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图解日本第一次统治时期的老青岛

图解日本第一次统治时期的老青岛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国对日本的最后通牒未予理睬,日本天皇遂于1914年8月23日发布对德国宣战诏书。朕兹对德国宣战。当此之时,德国行动致使朕之同盟国大不列颠国不得已而开战端,在其租借地胶州湾,亦日夜修战备,其舰艇频出没于东亚之海洋,帝国及与国之通商贸易致受威压,极东之和平将濒于危殆。综观日本宣战诏书,“期速恢复和平”不过是托词,“军国之目的”“帝国之光荣”才是日本所要的结果。

图解日本第一次统治时期的老青岛

德国日本的最后通牒未予理睬,日本天皇遂于1914年8月23日发布对德国宣战诏书。内容如下:

保有天佑践万世一系之皇祚大日本国皇帝,示汝忠实勇武之有众。

朕兹对德国宣战。朕之陆海军,宜极力从事战斗;朕之百僚有司,宜率循职务,勉达军国之目的,于国际条规范围之内,尽一切手段,必期其无遗算。

朕深忧现时欧洲战乱之殃祸,专以恪守局外中立,保持东洋和平为念。当此之时,德国行动致使朕之同盟国大不列颠国不得已而开战端,在其租借地胶州湾,亦日夜修战备,其舰艇频出没于东亚之海洋,帝国及与国之通商贸易致受威压,极东之和平将濒于危殆。于是朕之政府与大不列颠国皇帝陛下之政府,遂行互相无隔意之协议,两国政府业已一致,为防护同盟协约所预期之全般利益,决执行必要之措置。朕当欲达此目的之时,尚欲努力尽其和平之手段,已先使朕之政府以诚意劝告德国政府,然至所定之日期,而朕之政府终未得其应诺之回牒。

朕践祚无几,且今尚居皇妣之丧,常眷眷于和平,今竟不得已而宣战,朕深以为憾。(www.daowen.com)

朕倚赖汝有众之忠实勇武,期速恢复和平,以宣扬帝国之光荣。[12]

日本大正天皇的宣战诏书将发动战争的动机归结为“为防护同盟协约所预期之全般利益”,目标是“期速恢复和平,以宣扬帝国之光荣”,企图以貌似正义、和平维护者的姿态和语言掩盖日本借一战之机侵略扩张的真实目的。综观日本宣战诏书,“期速恢复和平”不过是托词,“军国之目的”“帝国之光荣”才是日本所要的结果。为达此目的,日本一定会寻机参战,即所谓“纵英国不与德国宣战,日本亦必以其他之口实,终向山东出兵无疑也”。[13]

参加一战,对日本而言,象征着日本不再是西方列强的附庸及英国的跟班,而是以独立力量跻身世界舞台,企图成为东亚的新霸主。《加藤高明》一书的作者称:“日本作为东亚全局和平的守护者,活跃地出现在舞台上。”[14]其“东亚全局和平的守护者”的说法就是想表达这一思想和目标。

刊载对德宣战诏书的日本政府《官报》(1914年8月2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