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第六回:诸葛亮以管乐自喻,众才俊谋划江山

第六回:诸葛亮以管乐自喻,众才俊谋划江山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隆中读书台诸葛亮的茅庐建在半山,房侧有一高台,松篁交翠,怪石嶙峋,诸葛亮常常在此读书,被诸葛均戏称为读书台。听了诸葛均的话,诸葛亮仰天大笑,拍了拍弟弟的肩膀说道:“陈蕃是我榜样,但哥哥更崇拜管仲、乐毅。”诸葛亮无奈,只好耐心等待。一日,童子终于将诸葛亮引进山门。诸葛亮千恩万谢,与师父一齐前往武当山拜见北极教主。

第六回:诸葛亮以管乐自喻,众才俊谋划江山

且说诸葛亮在隆中住下,一部分时间躬耕陇亩,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辞别刘表时,诸葛亮请求刘表提供借阅图书之便,刘表自然满足了诸葛亮的请求。故诸葛亮带来了近百卷书籍,摆放在书房

在隆中山对面,有一个山叫乐山,乐山脚下有一块突兀而起的岩石,那里是诸葛亮劳作之后经常休息的地方。对于诸葛亮来说,最好的休息,就是用家乡的话唱一首《梁父吟》: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理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某?国相齐晏子。

隆中读书

诸葛亮的茅庐建在半山,房侧有一高台,松篁交翠,怪石嶙峋,诸葛亮常常在此读书,被诸葛均戏称为读书台。

一日,诸葛亮正在台上读书,诸葛均提一壶茶水过来,说道:“哥哥如此用功,怕成名之后,这读书台也成了名胜了。”

诸葛亮说:“在学业堂有先生教授,这里只好自修,如不自励,恐学业荒废矣!”

诸葛均说:“我看隆中这个地方不错,你我将来就在此娶妻生子,安度一生,岂不快哉!何必苦读焉?”

诸葛亮说:“你也长大了,有些事也该告诉你了。”

诸葛均说:“你有何事一直瞒着我吗?”

诸葛亮说:“不是瞒你,父母在时,你尚幼小,说了你也不知。我诸葛世家,非一般人家!先祖葛婴参加过陈胜反秦起义,是陈胜手下的将领,汉文帝时为追录其功,封子孙为诸县侯。从此,我葛家的后代便居住于此,并把地名和姓氏合在一起,以诸葛为姓。西汉时期我先祖诸葛丰官至司隶校尉,显赫一时,诸葛氏始为齐鲁地区的显赫大族。”

诸葛均说:“原来我诸葛一族有如此光耀历史啊!”

诸葛亮说:“先祖以国家之事为己任,我等子孙岂可等闲之。”

诸葛均点头称是,诸葛亮接着又说:“你今年已满十五,党人陈蕃也是十五岁时独居一室,一次一位长辈来到其室,见室内脏乱不堪,便问:‘你为什么不把屋子打扫干净迎接客人呢?’陈蕃回答:‘大丈夫处事,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尔十五与彼十五可比乎?”

一席话,说得诸葛均面红耳赤。稍顿,诸葛均问道:“哥哥如此用功,莫非也要学那陈蕃吗?”

听了诸葛均的话,诸葛亮仰天大笑,拍了拍弟弟的肩膀说道:“陈蕃是我榜样,但哥哥更崇拜管仲乐毅。”

诸葛均说:“管仲、乐毅莫非也是我朝人?”

诸葛亮说:“管仲是春秋齐国人,他因为辅佐公子纠,并射杀公子小白也就是齐桓公,成为齐桓公的敌人。在鲍叔牙的力荐之下,齐桓公不计射钩环之仇,请管仲担任丞相。以后齐国在管仲的治理下,越来越强大,齐桓公也在管仲的辅佐下,最终成为春秋最有实力的霸主。乐毅是战国时中山国人,他曾担任燕国的上将军并挂相印,联合赵、楚、韩、魏等国攻打齐国。五年内攻下齐国七十余城,几乎将齐国灭掉。”

诸葛均说:“我知道了,哥哥就是想出将入相,当一个管仲、乐毅那样的人吧?”

诸葛亮笑而不答,挥挥手说:“你也快去读书吧!”

某日,诸葛亮进城拜访老师司马徽。司马徽说:“我一直担心你在隆中自学没有长进,现在看来老朽错矣!《诗》《书》《礼记》《春秋》《申》《韩》《管子》《六韬》《孙子》等经典你已熟读,老朽已无可教矣!”

诸葛亮听老师如此说,慌忙跪拜,说道:“莫不是老师不愿教学生了?”

司马徽看诸葛亮误会了,连忙将其扶起,说道:“德公称你为卧龙,士元为凤雏,有你们这样的学生,老朽也是三生有幸啊!”

