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跨境电商: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跨境电商: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跨境电子商务所面临的问题2018年1月1日,我国将全面实施新的跨境电子商务监管体系。目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单纯地模仿和嫁接他人成功的商业经营模式而在此基础上不进行完善或者创新的现象十分普遍。安全问题是跨境电商所面临的严重问题。跨境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政策很不健全。

跨境电商: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1.跨境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为传统跨境大宗交易平台(即大宗B2B模式);第二种为综合门户类跨境小额批发零售平台(即小宗B2B或C2C模式);第三种为垂直类跨境小额批发零售平台(即独立B2C模式);第四种为专业第三方服务平台(即代运营模式)。

2.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中国的传统出口贸易出现了下台阶式的减缓,形势不容乐观。但基于企业拓宽海外市场的需求以及消费者追求高品质产品的心态,加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政策用以扶持我国的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升级,于是以跨境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贸易形式加快了发展的脚步,保持着高水平的增长速度,发展态势迅猛,有望成为对冲出口增速下台阶的利器,并有望成为中国贸易乃至全球经济的一大全新增长引擎。

根据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为5.4万亿元,同比增长28.6%,其中跨境出口4.49万亿元,跨境进口9 072亿元,且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中,B2B交易模式占比达到88.5%,占据绝对的优势,而跨境电子商务B2C交易模式所占份额不多,仅为11.5%;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为6.7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跨境出口5.5万亿元,跨境进口1.2万亿元,且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中,B2B交易模式占比达到88.7%,仍然占据绝对的优势,而跨境电子商务B2C交易模式仅占比11.3%。

综上可知,首先,在跨境电子商务的比例结构中,进口规模小、出口规模大,体现了出口为主、进口为辅的特征;其次,在跨境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中,B2B交易模式占据主导地位,体现了B2B交易模式为主,B2C交易模式为辅的特征;最后,跨境电子商务在我国进出口贸易额中的比重从2012年的不足10%到2016年的27%,呈现出一种持续提高、持续扩大的态势。

3.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由于跨境电子商务是依附于互联网而存在的产物,其经营者和消费者有可能遍布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此,该行业拥有着辽阔的市场空间,发展潜力不可限量。在政府的支持鼓励以及传统外贸企业的努力转型下,跨境电子商务的整体规模稳步扩大,打造出一条从营销、支付、物流到金融服务的清晰完整的产业链

在已经建立的一些试点城市中,由于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无先例可循,因此,依然处于摸索阶段,尚未跟上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步伐。

2013年7月8日,中国(杭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开园,成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且该园区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了海关、外管等部门和企业间的高效协作、流程优化。日后随着跨境物流、跨境支付等各环节问题的进一步解决以及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日趋成熟、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之后,跨境电子商务这一新兴行业将会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www.daowen.com)

(二)跨境电子商务所面临的问题

2018年1月1日,我国将全面实施新的跨境电子商务监管体系。

新的监管体系是一个统称,并无一个专门的解释与定位,但从目前来看,是指从信息、金融、物流、信用、监测和风险等方面,对现有的跨境电子商务开展服务与监管并存的一种高压形态的监管体系。

那么,既然新的监管体系手段如此丰富,服务与监管之间的联系如此紧密,跨境电商又该如何适应并发展呢?这首先要来看看目前跨境电子商务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1)由于传统市场经营的模式根深蒂固,社会对跨境电子商务的认知度偏低。目前,不管是在学术理论还是商务应用领域,对跨境电子商务的认知还存在着一种“重技术、轻商务”的现象。加之绝大部分的市场经营主体对线下交易的模式已有多年的经营经验,因此其对于线上进行的虚拟交易认同感很低。

(2)商业模式缺乏创新,社会信用体系没有形成。目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单纯地模仿和嫁接他人成功的商业经营模式而在此基础上不进行完善或者创新的现象十分普遍。事实上,在互联网交易的领域中,企业和个人诚信意识淡薄,信用缺失的情况比较严重,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基础薄弱进一步阻碍了我国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当下电子商务交易中存在形形色色的失信现象,如平台虚假宣传、擅自盗用商标侵害知识产权、霸王条款、售后服务差、保证金难退等等。

(3)安全问题是跨境电商所面临的严重问题。移动支付等快捷型支付模式需要很严格的安全需求,但现有的加密和安全认证技术还远远不够可靠,账户被盗、钱不翼而飞等信息安全隐患现象屡见不鲜,毫无预兆发生的资金安全问题让民众对电子商务的安全性,更遑论跨境电子商务的安全性持有质疑的态度。便捷快速的创新型支付模式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利途径,但目前跨境电子商务还未完全建立起安全运行体系,亟待消除和解决的安全威胁的存在,降低了跨境电子商务信息的保密性、精确性和不可抵赖性,也使愿意参与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网民有所顾忌。新形势下,各方应当加强跨境电子商务安全性能,建立安全运行体系,否则跨境电子商务无法健康成长。

(4)跨境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政策很不健全。健全的法律体系是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重要条件,我国虽然出台了与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这还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阻碍了跨境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例如,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出台并向各国推荐的电子商务示范性法律文本,其中关于一些基本原则等内容尚未纳入我国法律中。由于欠缺具体的、明确的、系统的法律规范,跨境电商平台内经营者和消费者在展开外贸买卖业务过程中,难以避免卷入法律风险中,产生的问题往往涉及较高专业技术和较为复杂的法律关系,因此经营者和消费者寻不到维权方式和救济途径的情况下,会承受较大的损失。

(5)税收的调整体系有待与时俱进。虽然跨境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和普遍应用会对开拓国际市场和扩大进出口贸易起到一系列积极的作用,但这也给海关以及缉私部门在监管和打私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竟跨境电商的贸易活动是在不受时空和地域限制的虚拟互联网络下进行的,容易产生纳税主体难以确定、交易进程难以掌控的问题。因此,根据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相关部门在制定跨境电商相关法律法规时,应当调整税收内容和结构,建立有效的税收制度规范偷税漏税和违规收税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