生问题诊疗实战案例

涌泉:小帅,农村孩子,七年级。父亲是电焊工,母亲在他两周岁时离家出走至今未归,从小由奶奶带大。他在当地乡镇上小学,初中在县城。每次考试,大部分课程分数是个位数;不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平时不能和同学们和谐相处,脾气暴躁。逃学两次后,经学校家长配合教育,又回归学校。

小帅喜欢班里的一位女同学,找其他同学帮忙替他写了几次情书。常用字不会写,他找人替写。女同学不搭理他,他就在自己胳膊上拿小刀刻上这位女生的名字。平时和同学发生矛盾或被老师训斥后,小帅都会拿小刀自残。情绪稳定时,我和他谈过几次,软硬办法都使上了,可效果不太好,他脾气上来时还会自残。

小帅还有小偷小摸的毛病。刚上初中时,他就偷拿了其他同学的电话手表,我私下问他要回,并教育了他。可没过多久,他又偷了街上的电动摩托,被派出所找上门来。处理了这事后,我又教育了他,现在还有在校偷盗的毛病。

yanghaijian:小帅有没有怕的人?

涌泉:有,他父亲,犯错后他父亲会狠狠地打他,有一次打得大腿上都是黑青伤痕。

海蓝蓝:如果再以暴制暴,就是在死结上用力,这个孩子本来就是暴力受害者,再用暴力,只会更加坚定他对暴力的信仰。可尝试这些方法:

①做学生父亲的工作,建议不要使用暴力解决家庭冲突。

②学生出问题,老师也不使用暴力解决问题,让这个学生看到,不使用暴力也一样能解决问题,而且效果更好。

③指导学生如何和别人打交道。

难吗?

如果觉得成本太高,那么,控制状态不恶化,我想家长和学校也不会责怪你什么。

如果是我,可能把这个学生当作研究的样本。

涌泉:以上你说的①②③我都做了,上上周还专门交代家长给孩子多带些吃的东西和同宿舍的一起分享,家长做了,孩子也做了,关键是他心情不好时,也许同学的一句玩笑话就能招来他一顿打。

也许需要时间等待他变化?

海蓝蓝:是的,需要持续地关心,或许让善于疏导的人把这个学生内心的愤怒疏导掉。

王晓春:小帅是问题生,很可能是中度到重度的问题生,至少是中度,主要是心理型的。下一步怎么办呢?我的意思,别着急办,因为以前老师们各种手法可能都已经用过了,一般老师的本事可能都用光了,那就必须得找新路。新路有没有呢?不知道,找找试试。所以我就主张涌泉老师您现在稳住这孩子,尽量对周围同学进行教育,防止激怒他,使他在班里少起破坏作用,然后找几个突破口试一试。

我现在想到有这么几点。第一,他为什么返校?这种孩子,他辍学又回来了,可能是迫于他父亲的压力,也有可能他对学校还有点儿留恋。这个很重要。我建议涌泉老师如果有机会的话,问问小帅:“你觉得学校还有什么地方吸引你吗?”如果有,问清楚是什么,这就是下一步工作可能的突破口。如果他说:“我根本就不想来,我爸逼我来,说不来他犯法,所以我不得不来。”要是那样的话,老师心里有数,下一步你就可以做维持的工作,就不必有过高的期望值了。

第二,这孩子早恋,给女同学写情书,这当然不是好事,但也有可能成为突破口。我希望涌泉老师认真观察分析一下这个女孩子有什么特点。他为什么喜欢这样的女孩子?这个女孩子哪里吸引他?注意,不会光是外貌,可能还有性格方面的地方吸引他。你把这个找到,也可能成为一个突破口。

第三,涌泉老师介绍,这个孩子容易翻脸。我希望涌泉老师做一下观察和记录,他最喜欢和什么人翻脸,在什么情景下,遇到什么样的情境爱翻脸。一个人不可能老翻脸,那就累死了,谁都是在一定情况下,对一定的人,碰到一定的事儿,你触发了那个机关,他才翻脸的。这个机关在哪里?要找到的话,以后在预防和进一步引导方面都可能是个抓手。还有一个,偷东西。如果老师跟他关系好的话,可以询问一下:你要东西干什么?小孩偷东西,他有的是为了直接占有东西,也有的是为了偷完了以后去卖钱。你问他想要什么。总之,我们要把小帅这个人,他的愿望,他的思路,他的行为方式,搞得心里有点儿谱,这样下一步教育起来,就可能有招了。