诸葛亮说:“那老师为何如此说。”

司马徽说:“我说的意思是,你已精读经典,该学点别的知识了。”

诸葛亮十分欣喜,说道:“全凭老师安排。”

司马徽说:“我有一同乡,叫酆公玖,现隐居汝南灵山。此人乃天下一奇才,我写一书信推荐,你可求教于他。”

诸葛亮谢过司马徽,回隆中收拾停当后,告别小弟诸葛均,便取道新野、叶城,一路向北,径直来到汝南灵山。

童子接过司马徽写的推荐信,便没有下落。诸葛亮日日到山门求见,均被童子挡住,说:“师父坐练,概不见人。”

诸葛亮无奈,只好耐心等待。心想,老师推荐的人,一定非一般之高人,我已至此,岂可半途而废!诸葛亮仍如初来时一样,隔三差五,殷勤拜访。

一日,童子终于将诸葛亮引进山门。

鄷公玖见面的第一句话就问道:“水火有形乎?”

诸葛亮回道:“无形。”

酆公玖说:“好,我就教你无形之术。”

诸葛亮在灵山潜心学习两年,学成之时,酆公玖将毕生著录的《三才秘录》《兵法阵图》《孤虚旺》《大战奇观》赠予诸葛亮。

酆公玖说:“以你的智慧,这些书籍,只要精心,便可自通。南郡有峰曰武当,山有二十七峰,三十二岩,二十四涧,峰最高者曰天柱、紫霄,二峰间有异人曰北极教主,有琅书、金简、玉册、灵符,皆六甲秘文、五行道法。师父我仅习兵阵,不喻神通,终为左道所困,你可前往求教。”

诸葛亮说:“难道又让我去吃闭门羹吗?”

酆公玖说:“为师亲领你去如何?”

诸葛亮千恩万谢,与师父一齐前往武当山拜见北极教主。(www.daowen.com)

光阴似箭,不觉两年过去,诸葛亮在武当学成回到襄阳。听说诸葛亮回来,庞统在十字街得春坊准备了一桌酒席,欲给诸葛亮接风,差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在临汉门码头接船。

须臾,一叶小舟靠岸。诸葛亮见众友在岸上迎接,有些不好意思,拱手说道:“亮受宠若惊了!”

石广元说:“今日是凤雏请卧龙吃酒,我等岂能错过!”

大家随声附和,簇拥着诸葛亮,来到得春坊。进得坊间,庞统、向朗、马良已恭候多时。大家相互客气一番,马良又介绍一位才俊:“此乃我小弟马谡也,望各位多多关照。”

马谡给大家一一行礼后,众人方才落座。

庞统说:“孔明兄此行,所学甚丰,可否说说,让我等也开开眼界?”

诸葛亮说:“所学以后再给大家细说,我倒想谈谈北方感受。”

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三人均是豫州人士,所以异口同声说道:“中,中。”

得春坊庞统接风

诸葛亮说:“北方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百里而无人烟,大汉四百余年基业岌岌可危矣!曹操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袁术、马腾、韩遂孙权分庭抗礼,各怀鬼胎。荆州刘表、益州刘璋,虽为汉室宗亲,然暗弱。不知有谁能扫除天下啊!”

孟公威说:“依我看,曹操略胜一筹。”

诸葛亮说:“曹操狼子野心,必篡汉。”

庞统说:“江东孙策如何?”

诸葛亮说:“我兄子瑜在江东任长史,近日来信说,孙策善用人,政治日新。然孙策无天命之理,断不可能代汉。”

庞统说:“如此说来,天下无救了吗?”

诸葛亮说:“我在汝州之时,听说刘玄德刘备与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问谁是天下英雄,玄德说袁术,曹操说:‘冢中枯骨。’玄德说袁绍,曹操说:‘色厉胆薄,好谋无断。’玄德说刘表,曹操说:‘虚名无实。’玄德说孙策,曹操说:‘藉父之名,非英雄。’玄德说刘璋,曹操说:‘乃守户之犬耳。’玄德说张绣、张鲁、韩遂,曹操说:‘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只好说:‘谁能当之?’曹操回答:‘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庞统等说:“这是千古佳话啊!刘玄德如何回答?”

诸葛亮说:“玄德听了大惊,手中的筷子都掉了。”

庞统说:“为何惊?”

诸葛亮说:“这就是玄德的过人之处,依我看,将来与曹操争夺天下的,唯刘玄德也!”

石广元说:“孔明兄即知未来,可否一算我等将来有何作为?”

