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中的机器人同事关系
你的同事中会有智能机器人同事。这不仅仅出现在有关AI的影视作品中,在现实工作中也已经存在。例如,在北京邮电大学校园里开展日常巡逻的智能机器人,已经与人形成了合作关系。一项对3 800名商界领袖的调查显示,82%的受访者预测人类和机器人将在五年内展开合作。戴尔公司战略和规划高级副总裁Matt Baker表示:“我们开始逐渐认识到人与机器之间更紧密集成的观念。”[53]那么,AI加入人类工作环境,对原先人们的合作会带来哪些影响呢?实验显示,在人类社会中间加上人工智能,可能会改变我们与他人的互动。案例如下。
耶鲁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引导一小群人与人形机器人一起在虚拟世界中铺设铁轨。每个实验组由三个人和一个蓝白相间的小机器人组成,他们围坐在一张方桌旁,通过平板电脑完成任务。这个机器人被设定为偶尔会犯错误,并且会承认错误:“对不起,伙计们,这一轮我犯了错误。”“我知道这可能难以置信,但机器人也会犯错。”结果证明,这个会作忏悔的笨拙机器人通过改善人类之间的沟通交流,帮助这些小组表现得更好。他们变得更放松,更健谈,安慰那些容易犯错的小组成员。与机器人只做平淡陈述的对照相比,有忏悔机器人的实验组成员之间合作得更好。[54]
如同这个实验所展示出来的一样,机器人在与人类的一同工作中,能够通过改善人类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促进人类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但是,智能机器人的介入,也可能给我们人类的互动带来破坏性的影响。案例如下。
在研究者所设计的实验中,研究人员给了几千名受试者钱,让他们在多个回合的网络游戏中使用。在每一轮测试中,受试者被告知他们可以保留自己的钱,也可以将部分或全部钱捐给邻居。如果他们捐了钱,研究人员也会捐同样的钱给他们的邻居。在游戏初期,三分之二的人表现得无私。毕竟,他们意识到在第一轮对邻居慷慨可能会促使邻居在下一轮对他们慷慨,从而建立一种互惠准则。然而,从自私和短期的角度来看,最好的结果是保留自己的钱,并从邻居那里得到钱。在这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在整个受试群体中加入一些假装人类玩家的自私机器人,就可以促使整个群体做出同样的自私行为。最终,参与实验的人彼此完全停止了合作。这些机器人就这样把一群慷慨的人变成了自私之徒。[54]
在这个实验中,实验者通过巧妙地将机器人设定为一名自私的参与者,从而影响了团队中其他人所作出的选择,人工智能可能会有效降低我们合作的能力,这一事实非常令人担忧。(https://www.daowen.com)
(2)人与机器人的婚姻关系
据报道,法国人Lilly自己亲自动手,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一个叫In Moovator的机器人(如图3-4所示),Lilly已经与In Moovator订婚了,她说,一旦人类与机器人的婚姻在法国合法化,他们将立即结婚。Lilly说她是在19岁时意识到机器人对她有着强烈地性吸引,而对于人类同类,她却很排斥与他们产生身体接触。她认为这个不是什么“荒谬的”或“道德败坏的”想法,这只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55]
图3-4 Lilly与她的机器人同伴
对此,瑞士应用科技大学的Oliver Bendel教授认为,人类与机器人的性和爱关系将不会获得道德的支撑。他认为“婚姻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合同形式,它被用以管理人与人之间共同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对孩子的照顾和福利。也许有一天机器人能够拥有真正的责任和权利,虽然我不相信这会发生。”Bendel认为,人类与机器人的婚姻或许因为社会压力而合法[56],婚姻制度作为一项规范人与人之间权利和义务的一种制度安排,是一种历史现象,并不是人生来就存在的,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项制度也可能会发生改变。无论未来如何,人们应先提前做好准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