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教育委员会 朱恩田
同志们:
召开全省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会议这还是第一次。这次会议的任务和目的是总结经验,研讨问题,布置工作,推进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我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明显的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肯定,为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及广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无论是在数量、规格、专业,还是在质量上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一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这样的时刻,召开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会议,总结几年来借鉴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取得的成功经验,这对于促进辽宁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全面开展是非常必要的,对培养高质量的劳动者,促进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现在,我就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我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和任务
伴随着我省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以及科学技术在工农业生产和社会服务领域含量的日益提高,为了使人才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趋势的需求,全省职业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入,在不断总结省内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功经验的同时,还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的职教模式,并勇于创新,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摸索出了许多经验。
第一,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经验。为了深化我省的职教改革,探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教教学模式,根据省政府领导指示,经省教委和劳动厅批准,辽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自2025年起先后在机械类、电类、农业类及金融财经类共14所中等职业学校,10个专业开展了借鉴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改革实验。经过中德双方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特别是试点学校及企业的积极配合,改革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及经验。一是初步形成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按照职业群划分,设置职业基础教育年,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应变能力;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设置综合课程体系;以基础性、广泛性、实用性、先进性为原则,选择教学内容;完善实训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二是树立了由学科为主转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全新职教观念。三是培养了一批多能一专的适应市场需要的新型人才。四是增强了企业参与职教的意识,探索了企业参与职教的形式。
第二,借鉴加拿大CBE教学模式经验。2025年,我省被确定为全国高职试点十省市之一,从高职一启动,就立即派出有关人员到加拿大考察,学习CBE理论,并且请了有关外国专家来沈讲学,介绍CBE理论。在高职培养目标及规格定位、制定教学计划和大纲以及教学内容等几个方面,许多学校都借鉴了CBE及DACAM理论。在高职试点工作中,以职业能力作为教育的基础,并作为培养目标和评价的标准,以通过职业分析所确定的综合能力作为学习的科目,以职业分析表所列专项能力从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教学计划,取得了一定的初步成绩。
第三,借鉴国际劳工组织的MES教学模式。目前,在全省技工学校和部分普通中专中,已经开始了“模块教学法(MES)”教改实验。与传统的培训模式相比,MES具有系统性、完整性、针对性、适用性、经济性和灵活性等特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我省职业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虽然取得了许多经验,但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一定要加大改革力度。一是改革教学模式,重在能力培养。包括培养人才的胜任某种职业岗位(岗位群)的职业技能、技艺和运作能力;具有为职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的能力;作为第一线生产、服务和管理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即包括意志品质、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等所谓的“关键能力”。这几方面的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不能缺少。培养学生不仅应具有适应现在工作的良好职业能力而且要为适应今后自我学习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甚至应有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要突出强调的是,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授职业技能和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他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以及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道德。二是密切学校与企业、行业和社会的联系。职业教育比其他各类教育更贴近经济、贴近社会、贴近地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应更及时、更准确地反映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能关起门来办学。密切学校与企业、行业的联系是解决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脱离实际的一把钥匙。我们要在观念上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与企业、行业、社会的联系;也可通过选派教师到生产单位参加生产实习,了解企业生产动态,更新教师的知识,提高教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邀请生产单位的技术人员到学校介绍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的情况,以及科技新动态;甚至可以直接选择生产单位的任务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既直接为生产建设解决了实际问题,又使教师和学生都得到了实际锻炼,也更新了教学内容。通过这些学校与企业、行业及其他有关方面的人才培养、生产工作、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联系与合作,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教育教学程度不同地脱离实际的现象。过去我省广泛开展的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在这方面已经摸索出了一定的经验。三是加大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力度。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职业教育要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必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不断更新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内容。事实上,发达国家每20年职业岗位和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有50%在发生变化,一人一生要转换4~5次职业,职业教育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培养学生不仅应具有良好的职业技术,而且要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职业教育要为21世纪培养各类专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教学改革要把握经济现代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特征,要强调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育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我发展和获得知识的能力。大力推进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应用,要通过录像、电影、计算机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直观性,缩短教学与生产实际的差距。
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https://www.daowen.com)
加强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不仅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也是当前我省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迫切要求。截至2025年底,全省职业初中学校数为65所,在校生为4516人,招生数为1761人。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含中师) 1018所,在校生数和招生数分别为428785人和149451人,占高中阶段总数的比例分别为55.86%和55.08%。进行高职试点的学校15所,招生数为2465人,其中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1833人,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632人。从数量和层次结构上看,基本上能满足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就其质量和效益来看,仍存在许多问题,已影响到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进一步深入。在这样的形势下,职业教育应把通过改革,提高质量摆到更为突出的位置。只有通过改革,提高质量,职业教育才能真正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真正成为年轻人成才、发展的道路,才能使职业教育增加吸引力,职业教育才能具有更大的生命力。在世纪之交,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大的战略意义。职业教育战线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面向21世纪,研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摆脱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的束缚,建立符合时代特征和具有我国特色的新的职业教育思想、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的质量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重在办出职业教育特色,重在培养满足社会需求并真正成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
三、对推广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的几点具体要求
实践表明,我省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是成功的,为研究和探索适应我省实际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作出了贡献。目前这一改革实验还在进行当中,某些方面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解决。但已取得的经验是值得推广的。为推广这些经验,巩固改革实验成果,加大我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现就借鉴“双元制”经验,深化我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具体要求。
第一,强化领导,加大对推广借鉴的工作力度。各市教育、劳动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借鉴“双元制”经验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领导,要把这项工作列入本部门工作的日程。要从思想上提高对教学改革工作的认识,真正认识到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高质量更是职业教育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本市教育教学改革方案,有关学校制定校改革实施方案,使改革工作按照计划扎扎实实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要定期召开例会,研究、布置、解决试点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定期对试点工作进行评价及总结。全省每个城市都要集中力量办好1~2所借鉴“双元制”经验的改革实验学校,以此带动提高本地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水平。
第二,努力创造条件,为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支持。各主管部门要保证改革实验必需的经费,省里拟从职业教育专项补助费中划拨一定比例用于职教所的改革实验。试点学校的主管部门也要相应划拨专项经费,用于试点学校的改革实验工作。对经教育、劳动部门批准,采用改革实验教学计划、大纲的实验班学生进行通考统测、技能鉴定、升高职考试等,均按改革实验的教学计划、大纲命题。
第三,企业要提高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工作。德国的“双元制”,其中最重要的“一元”即是在企业进行实训,使学生下到企业,采取顶岗实习的办法,使学生熟悉企业的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强化学生的质量意识等。因此,企业要积极投入职业教育培训目标和教学大纲的制定工作,要尽可能为实验学校提供实习场所、实习设备和实习原料,要为实习学生配备优秀师傅作培训指导老师。
第四,加强对改革实验工作的指导和咨询服务。职业教育研究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积极编写教学用书和有关学习资料。研究人员要深入职业学校调查研究,搞好改革实验的检查评估工作。要把实验过程和研究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及时总结改革经验,提高改革实验的理论研究水平。已经开展实验的14所职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有义务承担为其他学校培训实验教师的任务。
[1] 本文是辽宁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朱恩田在“辽宁省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会议”上的讲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