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德国职业教育改革趋势:职业教育教学实验探索

德国职业教育改革趋势:职业教育教学实验探索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有人指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已无法适应德国经济发展的话,那么这就很可能是说德国的“双元制”体制已过于呆板僵化,改革已迫在眉睫。为此德国政府采取了相关措施以控制失业率,但收效甚微。针对这一情况,德国政府、各联邦州及各市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促进职业教育培训的措施。

德国职业教育改革趋势:职业教育教学实验探索

辽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原驻所德国专家 伊德

德国每年大约有三分之二普通学校的毕业生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如果有人指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已无法适应德国经济发展的话,那么这就很可能是说德国的“双元制”体制已过于呆板僵化,改革已迫在眉睫。我们的目的是发展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应修改有关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使其能够满足企业对工人的素质要求。所以我们建立追踪监督体系,观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教育,并及时作出调整,以期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以满足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

一、目前德国的经济条件及职业教育政策现状

1990年德国实现了统一,这对德国以后十年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毫无疑问,全球化经济技术的大发展也影响了职业教育,对此职业教育不可能无动于衷。

民主德国的许多国有大型企业纷纷倒闭。原联邦德国虽然有些小型企业在原民主德国地区开设了分公司,但却没有像所预料的那样,创造出大量的工作岗位。第三产业在原民主德国地区一直比较落后,所以人们把精力主要用于第三产业的开发,创造了一些新的工作岗位,但所创造出的工作岗位比人们的预期值要低得多。在原民主德国的经济及政治形势日趋稳定之后,原联邦德国的一些大型企业才在原民主德国地区开设了自己的分公司,创造了一些就业机会,比如大众汽车公司准备在原民主德国地区开设一个子公司,但所创造的就业机会仍是微不足道的。

由于就业如此困难,所以人们对进行职业培训的兴趣越来越淡薄。为了鼓励企业进行培训,政府决定给企业一定补助,即企业每培训一个工人则可以得到政府的一定的补助。这样一来,适得其反,企业非但没有更重视职业培训,反而更加忽视职业培训了,因为他们只注重政府的补贴了。如果说,企业已对职业培训一点也不负责任的话,这的确有些言过其实,但企业想尽量逃避职业培训所应承担的经济支出却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由于原联邦德国地区工人的工资较高,所以自20世纪70年代起,原联邦德国就开始在其他国家开设工厂。比如在中国开设纺织业,而食品加工业、制鞋业大部分被迁往东欧国家。德国的重工业,特别是钢铁业在20世纪80年代一直不景气。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德国重新进行了整顿和调整。通过调整,德国重工业中心鲁尔地区已运转良好。全球化对德国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来,欧共体内部的农产品就已供大于求,再加上东欧地区的农产品源源不断地涌入德国市场,这更使德国的农业雪上加霜。这一切导致了德国自建国以来的失业人数首次突破了400万人。为此德国政府采取了相关措施以控制失业率,但收效甚微。德国的失业人数基本一直保持在400万人左右。

激烈的竞争促使企业不得不顾及生产成本,它们认为只有降低培训投资或完全放弃培训才能减少生产成本。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企业外举办职业培训,比如在职业培训中心。

经济的发展为产业带来了许多新的职业,特别是在第三产业和信息产业。另外,娱乐业和其他的服务行业发展迅速,由此产生了一些新的工作岗位。这些工作岗位多产生在那些新兴的很难归类的职业当中。比如保龄球、美容美发等。随着这些新生事物的产生,势必会产生相应的工作岗位。如何胜任这些工作岗位,职业教育是关键。而目前各类职业学校中往往缺少这类职业培训,所以无法满足从事该行业人员接受培训的愿望。这就要求职业教育机构应加强观察,及时设置相关的职业培训科目,使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针对这一情况,德国政府、各联邦州及各市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促进职业教育培训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向学生提供职业指导,向企业提供补助金等。

