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历史悬疑系列:江枫渔火真相简析

中国历史悬疑系列:江枫渔火真相简析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宋朝龚明之《中吴纪闻》则断定“江枫渔火”就是“江村渔火”之误,“江村”即指江村桥。今人达文在《“江枫渔火”与“江村渔父”》一文中再发新解,提出“江枫渔火”实应为“江村渔父”,是江边小村和渔民的泛称。而由“江枫渔火”引发的诸多说法,也许会给读诗者增添更浓的情趣。

中国历史悬疑系列:江枫渔火真相简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七绝《枫桥夜泊》,是唐朝诗人张继(字懿孙)的佳作,脍炙人口,多少年来广为流传。然而,诗中“江枫渔火”一语究竟作何解释,却一直是个谜,令后人难以捉摸,由此引出颇多争议。

唐诗鉴赏词典》对“江枫渔火”是这样解析的:“江枫”是因枫桥这个地名引起的一种推想,或者是选用“江枫”这个意象,给读者以秋色秋意和离情羁思的暗示。“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的搭配组合颇见用心。

然而,有人经过考证,认为诗中的“江枫”,是实指当时寒山寺前的两座桥。“江”指江村桥,“枫”指枫桥。两桥咫尺相对,并与江面上的“渔火”相望,作者以此寄托旅人愁肠。

宋朝龚明之《中吴纪闻》则断定“江枫渔火”就是“江村渔火”之误,“江村”即指江村桥。清代经学家俞樾(字荫甫,号曲园)在重刻《枫桥夜泊》诗碑的碑阴作附诗,也曰:“幸有《中吴纪闻》在,千金一字是江村。”俞樾虽倾向于“江枫”应为“江村”的看法,但在其重刻的诗碑中,却依旧写作“江枫”。

另一位宋代学人周遵道在《豹隐纪谈》中又出一说,认为枫桥本作封桥,是宋朝人王珪书张继诗刻石时,将“封”改为“枫”的,后代相承沿袭下来。照此看法,如果“江枫”指两座桥,理应写作“江封”才是。(www.daowen.com)

后世有人还主张,先有张继的诗,后有江村桥,是好事者取诗中“江村”一词定的桥名。所谓“江村渔火”,正符合唐代苏州一带是水泽渔村的地理环境。

今人达文在《“江枫渔火”与“江村渔父”》一文中再发新解,提出“江枫渔火”实应为“江村渔父”,是江边小村和渔民的泛称。“江村”是指与寒山寺隔河相望的一个小村,附近河流较阔,可以停泊,当年作者很可能就是停泊于此;“渔父”是指以打鱼为生的渔民。

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是唐诗三百首中的名篇之一,读来回味无穷,就是在日本国也被列入小学教材,为日本人所家喻户晓,影响极为广泛。而由“江枫渔火”引发的诸多说法,也许会给读诗者增添更浓的情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