这些意见,涌泉老师参考。您试一试,不要抱太高的期望,同时绝不放弃。所谓不放弃,包括两个含义:一个是对学生不放弃,另一个是对自己不放弃,我永远不承认我束手无策了,没有对策我也想办法找点对策。注意,研究型的教师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他在没路的地方找路,找的时间长了,就有路子了。

思远道:小帅脾气暴躁是情绪引起的,打别人就是释放情绪的一种方式。这是一个容易情绪化的学生,可以说在他与别人交往的所有行为中,他自己都处于防御状态,尽管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进攻状态,实际上是防御自己的内心领地。他的内心领地他自己是意识不到的,他观念中的处世行为方式就是让别人受伤或者让自己受伤,他认为这是必须的。用肢体冲突解决交往上的被侵犯感,说明他语言上的交流比较困难,他父亲也有这问题,当孩子出现过错的时候就是动手打。当一个人骂不过或者说不过的时候才会动手,老师也经常是这样。

这样分析的话,得出的结论就是,先解决沟通问题,解决表达问题,解决情绪释放问题,最终要拓展他的内心领地范围,让他不至于时时感觉到被侵犯。教师和家长应该经常和这个孩子谈话交流,不是给他讲道理,更不是训斥,重点是听他说,引导他说,每周至少要和他谈话一次到两次或更多。倾听他说话,特别要关注他的愿望。这个孩子的话有可能比较少,至少表达不会很流畅,尤其是在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的时候。情绪化还有一个原因是对某些问题看得特别重,容易情绪化的人都有一个情结在内心,只要触及这个情结的阀门,就会触发他的情绪导致行为的爆发。对于这种孩子不能有学习上的期望,所以谈话最好不要涉及学习。如果学校有合格的心理咨询老师,可以用心理咨询的方法,适当解决一些问题。

王晓春:请涌泉老师注意,思远道老师说的这个语言问题,挺重要的。我自己确实有这方面的经验,有暴力倾向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有语言障碍,就是他没有办法用文明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他就直接上手了。暴力本质上是和别人联系与沟通的一种特殊方式,这一点一定要想清楚。比如说,低幼的孩子,他要跟别人借东西,他不会表达,没受过这样的训练,他就伸手抢。实际上他这个“抢”本质上跟抢劫是不一样的,一定要分清楚。所以这个小帅,如果他确实有比较严重的语言障碍,那这是第四个抓手,是一条路,弄好了还能走通。我曾经做过类似的工作。有的孩子,你别的都不做,就让他读书,就每天出声念,过一段时间以后,他的脾气就慢慢变好了。有人就说,你看圣人多伟大!实际不全是。一个人表达能力提高了以后,他就不必上手了,他可以跟人说呀,对不对?

另外,刚才我又想到了自残问题。这个小帅,他拿小刀划自己的手或别的地方,这就是自残,自残是必须重视的。小帅是一个心理问题生兼品德问题生,到底主要是品德问题,还是心理问题,我还说不准,好像心理问题是主要的。自残是心理问题,它有好多原因的。有人自残是在惩罚自己,“我真不是东西”,我给自己一刀;有的人自残,是发泄,情绪没处发泄,我拿自个儿发泄。注意,这不是惩罚自己而只是发泄,惩罚有自我批评的意思,发泄没有。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吸引别人注意。比如我给女孩子写情书,人家不理我,于是我自残,弄得到处都是血,全班震惊,人人议论,那女孩子没准就同情我了,可怜我了,没准儿就跟我好了。还有一种就是追求刺激,只要有刺激性的事儿他都做。请涌泉老师考察一下,在逻辑上推理一下,他到底属于哪一种,还是都不属于。我们要研究他为什么会这样,然后再开药方,现在不急于把他治好,着急就容易盲目,你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你怎么治啊?

涌泉:是了,小帅有语言障碍。我回想他和别人发生矛盾告到我这儿时,他描述不清,每次都是其他同学说。他好多字不认识,拼音拼不了,下一步我的首要任务是教会他拼音,再给本字典,再提供书。读什么书呢?

王晓春:他喜欢的,浅显的。

涌泉:为什么返校的问题,小帅说:“爸爸让我在工地干活,干了一上午,实在干不动,所以要返校。邻班有我表妹,我要回来保护她。”(www.daowen.com)

小帅本周没和同学发生不愉快。昨晚私下问了几个同学,都说这次小帅返校比以前进步了。我也觉得是这样。今天我们开家长会,从前期的准备工作,到今天的会上,一些琐碎的小事,小帅都积极协助班干部完成。

他喜欢的这个女生:文静,乖巧,善良,乐于助人。

我还问了他和同学一些问题:

1.你会对什么人下狠手?

