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讲义

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讲义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认识和处理人生问题的重要着眼点和出发点,人生的过程就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不断解决个人和社会关系的实践过程,而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是正确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与前提。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讲义

人的生命历程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生命过程,人不仅要维系自身的生存和繁衍,还要生产、交往、创造,在极为丰富的社会生活中观察、思索、判断和选择。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认识和处理人生问题的重要着眼点和出发点,人生的过程就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不断解决个人和社会关系的实践过程,而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是正确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与前提。

人是社会的人,每一个人都存在和活动于具体的、基于特定历史的现实社会当中,人生的内容与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关,个人与社会彼此互动、密不可分。

1.个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首先,社会环境对人的存在、人的活动具有先在的制约性,这是因为:

第一,人无法选择他存在之初的社会物质生产力状况,人的生存与发展无法脱离当时的社会物质条件的制约;

第二,社会关系对人的本质的决定作用;

第三,人的交往关系对于生产力的保存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第四,人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受到自然必然性的制约,同时人作为社会关系的产物在社会生活中也受到社会环境对人的制约。

其次,人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人对社会环境具有能动的一面,表现为:(www.daowen.com)

第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改善社会条件;

第二,推动社会变革,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创新人类交往模式;

第三,人类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地扬弃人自身及社会的异化,促进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共生。

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确切地讲社会是由人之间的关系联结而成的,离开了人就没有社会,社会是人的存在形式。同时,人是社会的人,离开了社会,人也无法生存。社会犹如一个有生命、有活力的有机体,个人犹如这个有机体中的细胞,只有有机体的细胞都充满活力,这个有机体才能是生机勃勃和生长旺盛的,细胞如果脱离了有机体,也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2.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核心

利益是一切社会主体生存和发展指向的各种客观需求,简单地讲,就是指好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在一定的条件下有矛盾和冲突,但是这不代表二者是始终矛盾和冲突的,而且这些矛盾和冲突总是暂时的、可以协调解决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个人利益离不开社会利益,社会利益也离不开个人利益。社会利益体现了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社会所有人利益的有机统一,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它也保障着个人利益的实现。另一方面,个人利益的满足只能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社会方式来实现的。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只有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如果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的利益,甚至以损害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的方式满足一己之私,那么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不仅难以发展进步,还必将最终因为私欲的膨胀而走向崩溃、难以为继。诚如爱因斯坦所言,只要我们全面考察一下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我们就会马上看到,几乎我们全部的行动和愿望都同别人的存在密切联系在一起。个人之所以成为个人,以及之所以他的存在有意义,与其说是靠着他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从生到死,社会都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大学生思考人生问题,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小我和大家更好地统一起来,特别是要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协调好,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成长进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