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以高雅文化占领文化主阵地

以高雅文化占领文化主阵地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时,用中国和国外的优秀文学作品武装和陶冶广大学子,以高雅文化占领校园文化主阵地,使校园文学呈现积极向上的主调。如果学校特别是高校不去引导师生喜爱和学习高雅文化,那么这些宝贵的文化就会没有知音,就会失传,就会萎缩,而社会的审美文化也会因此得不到提高、繁荣和发展。优化学校人际环境,开展尊师爱生活动,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高雅文化占领文化主阵地

在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时,用中国和国外的优秀文学作品武装和陶冶广大学子,以高雅文化占领校园文化主阵地,使校园文学呈现积极向上的主调。高雅文化是精神层面的文化,它具有很强的人文品格和精神属性,时时关注着人类的发展,思考着人类的命运,往往充满着先进知识分子强烈的忧患意识、载道意识,指向终极关怀,敢于直面人生,直面社会,关心现实的重大问题,意蕴丰富而深刻,可以通过寓教于乐,使师生在学习、鉴赏时认识社会的现状和前途,感悟人生的价值和责任,懂得如何做人的道理和方法。高雅文化由于在内容上关注社会的深层次问题,在形式上繁复新颖,它历来是精英审美文化,缺乏一定文化素养的人是很难接受的,是要靠受过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人来继承、发扬和传播的。如果学校特别是高校不去引导师生喜爱和学习高雅文化,那么这些宝贵的文化就会没有知音,就会失传,就会萎缩,而社会的审美文化也会因此得不到提高、繁荣和发展。

(一)发掘环境文化

学校无闲处,处处熏陶人。环境不仅是学生生活的空间,也是培养学生文明素质的载体。我们发掘、利用校园的环境,形成了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使一草一木、一墙一板都能说话,都起到教育人、启迪人的作用,恰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一草一木皆关情”。教室里、走廊上,悬挂的是历届毕业生以及在校普通班、美术特色班学生的优秀作品,自己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可以鼓励各年级全体学生收集格言警句,要求在爱国与成才的主题下,结合两个信念:只要努力学习,每个学生都可以成才;热爱祖国,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收集有关人格、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等的格言警句,每班选定名人或自编的格言警句经过加工制作分别布置在教室内外。这些格言警句将会对部分同学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哲理隽语让学生体会,凡人小语使学生共鸣,名人名言叫学生醒悟思索。学校将原有的宣传橱窗留出一半作为爱国成才教育的专栏,定时更换其中的内容,让学生和老师们课余时间看专栏成为一种习惯。学生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着健康的、蓬勃向上的文化氛围之中,心灵自然荡涤,思想必然升华。

(二)修炼大学生礼仪文化

礼仪,作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始终以某种精神支配着每个人的行为,是适应时代发展、促进个人进步和成功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结合古代与现代的具体事例,讲述了礼仪对于个人及企业形象树立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还能体现出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准、个人学识、修养和价值。《论语》中的“不学礼,无以立”已成为人们的共识。(www.daowen.com)

礼仪修养体现了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伦理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与道德、宗教、习俗、民族等关系均十分密切,因此决不能将礼仪教育与个人修养割裂开来,就礼仪谈礼仪,而应该对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全面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改变大学生“有知识无文化”“知书不达理”的现状,真正实现“腹有诗书气自华”。同时,有条件的高校应考虑设置专门的礼仪课程,利用课堂普及礼仪知识、加强礼仪训练。

健康的、高雅的交际方式和能力是现代中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优化学校人际环境,开展尊师爱生活动,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发挥班级环境的熏陶教育,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共同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包括班风、学风、集体舆论、文化氛围等,老师和学生无论是在课堂或课后都倡导赞赏鼓励。

高等学校肩负着育才兴国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境。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文明的倡导者,在礼仪教育方面理应率先垂范。因此,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工作在教学一线的任课教师,无论是教学管理人员还是后勤服务人员,都要认识到自己在礼仪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要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不断提高自身的文明修养,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