二 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

1.加强面向实践的职业教育

现在职业教育不再能涵盖所有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职业教育应考虑到以下三个因素:一是各个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各有差异。二是年轻人在毕业以后也不会以某一职业为终生职业。三是职业本身也越来越复杂。在制定新的教学大纲时,应首先分析职业的组成,即包括哪些职业领域,然后归纳出那些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企业实际情况的学习领域。比如,制造一个工件,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自己设计和制造。另外,在制定教学大纲时也应考虑到本地区的特点,制定有地区特色的教学大纲。这样一来,那种整个州制定千篇一律教学大纲的历史就一去不复返了。(www.daowen.com)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只是授课的中心,而是越来越向“学生的顾问、指导”方向转变。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这一传统的模式已不复存在,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更注重启发、鼓励学生,使他们不再只是被动地听课,而是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比如,为了制造一个工件,学生们可以分成不同的小组,在小组里共同讨论、制定生产方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专业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合作的能力。

为了节省开支,更好地进行职业培训,目前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正在进行新的培训模式试验,即两个以上的企业同时进行职业培训,培训内容各不相同。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不同企业里接受不同内容的职业培训。

2.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

原联邦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大门是敞开的。原则上说,无论是谁只要能寻求到接受其培训的企业他就可以接受培训。学生必须与接受其培训的企业签订培训合同。所签订的合同不是工作合同。职业培训对吸收什么样的学生没有限制,也就是说生源的来源甚广。为了能够吸引那些出类拨萃的学生,职业培训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如派学生到国外实习或增设教学大纲以外的培训科目,比如语言学或专业技术等,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在获得职业培训证书的基础上再获得相关专业证书。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至于课程设置,政府部门给予了职业学校较大的自主权,职业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增设课程。

另外,职业学校也考虑到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为了使他们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拿到毕业证书,学校专门为他们开设了课程。

通过较长时间的试验,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已总结出了新的职业培训模式,即学生在职业学校取得毕业证书后,可以直接参加工作,同时也可以凭此毕业证书到大学里继续学习深造,至于学什么专业则没有任何限制,即学生可以选择任何一门专业(包括与自己在职业学校所学专业毫无关系的专业)进行学习。这就是所谓的“一个证书两种用途”职业培训模式。为了使“一个证书两种用途”这一职业培训模式更好地发挥作用,职业学校增加了课时,使课时较以往的每周20学时增加到每周36学时,同时也加强了有关职业理论课程的传授。这种“一个证书两种用途”的职业培训模式有时也适用于“双元制”职业培训,比如适用于某些大型企业,汽车市造、化工银行保险业等等。经过“双元制”培训的学生,在取得职业培训证书后,既可以直接到以上企业工作,也可以凭借此毕业证书继续上大学深造。

3.调整企业和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职业教育应面向企业,满足企业的要求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量新职业也应运而生,比如信息技术多媒体和金属业等。另外,娱乐、卫生和养老业等也创造了大量的新职业,这就要求有大量的从业人员。为了能胜任这些新的职业,从业人员岗前应接受职业培训。但目前职业学校还尚未开设相关的职业培训课程。另外,以前的一些职业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也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变化,这也迫使职业学校必须为此作出调整。

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和其他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一直在密切观注着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情况,以便尽早对职业教育作出及时的调整。它们通过企业对人才需求问卷调查和报纸刊登的寻找工作广告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最新情况。

目前,德国的职业学校正尝试着把先进的信息技术用于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中,尝试着将多媒体技术用于学生的自学中。同时,也尝试在企业里用多媒体及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授课,另外,人们也尝试着用这一先进的技术帮助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使他们能通过多媒体更好地进行学习。

为了使职业培训更具灵活性,人们还尝试引进“模块”式培训模式,即学生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和个人的兴趣自由地选择不同的“模块”进行学习。这样就增强了职业培训的灵活性。但这种所谓的“模块”式培训模式的前景如何尚难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