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芝加哥大学教育理念的启示:打造世界一流大学

芝加哥大学教育理念的启示:打造世界一流大学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芝加哥大学是一所富有教育理念的大学,从其创办到成为对人类文化科学技术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世界一流大学,所花费的时间之短令世人惊讶,究其原因,先进的教育理念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对其发展历程和教育理念研究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芝加哥大学都提出和践行了与时代需求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并由此铸就了其特有的文化教育精神。正是因为其在本科教育中高度重视学术,所以,芝加哥大学的教育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成功。

芝加哥大学教育理念的启示:打造世界一流大学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发展史就是大学教育理念的变迁史。芝加哥大学是一所富有教育理念的大学,从其创办到成为对人类文化科学技术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世界一流大学,所花费的时间之短令世人惊讶,究其原因,先进的教育理念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对其发展历程和教育理念研究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芝加哥大学都提出和践行了与时代需求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并由此铸就了其特有的文化教育精神。从芝加哥大学的经验可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历史短不是问题,关键是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能够坚定执着地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和教育成果。我国大学不应妄自菲薄,应当坚定信念,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实践,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1.重视教育学术,创造富有挑战性的学术发展环境

大学是学术组织。但是,很多人认为,只有大学的科学研究才是学术,教育教学不是学术。这是一个大大的误解。芝加哥大学创建高度重视学术的本科的努力及其成功,是对这一误解的最好的批判。芝加哥大学无意重复其他大学本科教育的老路,从一开始就确定了小规模、精英化的办学战略,在本科教育中重视学术发展,将大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为其自我探索的过程,并不断加强探索的成分,营造浓厚的学术争鸣、交流与合作的环境和氛围,使本科教育充满挑战、惊险、刺激、兴趣、兴奋和享受。正是因为其在本科教育中高度重视学术,所以,芝加哥大学的教育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成功。我国大学曾经不重视学术,后来又将学术局限于教师的科研工作和对外学术交流之中,在人才培养中是较少谈或基本不谈学术的。这导致我国大学教育往往令学生觉得就是学好教科书上的知识,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好好复习老师的讲课内容,然后在考试中发挥好就行了。大学教学是教育的主渠道,教学质量不高,大学教育质量是很难提高的。这样的大学教育是绝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的。

我国大学必须改革。借鉴芝加哥大学教育的经验,我国大学,尤其是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大学,应当正本清源,将教育纳入学术范畴,按学术运行逻辑组织人才培养活动,使人才培养成为师生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应当改革课程设置,改变理论教学中比较单一的课堂讲授课、实验教学中比较普遍的验证性实验教学课的课程设置,增加研讨课,同时减少课程门数或学分数,增加每一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含量,使课程设置本身具有较高的学术品位。应当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加强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减少教师包办代替,减少学生死读书的现象,使学习本身成为富有冒险、刺激、兴奋和激动的活动,使学生能够从学习中体会探索的精神和成功的喜悦。应当改革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减少刚性的要求,扩大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增强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使学生在一种宽容、博大、自由、充实的氛围中在学术上得到高质量的发展。

2.追求卓越,发展一流的教育

学术是大学教育的生命所系,没有学术的大学教育无异于僵化呆板的工厂生产流水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制造型号、品牌、规格、标准完全相同的产品,缺少活力,更缺少不断奋进、创新进取的精神。芝加哥大学教育以卓越为导向,以发展一流的教育为目标,努力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制度和学术组织体系,营造一个开放的、严格的、高强度的学术环境,造就学术和社会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在芝加哥大学100多年的历史中,教师和毕业生中出现了8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仅仅这一项成就就足以令人瞩目。我国一些大学有着高远的教育目标,政府十分重视高水平大学建设,屡次提出重点大学建设计划,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相继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回顾这些大学的建设成就,对照其发展目标,发现目标确实令人向往,但经过多年努力,现实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却并未见缩短,成效不很显著。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大学教育并未能循着目标指向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没有建立起与教育目标要求相适应的制度、组织体系和环境氛围。这就导致各大学虽然都很努力,但取得的成就却不能令人满意。

我国大学应当转变办学模式,根据教育目标要求,对教育管理制度进行实质性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范围,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建立卓越导向的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应当改革学术组织结构,合理调整院系设置和资源配置,科学划分校院系的教育教学管理权限,使基层学术组织在教育教学上拥有比较充分的自主权,构建充满活力的教育工作体系。应当加强学术环境和氛围建设,为师生开展学术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交流与合作的氛围,培育优良学术传统。