诸葛亮说:“见笑,见笑。虽然我不能未卜先知,但以我对各位的了解,我看你们三人将来都可以位居刺史、郡守。”说完指了指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三人。

徐庶接着问:“那么,贤兄你自己呢?”诸葛亮笑了一笑,什么也没有说。

数月后,孟公威来隆中,向诸葛亮辞行,说是思念家乡,要回北方去了。诸葛亮当然心里明白,他是准备投靠曹操,去实现自己追求去了。人各有志,诸葛亮既没有指责,也没有挽留,只是说:“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这句话,似乎是对孟公威说的,也似乎是对自己说的。孟公威后来做了曹魏凉州刺史,以善治州郡著名。

隆中饮者评曰:

诸葛亮在隆中10年,一部分时间躬耕陇亩,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这是他继学业堂求学的第二个成才期。这10年,也是诸葛亮的立志期和学业渐臻成熟期。《三国志诸葛亮传》曰:“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他自比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的春秋贤相管仲和联赵魏楚拔齐72城的战国燕之名将乐毅,表达了他争雄于乱世、力拯时危的高远之志。

《魏略》曰:“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诸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后公威思乡里,欲北归,亮谓之曰:‘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

从这段史料中我们至少可以作出如下判断:

首先,他利用这段时间读了大量的书籍,熟知儒家经典,《诗》《书》《礼记》《春秋》引用自如。儒家思想是诸葛亮的基本思想,但他对法家著作亦有深刻研究。刘备临终给刘禅的遗诏中说:“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已毕……”上述著作均是法家经典。他研读兵家著作最深,在其军事论著中,有不少见解是从《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中转化而来的。他读过道家的著作。他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道家思想的经典概括,既告诫子孙,也是他自己一生的座右铭。他读了大量的历史著作。在诸葛亮的很多论述中,历史事件及人物信手拈来,不阅读相当多的历史书籍,是不可能有这么丰富的历史知识的。

其二,他利用襄阳名士云集的优势,拜师求学。对他帮助最大的莫过于庞德公和司马徽。庞德公是荆州地区在野人士的领袖,是德高望重的名士。庞德公对诸葛亮欣赏有加,经过长期的了解和观察,庞德公认为诸葛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便送他一个雅号“卧龙”。古人十分看重有名望者的推举,庞德公的高度赞扬,为以后刘备“三顾茅庐”打下了基础,埋下了伏笔。司马徽是荆州学派的又一领军人物。他和刘表的五业从事宋忠一起讲授经学,形成了北有郑玄,南有宋忠、司马的局面。宋忠、司马徽的经学与郑玄经学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约简,后者深芜。宋忠、司马徽的经学更为注重现实,学以致用。这种学风深刻地影响了诸葛亮,史载诸葛亮读书不是“务于精熟”,而是“独观其大略”。

《仙鉴》中也记载了诸葛亮拜师学艺的故事:诸葛亮经司马徽引荐,到灵山酆公玖那里学习《三才秘箓》《兵法阵图》《孤虚相旺》等书。学成之后,酆公玖告诉他,要以所学知识辅佐刘备。又说:“南郡武当山上有二十七峰,三十二岩,二十四涧,峰最高者曰天柱、紫霄,二峰间有异人曰北极教主,有琅书、金简、玉册、灵符,皆六甲秘文,五行道法,吾子仅习兵阵,不喻神通,终为左道所困。”于是领诸葛亮到武当山拜见北极教主。此为传说,不足为据,只可参阅。

其三,广交朋友、相互切磋是诸葛亮增长知识和才干的又一有效途径。诸葛亮在荆州有许多志同道合的好友。最著名的有博陵人崔州平,颍川人徐庶、石韬,汝南人孟建,襄阳人庞统、马良等。崔州平是官宦子弟;庞统是襄阳名人;马良也是才学显名乡里,是马氏五兄弟中才学最高者,因其眉间有白毛,所以乡里有谚语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孟建、石韬、徐庶都曾与诸葛亮游学于荆州。这些同学和朋友,都是学有所成、才华出众的青年,他们在一起交流思想,切磋学问,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后来,诸葛亮回忆这段往事时还不无感慨地说:“昔初交崔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

精彩评论

K歌:据说古人诵诗是以唱的形式表现,可以想象,当年诸葛亮在幽静的隆中山谷吟唱《梁父吟》,一定妙不可言!

贝公子:古时盛行隐居文化,诸葛亮也算得上是一位隐士吧?

大汉后人:诸葛亮的老师庞德公怕刘表继续纠缠他,被迫跑到鹿门山隐居,应该算一个隐士。但我认为诸葛亮不能算隐士,他在隆中的10年,是耕读的10年。所以诸葛亮常常吟啸待时,期待有明主出现。

垄上行:你们不信,反正我信,诸葛亮绝对在武当山学过五行道法。

汉江风:

Ws大师:诸葛亮读书,一目十行,观其大略,绝对过不了高考关!

汉江风:我信!如果诸葛亮参加高考,也就上个三类,或者职大。

垄上行:如果诸葛亮参加高考,他会按照高考的要求学习,那一定是名列前茅的!

汉江风:那就不是诸葛亮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