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泡泡草、洛神珠、灯笼草、挂金灯、红姑娘、香姑娘、酸姑娘、菠萝果、天泡子、金灯果、菇茑。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基部常匍匐生根。茎高40~80 cm,基部略带木质,分枝稀疏或不分枝,茎节不甚膨大,常被柔毛,尤其以幼嫩部分较密。叶长5~15 cm,宽2~8 cm,长卵形至阔卵形,有时菱状卵形,顶端渐尖,基部不对称狭楔形,下延至叶柄,全缘而波状或者有粗齿,有时每边具少数不等大的三角形大齿,两面被柔毛,沿叶脉较密,上面的毛常不脱落,沿叶脉亦有短硬毛;叶柄长1~3 cm。花梗长6~16 mm,开花时直立,后来向下弯曲,密生柔毛而果时也不脱落;花萼阔钟状,长约6 mm,密生柔毛,萼齿三角形,边缘有硬毛;花冠辐状,白色,直径15~20 mm,裂片开展,阔而短,顶端骤然狭窄成三角形尖头,外面有短柔毛,边缘有缘毛;雄蕊及花柱均较花冠为短。果梗长2~3 cm,多少被宿存柔毛;果萼卵状,长2.5~4 cm,直径2~3.5 cm,薄革质,网脉显著,有10纵肋,橙色或火红色,被宿存的柔毛,顶端闭合,基部凹陷;浆果球状,橙红色,直径10~15 mm,柔软多汁。种子肾形,淡黄色,长约2 mm。花期5—9月,果期6—10月。
【生境分布】产于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四川、贵州和云南。生于村旁、路边、旷野、山坡及林缘等处。云梦野外可见。图片拍摄于伍洛镇中丁村。
【药材名】酸浆。
【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酸浆Physalis alkekengi L.的全草。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材性状】茎圆柱形,木质化较硬。叶互生,完整的叶片阔卵形,长5~15 cm,宽2~8 cm,先端尖,基部不对称,波状缘有粗齿。宿萼卵球形,直径1.5~2.5 cm,黄绿色,薄纸质。浆果圆球形,皱缩,直径1~1.2 cm。气微,味苦。
【性味归经】酸、苦,寒。归肺、脾经。(https://www.daowen.com)
【功能主治】清热毒,利咽喉,通利二便。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咳嗽,黄疸,痢疾,水肿,小便淋涩,大便不通,黄水疮,湿疹,丹毒。
【附方参考】(1)治热咳咽痛:灯笼草适量,为末,白汤服,仍以醋调敷喉外。
(2)治喉疮并痛者:灯笼草适量,炒焦为末,酒调,敷喉中。
(3)治黄疸,利小便:酸浆、茅草根、五谷根各五钱,水煎服。
(4)治小儿小便不通:酸浆五钱,水煎服。
(5)治诸般疮肿:灯笼草不以多少,晒干,为细末,冷水凋少许,软贴患处。
(6)治杨梅疮:酸浆,不拘数量,水煎数沸,候微温洗患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