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福建厦门青礁村的自强不息与开拓进取

福建厦门青礁村的自强不息与开拓进取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面朝大海、背倚青山的福建厦门青礁村,一座始建于北宋时期的古村落,在日夜不息的涛声中走过了近千年的岁月。一时之间,原本凋敝偏僻的青礁村,成为了当时漳州府的文化教育中心。颜慥以文兴教,开创了一个家族自强不息的奋斗史。颜氏祖先把对后人的期许镌刻在了祠堂的大门处,永远激励着族人不断开拓进取。青礁慈济宫也在2011年,被国台办批准列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福建厦门青礁村的自强不息与开拓进取

潮起潮落,云卷云舒。时光荏苒,沧海桑田。面朝大海、背倚青山福建厦门青礁村,一座始建于北宋时期的古村落,在日夜不息的涛声中走过了近千年的岁月。现在,全村有3000多人,绝大多数都姓颜。翻开尘封的历史,一座历经几百年岁月洗礼却依然气势恢弘的家庙,向我们讲述了这个它所见证的古老家族繁衍生息、发展变迁的故事。

出生在北宋年间的颜慥是始祖颜回的第五十代孙,也是青礁颜氏的开基祖。他文采出众,名扬一方。在中国传统封建社会,要想施展毕生所学,造福百姓,科举入仕是重要的途径之一。或许是不适应考试,颜慥在这条道路上屡遭挫折,四次科考均未考取,于是他带领着家族来到了青礁,“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定居此地后,他兴办学校,传授儒家经典,不仅是颜氏子孙,邻村的年轻学子也能来就读。一时之间,原本凋敝偏僻的青礁村,成为了当时漳州府的文化教育中心。颜慥为家族后世的兴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据《漳州志》记载:两宋时期,青礁人才辈出,考取了十八位进士。明清期间,更有“一门三世四督抚”的殊荣。颜慥以文兴教,开创了一个家族自强不息的奋斗史。

青礁颜氏奉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为始祖,尊颜之推为家族显祖。颜之推写的《颜氏家训》被后世尊为中国传统社会垂训子孙以及家庭教育的典范。

“读诗书尽忠孝继圣哲行善修身,启宗庙习礼仪令儿孙奋志立业。”颜氏祖先把对后人的期许镌刻在了祠堂的大门处,永远激励着族人不断开拓进取。今年37岁的陈俊雄是青礁村济生源合作社的创办人,每天清晨,他都会带领着一群充满青春朝气和活力的年轻人到村中的菜地里劳作。很难想象,就在两年前,这个村庄还面临着消亡的危机。当时青礁村和中国大部分村庄一样,年轻人都离开村庄外出打工,留守在村中的老弱妇孺务农为生。大量的传统建筑在日光暴晒和风雨侵蚀下日渐破败,拆迁似乎成了这个千年古村不得不面对的结局。2013年年底,陈俊雄和在西安打工的堂哥都回到了家乡过春节,他们见此景象,很为古村的命运忧虑。鸡犬相闻的农家小院,果实累累的龙眼树,远亲不如近邻的乡亲们,这一切都让他们十分留恋。为了守住这份静谧安详的田园生活,经过商议,他们做出了一个决定,决心要保住青礁村,保住大家共同的那份回忆。那年,陈俊雄关闭了自己年收入几十万元的铝合金工厂,一心投入到了青礁村的改造工程中。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村民们听说要美化环境、修建公共设施,也纷纷主动出让自己家门前的土地,不但分文不取,还愿意出力帮忙。63岁的颜天星是村中出让土地最多的村民,共让出了700多平方米。在他们的带动下,村中一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也开始干起了正事儿。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他们创造出了一个奇迹。将村口一片数百平方米的荒地,变成了漂亮的“城市菜地”,他们把菜地划分成小块,租给城里人,原本一年一亩地收益只有2万元的田地,如今收益达到8万元,这让更多的村民看到了希望,纷纷加入其中。

流传千年的自强不息精神在青礁村幻化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推动着这个古老的村落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就连海峡对岸的台湾同胞也纷纷慕名前来。一位陶艺大师在村中办起了陶艺体验馆,村里的孩子可以随时来这里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台湾南投县的“凤梨博士”黄来裕也来到这里定居,他在青礁村租了一块地,种起了凤梨,建起了凤梨酥体验馆。

镌刻着家训的祠堂(www.daowen.com)

美化环境后的道路

选择回青礁村,对于这些台胞们来说,其实还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这和数百年前一位颜氏族人有关,他就是被誉为“开台王”的颜思齐。他自幼好武,为人行侠仗义,当时,一位同乡被宦官的恶仆欺凌,颜思齐出头替他打抱不平,争斗间失手把家仆打死。背负命案的颜思齐连夜出海逃亡,几经辗转,于1694年来到了台湾的笨港,也就是今天的北港镇。颜思齐到达台湾时,那里还是一片荒蛮之地。他在那里开垦土地、建立村庄,对内拓荒垦殖,对外发展海外贸易。颜思齐将闽南人爱拼敢赢、自强不息的精神播撒在了台湾这片土地上,台湾民众在颜思齐故后,为他建碑立庙,尊享香火。

徜徉百年红砖古厝,散发着历史气息却又不失现代风味的闽台生态文化古村青礁村,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最美风景区。文化的自强让青礁村人变得更加自信,他们敞开胸怀,欢迎海峡对岸的亲人回来。青礁慈济宫也在2011年,被国台办批准列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这个小小的村落再次聚集了两岸关注的目光。

(本集编导:周密 杨阳 摄像:林毅)

图绘开垦前的原始台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