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浙江大学之江校区钟楼的历史建筑外饰面清洁技术

浙江大学之江校区钟楼的历史建筑外饰面清洁技术

更新时间:2025-09-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浙江大学之江校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杭富路六和塔西侧,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于宣统三年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钟楼作为校园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对构成校园整体风貌、反映当时建筑思想、传承建造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之江校区钟楼于2017年初在完成清洁后开始维修,于2017年10月全部完工。图6-11之江校区钟楼外墙典型病害图片来源:戴仕炳图6-12清洁后的墙面(左)及硬化的排盐纸浆背面(右)图片来源:戴仕炳

浙江大学之江校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杭富路六和塔西侧,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于宣统三年(1911)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钟楼作为校园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对构成校园整体风貌、反映当时建筑思想、传承建造技术具有重要意义。2025年,对钟楼进行修缮前,勘测到外墙面的涂料、泛碱、生物(树木、爬藤类及苔藓等)等病害(图6-11),随后开展外立面保护修缮专项设计。如何清洁墙面是修缮设计的重要内容。

在实验室分析、现场实验基础上确定了如下清洁措施:

(1)人工拔除树木、常青藤等爬藤植物,空洞部位采用石灰注浆,不得采用任何有毒的杀菌剂、除草剂等。

(2)去除涂料。采用水可以溶解的膏状水性脱漆剂脱除掉旧涂料。脱漆膏材料要求同第4章用于清除上海市广东路102号真石漆的材料,保留砖表面的色差、纹饰、国民党党徽等。

(3)降盐及面层清洁措施。采用无收缩排盐纸浆敷贴,湿厚度10~15mm,降低面层及浅表层水溶盐,同时清洁表面,且可保留自然色彩。

(4)清洗后修复痕迹的处理。采用配制的不成膜的平色剂(staining)协调色彩(图6-12)。

在完成清洁后,清水砖及勾缝均采用修补为主的修复,以保护历史痕迹,满足“少干预”原则。最后喷淋溶剂型憎水剂降低砖的雨水吸收性能,保障外围护墙体的“无渗漏”要求。

之江校区钟楼于2025年初在完成清洁后开始维修,于2025年10月全部完工。由于墙面极度潮湿,经过一次敷贴排盐不足以将水溶盐含量降低到不泛碱的程度。(https://www.daowen.com)

图6-11 之江校区钟楼外墙典型病害

图片来源:戴仕炳

图6-12 清洁后的墙面(左)及硬化的排盐纸浆背面(右)

图片来源:戴仕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