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小流域治理:西南地区对荒地拍卖制度认可,政府不满意

中国小流域治理:西南地区对荒地拍卖制度认可,政府不满意

更新时间:2025-09-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南地区对“四荒地拍卖、承包”制度评分较低。农户对取消投工投劳总体上表示认可,而政府部门明显不满意。

4.1.4.1 三地区农民的满意度对比分析

三地农民对水土保持措施和政策的满意程度存在以下异同:

(1)政策满意度对比。

相同性:对“取消投工投劳”政策三地农民大部分都比较满意,小部分不满意,这说明“取消投工投劳”政策在总体上是受农民欢迎的,但由于水土保持工作的公益性,有些大型水土保持设施也确实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所以有小部分农民认为对“取消投工投劳”政策在水土保持领域的应用不甚满意。

对“退耕还林”政策三地农民的平均分很靠近,都比较满意,这说明“退耕还林”政策在三地基本都得到了贯彻和执行,但对于“退耕还林”政策的补偿标准和补偿时限问题三地农民都有顾虑。

差异性:三地农民对“四荒地拍卖、承包”、“三同时”制度等政策的认识有较大的差异,东北地区调研区域农民对这两项政策的分数都偏高,西北地区调研区域农民由于对这两项政策主要是凭感觉答题。西南地区对“四荒地拍卖、承包”制度评分较低。

(2)措施满意度对比。

相同性:三地农民都对梯田措施的看法比较接近,这说明梯田措施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水土保持措施,在三地基本得到了农民认可。

差异性:从治理水土流失采用的措施上看,修建淤地坝是最受西北地方农民欢迎的措施,这也反映了水土保持工作的地方特色。“轮作、间作、套作”措施和“深耕、免耕”措施东北地区农民的认可度高,这说明这两项措施在东北地区值得进一步推广。经果林措施和梯田措施西南地区农民的认可度较高,这说明这两项措施在西南地区比较符合当地的条件,易于推广。

4.1.4.2 三地区政府的满意度对比分析

比较三地政府对水土保持措施和政策的满意程度,存在以下异同之处:

(1)政策满意度对比。(https://www.daowen.com)

相同性:三地政府都对“退耕还林”政策比较满意,因为该政策不仅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而且增加了农户的收入。三地政府都对“取消投工投劳”政策很不满意,因为该政策大幅度减少了农户参与水土保持工作的热情再加上大量劳动力出外打工,使水土流失治理面临劳动力严重缺乏的困境。

差异性:三地政府对“项目公示”的认识有较大的差异,东北地方政府比较赞同“项目公示”,西北地方政府比较反对“项目公示”,西南地方政府对“项目公示”制度持中立态度

(2)措施满意度对比。

相同性:三地政府都对采取工程措施与农业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比较满意。三地政府对单独采取耕作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很不满意。

差异性:从治理水土流失采用的措施上看,修建梯田是最令东北地方政府满意的措施,修建淤地坝是最受西北地方政府欢迎的措施,经果林是最受西南政府欢迎的措施。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政府部门对于直接的、见效快的、投资比较大的措施认识比较欢迎,但对于那些间接的见效慢的投资较小的措施满意程度较差,这说明目前地方政府对水土保持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和全面,还受一定的利益驱动影响。

4.1.4.3 农民与政府的满意度对比分析

为立体地、全方位地把握农民与政府对政策与措施的满意度,有必要引入两者的对比分析,这样可以得到更为充分的阐释。

(1)政策满意度对比。对比政府部门和农户对水土保持政策的满意度,最显著差异就是对取消投劳投工政策的态度。农户对取消投工投劳总体上表示认可,而政府部门明显不满意。对这种差异尝试予以分析,以揭示农民满意或不满意某些水土保持政策的视角和利益背景(分析参见水土保持政策回顾与效果评价)。

(2)措施满意度对比。无论是对一般的工程措施,还是对农业措施,农户的满意度得分都比政府低。这一方面表明农户在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推广中处于某种相对被动的地位,以及个别农户着眼于利益算计,也表明农民对各种措施的成本—收益比较更为敏感,对各种措施适用于当地农业生产的程度有更严格的要求。

这种政府和农户之间的意见差异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少数情况下(如地膜覆盖)的显著反差乃至对立需引起注意,它表明政府部门和农户之间缺乏具体的意见交流,政府部门没有及时了解农户的实际成本负担,这对推广使用相关措施是非常不利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