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门神艺术:探究造型与色彩的不朽魅力

中国门神艺术:探究造型与色彩的不朽魅力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是那形象各异,极富装饰性和戏剧性的门神,探究其不朽魅力,不仅源自惹人喜爱的独特造型和喜气洋洋的浓艳色彩,还源自其古老的历史寓含和千年的艺术积淀。门神在中国民间受到广泛信仰,但是对于门神的解释却是五花八门。通常认为,这两个桃人即神话中的人物神荼和郁垒。也有的少数民族地区,不贴流行的门神肖像,却在门上直接书写神荼、郁垒的名字,显示出传统观念的深远影响。之后更有取消祛邪义务,专事祈福的门神出现。

中国门神艺术:探究造型与色彩的不朽魅力

门神的由来

春节浓厚的喜庆气氛,离不开对联和门神的烘托渲染。特别是那形象各异,极富装饰性和戏剧性的门神,探究其不朽魅力,不仅源自惹人喜爱的独特造型和喜气洋洋的浓艳色彩,还源自其古老的历史寓含和千年的艺术积淀。

门神在中国民间受到广泛信仰,但是对于门神的解释却是五花八门。有人说是钟馗,有人说是神荼和郁垒,也有说白脸的是秦琼,黑脸的是尉迟敬德。也有的认为是温、岳二元帅。那么,这样威武刚劲的门神,究竟是何许人也?

最早渊源

原始的自然崇拜认为,凡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关的事物皆有神明。门神观念的最早渊源,便和这原始的自然崇拜有关。《礼记·月令》记载,“孟春之月……其祀户”,“孟秋之月……其祀门”。殷代天子祭五祀,门即为其一,周代祭五祀于宫门——每日每时必经之处,自然加以重视,祭祀对于门神以形象化及人格化。门神相传为天神,奉黄帝之命统辖人间鬼怪。

两个“桃人”

最初的门神形象,来自两个“桃人”。大约在汉代就形成了挂“桃人”于门上以驱鬼的习俗。即用桃木雕成两个神的模样,春节时挂在门上,使恶鬼不得擅入,保护全家一年的平安

通常认为,这两个桃人即神话中的人物神荼和郁垒。据载,此“兄弟二人,惟能执鬼”。《历代神仙通鉴》记载:“山有二门,西南曰神门,神荼守之。凡有邪神入山偷桃,以木剑砍其项,桃枝贯其腮,投海中与毒龙为饵。东北曰鬼门,守以郁垒。若贪饕之鬼上树残食,即以苇索缚之,射以桃弧,投山坳与猛虎食之。”

因其捉鬼的神通,在汉代民间十分流行。由于它们住在度朔山的大桃树下,便形成了用桃木雕两神置大门两边驱鬼辟邪的风俗。也有在悬挂桃人的同时悬挂苇索(供二神缚鬼之用),并在门上画二神和虎的做法。后用桃板一左一右钉在门上,绘出两神图像或者干脆写上两神的大名及符咒,谓为桃符,亦即后世楹联的前身。

随着时代发展,此风俗渐渐简化为悬挂桃符驱邪,守卫房门的门神自唐以后逐渐由钟馗武将来承当。而宫廷和贵族家庭一直到清代,都还沿袭除夕悬挂神荼、郁垒像的习俗。民间的武士门神画像上,也经常标有神荼、郁垒的名字。也有的少数民族地区,不贴流行的门神肖像,却在门上直接书写神荼、郁垒的名字,显示出传统观念的深远影响。

钟馗之说

继捉鬼喂虎的神荼、郁垒之后,又出现了一位专门斩鬼吃鬼的门神——钟馗。唐玄宗时,这个形貌狰狞怪异,专门劈吃小鬼的钟馗问世,并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之后不久,便被人们贴于门上、壁上,取代了神荼和郁垒的位置。唐末逐渐形成于除夕夜悬钟馗像于门前的习俗,而近代又改为在五月初五端午时悬挂。

昔日唐将

唐太宗时,命画工画秦叔宝、尉迟恭二人的形象于宫掖左右,作为门神。《西游记》记载:“好将军!你看他怎生打扮:头戴金盔光烁烁,身披铠甲龙鳞。护心宝镜幌祥云,狮蛮收紧扣,绣带彩霞新。这一个凤眼朝天星斗怕,那一个环睛映电月光浮。他本是英雄豪杰旧勋臣,只落得千年称门尉,万古作门神。”

民间取其镇邪之用,奉为门神。正是“昔为唐朝将,今作镇宅神”之说的由来。近代门神的画像,多为这两位将军。(www.daowen.com)

在艺术处理上,秦叔宝粉面红润,凤眼蒜鼻,唇厚顺髯,腰佩弓和宝剑。尉迟恭面色如焦,浓眉瞪眼,一脸腮胡,腰佩宝剑与箭。二人皆为八卦步的立姿,双手上下护胸,执长柄钺。

宋元之后,民间的门神更是变化多端,不可胜数。

在苏州一带,人们将武士门神视为“温、岳”二神。岳即岳飞,温有说是晋之温峤,也有人认为是东岳温元帅。

至于赵云、赵公明、燃灯道人,以及孙膑、庞涓等转变为武士门神的由来,实乃《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等文学作品深刻影响民间信仰的体现。当这些家喻户晓的人物成了深入人心的神勇人物,也就自然而然地深化了人们心目中能够驱魔辟邪的守护之神。

祈福门神

再后来,人们不仅想通过门神辟邪免灾,还希望利用它们来祈求功名利禄。

最晚在明代,武士开始在门神像上添加“爵鹿蝠喜宝马瓶鞍”“皆取美名,以迎祥祉”。之后更有取消祛邪义务,专事祈福的门神出现。从而,天官、状元、福禄寿星、和合、财神等题材演变出各种不同寓含的门神形象。

“童子门神”,多“麒麟送子”形象,两个敷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原本贴在新婚房的屋门之上,不知几时起,也被广泛用来装点新年街门。

“老少太监门神”,题材为老少太监,年长的太监脸上刻画出岁月的痕迹;年轻的太监则面色红润。年长的太监右手捧香炉左手持拂尘;年轻的太监右手扶玉带,左手捧着瓶花。

“宫娥门神”,两位宫娥头作束发,打双髻,髻下束牡丹卷草花纹的“簪戴”,耳下有垂珠的“耳坠”。“披帛”飘带,轻盈飞舞。左侧宫女左手捧桃果,右手执玉如意;右侧宫女右手捧高足灯,左手执玉如意。

哼哈二将门神”,左边门的门神伸出一指,嘴巴微张,像是在大声喝“哈”。右门的门神翘起两指,仿佛发出“哼”的声音。

“加官进禄门神”,二门神一人持“冠”,一人捧“鹿”,“冠”与“官”谐音,“鹿”与“禄”谐音,组合起来便成了“加官进禄”。

“富贵晋爵门神”,二门神一人捧“牡丹”,一人捧“爵”,“牡丹”喻富贵,“爵”喻“官爵”,结合起来,便是“富贵晋爵”。

人们对于门神的想象,饱含着人们对于生活的种种理想。门神的由来、发展和演变,也反映了时代的发展,风俗的变迁。选一幅你最喜爱的门神吧,让古老的风俗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增添一抹浓艳吉庆的色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