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慕课课程学习改善建议|实证研究聚焦职前教师发展

慕课课程学习改善建议|实证研究聚焦职前教师发展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完成问卷调查后,笔者再次与田教授进行了一次简单的电话访谈,田教授表示她仍致力于环境教育概论慕课的完善。我校通过超星慕课平台开设的环境教育概论,要不断强化授课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做好互动的评价,以便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效果。目前,慕课与翻转课堂结合的学习模式已夺人眼球。

慕课课程学习改善建议|实证研究聚焦职前教师发展

1.优化学校内部制度,加强学校间的合作

从笔者与田教授的访谈中可以发现,地方高校慕课的建设往往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比如资金不足、师资不足等。在完成问卷调查后,笔者再次与田教授进行了一次简单的电话访谈,田教授表示她仍致力于环境教育概论慕课的完善。

对于资源不足的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种方案。

一是优化学校内部制度。从内部制度层面上讲,我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可尝试在小范围课程的传统教学学时纳入一定比例的慕课学时,让慕课教学与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有机结合,得到试点反馈后对其加以改进并逐步推广。校方应鼓励教师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思维模式,大胆引入或创新慕课教学,将教师进行慕课教学研究的相关课时、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纳入职称评定的个人教学考核工作量内。在校内科研和教学改革项目评优政策中,应向优秀慕课教学研究项目倾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我们建设慕课平台不免会关注成本问题,慕课平台毕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兴产物,前期制作对资金和人力、物力的要求非常高。但这是一项一次投入、长期回报的投资,回报可呈几何性增长,长远来说,收益更甚。对于建设经费我们可向主管教育部门提出预算申请,抑或以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方式募集资金,从而达到互惠双赢模式。

二是加强学校之间的合作。我校可在邻近区域寻找办学特色相当的兄弟院校(如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协同开发精品慕课平台。与此同时,在挑选课程上,我们可考虑选择实用性较高的特色课程,从而避免受内容相似的名校名课的冲击,其中包括教学内容交流、录制形式、设施方案、视频后期制作及上线技术支持等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各校多方资源共享,这样既节约了成本又增加了慕课的影响力。

2.借鉴国外优秀慕课建立良性互动体系

为了解决环境教育概论慕课缺乏互动交流机制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学习国外优秀慕课课程建立良性便捷互动体系。“大规模互动与参与”是慕课的显著特色之一。我校通过超星慕课平台开设的环境教育概论,要不断强化授课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做好互动的评价,以便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MOOC课程平台发布的相关微视频中,预先设计与参阅学生之间的互动环节,通过技术手段在微视频当中嵌入相关的测试题,实时监控学生互动的效果,保证学习质量。这样的方式在国外几个较大的MOOC课程平台中,都有比较成熟的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此同时,授课教师还可以根据所授课程的特殊情况,采用一些除了微视频互动以外的互动方式,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互动,增强学习过程的参与感与成就感,深化所学知识,强化探索课程知识的内在动力。

3.利用慕课和翻转课堂结合的学习模式

环境教育概论慕课还未建立完善的线上作业和检测机制,在这之前可以积极利用慕课和翻转课堂结合的学习模式。目前,慕课与翻转课堂结合的学习模式已夺人眼球。该模式重新安排了课内和课外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将知识讲解与个体建构主要放在课内,将知识内化和社会协商主要放在课外,真正让学习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由于课外时间较为充裕,这种学习模式便于学习者根据学习风格和认知特点合理安排学习内容、表征形式和学习进度,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责任心和控制感。在课内,他们将课外学习中的收获体验与教师和同伴分享,通过共同活动在个体之间激活、共享与交换默会的知识。此外,课内时间还可用于更加积极的项目式学习,引领学习者一起解决局部性或全球性的挑战,以深化学习者对学习主题的理解。(www.daowen.com)

4.建立完善学习流程监控

利用线上学习所产生的大量数据,通过超星慕课平台的统计功能实行学习行为监控。学习流程监控应当分为教师监控和学生监控。教师监控中又应当包含课程总览、成绩管理和学习监控。课程总览会自动统计本门课程的详细情况,教师可以直观快速地了解课程的进展详情,包括学生数、访问数、讨论数、任务进度、视频观看时长、学生活跃度等。成绩管理可以将学生整体成绩分布情况和每个学生的具体成绩组成以及排名清晰展现。学习监控中应设有教学视频观看监控功能,即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功能设置实现观看时防止快进、防止跳集观看、防止窗口切换,通过技术手段管理和监控学生线上的学习行为,最大程度保证视频学习时间。在学生监控中,每个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各项学习情况,包括成绩、学习时间总计、课程考核方法以及自己的学习进度。教师通过监控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从大局把握课程的整体情况,并掌握个别学生学习情况;学生通过监控自己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自主性,做好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5.围绕核心知识做好微课程的研制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David Pritchard教育研究组总结得出的结论之一是“短小课程视频对学生的学习帮助很大”。从泛在学习对技术的要求,以及从心理学出发以学习者角度考虑,传统的课时长度不适合网络在线学习。在建设环境教育概论慕课课程视频时,课程内容组织与学习资源设计的逻辑顺序应当始终围绕学科领域内的核心概念有序展开。比如,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围绕着一个中心概念、一条原理或定律进行设计,这样既可避免课程视频过长又保证了课程知识的呈现效果。但是,在设计这节课时,教师需要重点把握这节课与上节课、下节课内容之间的主要关系,增强课与课之间的逻辑性、连贯性和整体性,以便学习者在正式学习时能够将这些看似孤立的短课内容关联起来,形成活性的知识网络。

6.加大宣传,引导学生认识课程重要性

对生科系学生和资旅系学生的访谈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个系的学生对于环境教育概论这门慕课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问卷调查的数据也表明我校学生在利用新媒体进行学习时的动机与行为还存在不足;大部分学生对于慕课了解不够,绝大部分学生只是为了拿到学分而没有真正地学习课程的内容。这种情况无疑与地方高校通过新技术建设慕课来提高学习效率和优化教学过程的初衷背道而驰。为解决该问题,笔者有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授课教师应该在传统课堂上强调该课程的重要性,同时向学生传输自主学习的理念并鼓励学生使用新媒体进行自主学习。二是加大宣传。我校应该对所建设的环境教育概论慕课加大宣传推广,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慕课是什么,更要让他们了解所建设的慕课的理念、目标、定位、做法及优势,全方位提升慕课课程的影响力。三是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新媒体。如我院可以利用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加强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向他们征求慕课建设意见、收集问题并及时反馈信息;同时,可以组织线下交流将慕课课程推广出去,提升学生对于慕课课程的兴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