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外学前教育简史

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外学前教育简史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凯果玛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1.凯果玛的教育活动凯果玛曾在法国公共教育部工作多年,从事学前教育改革工作。她把尊重幼儿个性和创造精神视为学前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强调母育学校和幼儿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都应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凯果玛的教育活动和教育主张对法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外学前教育简史

(一)凯果玛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

1.凯果玛的教育活动

凯果玛(Kergomard,1838—1925)曾在法国公共教育部工作多年,从事学前教育改革工作。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后,政府设置托幼机构改革方案起草委员会,此后又专门成立负责编制母育学校教学大纲的委员会,凯果玛在这两个委员会中担任领导工作,具体领导了19世纪80年代法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改革,促使政府将托儿所改造为母育学校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编写了母育学校的教学大纲。其主要著作是《母育学校的教育》。

2.凯果玛的教育思想

凯果玛指出了学前教育机构教育的双重目的:社会目的和教育目的。社会目的要解决母亲不能照顾自己孩子的社会问题,教育目的是指学前教育机构要像一个聪明而诚挚的母亲那样施行教育。她把尊重幼儿个性和创造精神视为学前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强调母育学校和幼儿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都应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她指出了游戏与活动的重要教育意义,认为幼儿体力和脑力活动具有发展双手灵巧性和陶冶智慧、心灵的重要作用。她把生活看作一切教育体系的基础,认为应使学前儿童了解外部世界,养成勤劳的品性,并反对向儿童进行宗教教育。凯果玛的教育活动和教育主张对法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www.daowen.com)

(二)塞贡的智力低下儿童教育方法

塞贡(Seguin,1812—1880)是法国著名的精神病医生、智力低下儿童教育家。1837年,他在巴黎一家医院开创了一所智力低下儿童学校,为智力低下儿童首创了一种现代教育方法。在其影响下,欧洲出现了许多类似学校。1848年,他应邀赴美国各地讲演,还为智力迟钝儿童建立学校、开办诊所,并著有相关著作。

塞贡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是着重感觉和运动神经的训练。他主张,早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感觉和运动训练;人体各个部分是统一整体,人的心理与生理机能是相联系的。儿童发展依次出现四个阶段,各阶段均有其特征及相应任务,第一个阶段发展器官的功能;第二个阶段以躯体训练为主,包括感知训练和运动神经训练;第三个阶段是智力训练,通过活动掌握知识;第四个阶是意志训练和道德意识训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