3.重视人类永恒价值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人类社会绵延不绝,与人的生命同时延续的还有人类的永恒价值,比如平安、幸福、公平、正义等,不论东方与西方,不论强国与弱国,这些人类的永恒价值都为人们世代相传。大学是传播人类永恒价值的主要社会组织之一。芝加哥大学针对大学教育中出现的重功利轻价值、重科技人文的倾向,对症下药,不仅在本校掀起了读名著的热潮,建立了通识教育体系,而且在全美乃至世界大学刮起了重视人类永恒价值教育旋风,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正是因为重视人类永恒价值教育,所以,芝加哥大学所培养的人才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上,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论从事什么专业工作都表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情怀。

我国大学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重视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但由于过分专业化教育模式改革还没有得到根本突破,所以,全面发展教育还受到过分专业化教育的制约,教育的视野受到局限,对人类永恒价值的关注还很不够。人类正受到工业化的一系列消极后果的挑战,环境恶化、资源枯竭、道德沦丧、人情冷淡,等等,对人类社会存在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我国处于这一全球化潮流之中,作为世界上影响越来越强大的重要国家,关注人类永恒价值,维护人类家园安宁,应担负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国大学教育应当从理念到内容进行全面的改革,树立关注人类自身的教育理念,通过人类永恒价值教育,培养学生共同的精神基础和共同的人性,使学生自觉将人类永恒价值转化为个人的精神追求。应当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善课程结构,开设高质量的人类历史文化和价值教育课程,为学生汲取人类创造的辉煌精神财富提供充分的保障。应当更新教学内容,在各类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增强师生对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关切程度,使人类所面临的各种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成为师生共同探究的课题,从而为创建美好的人类家园贡献他们的聪明才智。

4.关注现实,推进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相结合

现代大学已经成为社会轴心机构,承担了多样化的社会使命。关注人类永恒价值,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服务是大学与生俱来的责任。与此同时,关注现实,为社会进步服务、为国家发展和强盛服务是大学不可推卸的现代使命。现代大学已经走出了“象牙塔”,在现实社会中发挥着多种功能。芝加哥大学在关注人类永恒价值的同时,重视国家责任和社会使命,它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实现了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相结合,承担起了直接服务国家、社会的使命。不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时期,芝加哥大学的教育都将关注永恒与关注现实有机地统一起来,避免了教育上的功能冲突。

与芝加哥大学和其他国家大学一样,我国大学承担着多种使命,发挥着多种功能。使命和功能的多样化常常令很多大学陷入迷茫之中,难以在教育上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关注人类永恒价值与关注现实之间,难以达到有机的统一。太过关注现实而忽视人类永恒价值,是我国大学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这个问题的解决对我国大学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现代大学诞生于国家民族危亡之际,从一开始就负载了更多的现实使命,加上我国特有的政治文化传统影响,所以,关注现实,直接为国家、社会服务一直是其主要使命。尽管如此,在关注现实的问题上,我国大学并没有能够像芝加哥大学那样将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常常出现矛盾和冲突,影响到教育及其他功能的和谐发挥。

我国大学应当转变观念,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社会服务抓创收的弊端,加强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之间的有机联系,将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统一到人才培养中来,使科研和社会服务在完成其本来使命的同时,服务于人才培养。应当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学研产一体化教育,促进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统一,使人才培养与服务国家、社会两大目标同步得到实现。应当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现实、接触生产实践,在实践教育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具有社会奉献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注释】

[1]About the University [ EB/OL ]. [2009-10-12].http://www.uchicago.edu/about/index.shtml.

[2]张敏,杨援.芝加哥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11.

[3]张敏,杨援.芝加哥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12-13.

[4]A Brief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 EB/OL].[ 2009-10-12].http://www.uchicago.edu/about/history.shtml

[5]张敏,杨援.芝加哥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24-25.

[6]A Brief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 EB/OL]. [2009-10-12].http://www.uchicago.edu/about/history.shtml

[7]刘永刚.20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的先锋——芝加哥大学[J].民办教育研究,2005(6) :105-106.

[8]张敏,杨援.芝加哥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26.

[9]张敏,杨援.芝加哥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50.

[10]张敏,杨援.芝加哥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70.

[11]王海燕.芝加哥大学通识教育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13.

[12]A Brief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 EB/OL ].[ 2009-10-12 ].http://www.uchicago.edu/about/history.shtml.

[13]蓝劲松.芝加哥大学[J].知识就是力量,2000(10):30-32.

[14]蓝劲松.芝加哥大学[J].知识就是力量,2000(10):30-32.