小帅答:别人打疼或碰疼我时,别人骂我没妈时。

2.小帅爱和什么人打架?

同学1答:让他当众出丑的,伤了他脸面的。

同学2答:不能满足他要求的,比如他找人借橡皮,不给就骂。

3.上次你为什么偷人家电话手表?

小帅答:他嘲笑我,我找不到和他打架的机会,偷他的东西报复他。

4.为什么偷街上的电动自行车?

小帅答:没钱花,偷来卖钱用于吃饭和回家的路费。

5.为什么不借?

小帅答:借不到,同学们不肯借。

王晓春:涌泉老师的这个案例,我帮他提供了一点儿调查线索。他做了一些后续调查。这个调查非常重要,调查完了以后,你就发现有招了,所以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你不调查,常常不知道该从哪儿入手。

我们看看涌泉老师查出什么来了。小帅曾经辍学,又回来了。为什么回来?老师问他,他说,爸爸让我在工地上干活,干了一上午,实在不行,所以要返校。我估计他是吃不消。父亲这招很好,很厉害,让他明白了,混社会不容易,走江湖不容易,没有在学校舒服,所以他回来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就是说,社会帮学校进行了教育,把他送回来了。可见学校教育有时候需要社会教育帮助。你千万不要认为当老师的可以包打天下,没有这种事情,学校教育作用一般说来不如社会大。同学们反映这个小帅回学校以后有进步,他没法不进步。这个进步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吗?我觉得不是。是社会教育的结果,他原来觉得学校没意思,现在可能还觉得没意思,但是比起在工地上干活还强点。我们教育的很好的基础。

我还注意到,他说邻班有我表妹,我要回来保护她。注意,这又给咱们提供了一个教育抓手。涌泉老师,我希望您找找这个表妹,看看是否真是他的表妹。如果是,您问问她对这个表哥的看法,从中可以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比如他有什么爱好,有什么特长,他将来想干什么,这个表哥怎么保护你。另外,如果这个小帅跟他表妹关系确实不错,你还可以做点表妹的工作,让她表妹说两句:“你在学校瞎折腾什么,你好好读书,到毕业,考一个技校什么的,不也挺好的吗?”说这么一句,比你老师说好多话都管事。这不是很好的突破口吗?

同学们还反映说,一些琐碎的事儿,小帅能够协助班干部完成。那很好啊,索性给他安排工作,但是注意不要安排他做第一把手,要做副职,比如说做生活干事,辅助生活委员工作。这样,他的精力能得到释放,他干点事儿同学也会表扬两句,他就会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有价值,能被这个集体所接受,会越来越进步的,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抓手。

他给人家写情书的那女生有什么特点?涌泉老师反映,特点是文静,乖巧,善良,乐于助人。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抓手。找个机会,涌泉老师或者是让他的表妹跟小帅谈谈:“你喜欢人家,你知道人家喜欢什么样的男生吗?”我长期研究问题生,发现相当一部分问题生都是绝对的自我中心。他喜欢别人,却不考虑别人是不是喜欢自己。我当班主任的时候,曾有一个男同学,他喜欢某女生,就在自己书包上写上人家的名字,写了好多名字,热情非常高。我就问他,你这么喜欢她,人家是不是喜欢你呀?他当时就愣住了。你信不信?他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这是他们的思维方式。这是单线的,一个方向,就是一条射线,直往外延伸,他也绝不会站在对方角度想一想,我有什么条件让人家喜欢。现在有很多大龄青年,剩男剩女也是这思路,挑别人无微不至,非挑一个世界最完美的人。他也不想一想,最完美的人凭什么喜欢你呀?他不想这事儿。你说这事新鲜不新鲜!但真就这样。所以,涌泉老师可以让他表妹跟他说:“哥,你知道女生喜欢什么样的男孩子吗?”这会对他触动很大,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抓手。

你为什么对别人下狠手?小帅回答,一个是别人把我碰疼了。这也许是真话,也许是假话,我们权且认为这里有真话的成分,就是他的皮肤可能比别人敏感。注意,孩子跟孩子皮肤敏感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痛感比较差,挨一下,没什么感觉。这种孩子,你可能会以为他特别坚强,其实不全是,他感觉不到那么疼。有的孩子则不然,你稍微碰一下他就真的很疼的,他痛感特别厉害,这样的孩子你不要轻易断定他是娇气,要跟周围同学说,别碰他,尽量不要碰他,碰了赶紧跟他说对不起。小帅也可以这么对待。还有一点特重要,就是这个小帅说,别人骂我没妈,特别恼火。他妈妈不是离家出走了吗?这事是他们家的一个痛点,别碰。打人别打脸,骂人别揭短。一定要跟班里同学私下做好工作,绝对不可以提此事,因为这等于点燃定时炸弹的引信。如此,就可以少很多矛盾,有利于小帅进步。

还有一个上次思远道老师提到的语言问题。小帅真的是不善于表达,所以才容易跟人冲突。如果他愿意的话,涌泉老师可以鼓励他每天读10分钟、20分钟的书,出声念,读一些最浅显的,他喜欢的、感兴趣的书。我估计一个学期才能见效,他就会变得温和一些。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其实就包含这个意思。书读多了他词汇多,就可以用语言来解决好多问题,能文斗,他就不武斗了。他不能文斗,不会,所以他就武斗。为什么粗人爱动手?这是基本原因之一。秀才见了兵,有理说不清,我跟你秀才说不清楚,就动手。所以读书是很重要的。最近有位专家说,学校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念书,他说得挺对,虽然不全面。读书多的不一定就是好人,反正能解决一些问题。

有的老师可能要问,王老师,您出了好几个招,好几个抓手,哪个能管事啊?这还真不好说,我也不知道。我要是班主任,我就会一样一样,就是试错。任何科学研究都是一个试错的过程,科研成果实际上是由一大堆错误垫起来的,摸着石头过河。你不知道哪个办法一定会管事,都试一试。如果成功了,你得到了经验;如果失败了,你得到了教训。你的经验就越来越多。为什么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因为哪本书也没法告诉你,具体到哪个孩子什么情况。它不会告诉你某个孩子有个表妹在邻班,他要保护她。这就看你的调查研究能力了,所以学书本一定不要背那些结论,那没有用。

这个孩子,目前我对他的看法有一些变化,我觉得他不像我原来想的那么麻烦,那么难。可能他会有一些进步的,只是学习成绩上可能会困难多一些。这是一个什么学生?原来我以为他是个心理兼品德型的问题生,现在看来,他是一个行为习惯型的问题生,中度。他心理问题不算大,沟通不算困难,不封闭,你问什么他就说什么。他也不是多么坏,跟学校对立,跟老师对立,心机很重,不是的。他头脑不复杂,他就是家庭环境不好,社会化不够,很多习惯、生存的基本技能他不会。这样的孩子如果我们抓得好一点儿,他可能会有比较大的进步,而且他会永远记住老师对他的帮助。

涌泉:我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1.研究教材。2.研究试题。3.研究学生。教过几年书后,因为有课标的要求,1和2这个任务好做,相对于3它们都是死的东西,好对付。而3是活的,它变幻莫测,最让人头疼。在这里,王老师给了研究学生的思路,我照着做了。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有调查就不能随便下结论,不能用成人的观点认定一个学生问题背后的本质,当你和学生交谈后,会发现他所做的事背后的原因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样。调查、交流是多么重要啊!

王晓春:涌泉老师的体会挺好,要入门了。我说一下咱们的教育诊疗和心理治疗的区别。心理治疗包括成人,咱们教育诊疗基本上是针对学生的,当然,也有针对教师和针对家长的。我们的教育诊疗特点是什么?就是遇到一个问题,我们不从书本出发,就看这是怎么回事,然后就不停地追问,特别是要问本人的感觉和想法。孩子们心里怎么想的,跟咱们的估计常常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这是我在工作中犯了大量错误才总结出来的。像这个小帅,他进步了,为什么呢?因为他吃苦头了,他干活累得要死,在社会上混不下去,觉得校园还是比较温暖的地方,他就回来了。这个你要是不问的话,你绝对不知道他为什么。

问,不停地问,你就会发现有抓手,有突破口,然后就试试。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不成功我再找,就这样不断地摸索。我们根本不从理念出发,理念有,但是它都融化在你的能力中。心理治疗不是这样。心理治疗必须贴标签,你这是什么病,是自闭症还是狂躁症,还是什么的。贴了标签以后你就会顺着标签往前走,然后就用心理治疗的一套办法,按照他那格式、套路,进行治疗。咱们不是这样。咱们按教育问题处理,什么手段都用,只要它是合法的,只要不违反教育原则。

我们是教育者,不是心理医生。我们跟学生的关系与心理医生跟病人的关系不一样。心理医生跟病人的关系,相对来说比咱们更平等一些,他是完全不允许干涉病人的。我们不是,我们是教育者,是领导者,有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学生下命令。心理治疗你必须得自愿,必须得让他倾诉,在我们这儿有的时候是不适用的。我们一定不要忘记我们的专业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