[15]张敏,杨援.芝加哥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72.

[16]A Brief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 EB/OL ].[2009-10-12].http://www.uchicago.edu/about/history.shtml

[17]张敏,杨援.芝加哥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81.

[18]张敏,杨援.芝加哥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83.

[19]张敏,杨援.芝加哥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101.

[20]张敏,杨援.芝加哥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119.

[21]张敏,杨援.芝加哥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124.

[22]About the University[EB/OL].[2009-10-12].http://www.uchicago.edu/about/index.shtml.(www.daowen.com)

[23]A Brief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 EB/OL ].[ 2009-10-12].http://www.uchicago.edu/about/history.shtml.

[24]A Brief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 EB/OL ].[2009-10-12].http://www.uchicago.edu/about/history.shtml.

[25]刘晓,郝刘祥.美国芝加哥大学简介[J].科学文化评论,2007(6):119-125.

[26]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Annual Report 2007[EB/OL].[2009-10-12].http://www.uchicago.edu/about/documents/.

[27]Academics of the University[EB/OL].[2009-10-12].http://www.uchicago.edu/academics/.

[28]威廉·默菲,D.J.R.布鲁克纳.芝加哥大学的理念[M].彭阳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23.

[29]About the University[EB/OL].[2009-10-12].http://www.uchicago.edu/about/index.shtml.

[30]张敏,杨援.芝加哥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126.

[31]威廉·默菲,D.J.R.布鲁克纳.芝加哥大学的理念[M].彭阳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71.

[32]威廉·默菲,D.J.R.布鲁克纳.芝加哥大学的理念[M].彭阳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1.

[33]威廉·默菲,D.J.R.布鲁克纳.芝加哥大学的理念[M].彭阳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3.

[34]威廉·默菲,D.J.R.布鲁克纳.芝加哥大学的理念[M].彭阳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90.

[35]威廉·默菲,D.J.R.布鲁克纳.芝加哥大学的理念[M].彭阳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

[36]威廉·默菲,D.J.R.布鲁克纳.芝加哥大学的理念[M].彭阳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85.

[37]Research of the University[EB/OL].[2009-10-12].http://www.uchicago.edu/research/.

[38]王英杰,大学校长要有大智慧——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建立与发展经验[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1):10-20.

[39]A Brief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 EB/OL ].[ 2009-10-12].http://www.uchicago.edu/about/history.shtml.

[40]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Annual Report 2007 [ EB/OL].[2009-10-12].http://www.uchicago.edu/about/ documents/.

[41]刘晓,郝刘祥.美国芝加哥大学简介[J].科学文化评论,2007(6):119-125.

[42]刘晓,郝刘祥.美国芝加哥大学简介[J].科学文化评论,2007(6):119-125.

[43]巴拉克·奥巴马.无畏的希望·重申美国梦[M].罗选民,王选,严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44]美国名校校长访谈集锦[EB/OL].[2010-08-10].http://www.chinazzwb.com/news-abroad/8191915.html.

[45]蓝劲松.芝加哥大学[J].知识就是力量,2000(10):30-32.

[46]刘晓,郝刘祥.美国芝加哥大学简介[J].科学文化评论,2007(6):119-125.

[47]刘晓,郝刘祥.美国芝加哥大学简介[J].科学文化评论,2007(6):119-125.

[48]王海燕.芝加哥大学通识教育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18.

[49]About the University[EB/OL].[2009-10-12].http://www.uchicago.edu/about/index.shtml/.

[50]威廉·默菲,D.J.R.布鲁克纳.芝加哥大学的理念[M].彭阳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34.

[51]威廉·默菲,D.J.R.布鲁克纳.芝加哥大学的理念[M].彭阳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8.

[52]威廉·默菲,D.J.R.布鲁克纳.芝加哥大学的理念[M].彭阳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92

[53]威廉·默菲,D.J.R.布鲁克纳.芝加哥大学的理念[M].彭阳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34.

[54]威廉·默菲,D.J.R.布鲁克纳.芝加哥大学的理念[M].彭阳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34.

[55]Bringing Innovation to Life[EB/OL].[2009-10-12].http: //tech.uchicago.edu/.

[56]威廉·默菲,D.J.R.布鲁克纳.芝加哥大学的理念[M].彭阳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37.

[57]陈文斌,刘学.芝加哥大学的学科建设特点与经验解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7(2) :20-22.

[58]威廉·默菲,D.J.R.布鲁克纳.芝加哥大学的理念[M].彭阳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45-24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